闫韶华
(兵团党委党校,新疆 五家渠市 831300)
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实践
——以新疆兵团第十四师为例
闫韶华
(兵团党委党校,新疆 五家渠市 831300)
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在本身嵌入式分布在和田各个地区的基础上,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又通过汉族团场与少数民族团场互相转移劳动力、接管墨玉县两个民族村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了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居住格局的形成。
民族;嵌入式居住格局;兵团第十四师实践
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途径。2014年5月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模式由新疆推及全国。随后,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强调,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新疆,推进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居住格局的形成是推进建立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位于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地区总人口2258200人,其中维吾尔族2173835人,汉族79439人;兵团第十四师总人口45525人,其中维吾尔族29124人,汉族16265人。[1]和田地区是民族高度聚居区,是新疆反对“三股势力”的前沿地区,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任务突出。
(一)对于在全疆推进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具有示范意义
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就新疆而言,包括调节居住格局、推进民汉合校及混班教学、发展内高班、内职班、内初班、“双语”教育、劳务输出、内地援疆、干部下基层等多种形式、多种环节,其中,调节民汉居住格局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关键性的一项内容。兵团第十四师位于维吾尔族高度聚居的和田地区,在第十四师推进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居住格局,对于整个兵团、全新疆乃至全国建立嵌入式居住格局以及推进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
(二)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居住格局有助于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马戎曾提出民族交往有三个主要条件,即居住形式、民族同校、工作单位的民族构成,并将居住格局视为民族交往的一种场景、一个变量。“民族混居的程度越高,民族间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交往与互助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共同发展。”[2]在和田地区,单一民族高度聚居的居住格局制约着民族间的充分接触、交往、交流和交融。兵团第十四师作为和田地区汉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居住格局,是破除这一制约壁垒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居住格局,各民族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才能真正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三)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居住格局有助于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个总目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兵团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反对民族分裂、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的“安边固疆稳定器”的作用;另一方面必须加强民族团结,发挥兵团“凝聚各族群众大熔炉”的作用。推进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居住格局的形成,有助于加强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通过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增强“五个认同”,进而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自解放军部队穿越沙漠进驻和田伊始,至新世纪成立224团,及至当前先后成立昆玉市、225团,兵团第十四师始终以多种形式进行着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建设。
(一)各农牧团场嵌入式分布于和田各个地区,战略性调整居住格局
截至2016年5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辖5个农牧团场:47团、皮山农场、一牧场、224团和225团,这5个团场在地理位置上“嵌入式”分布于和田各个地区。
质量控制最有效的措施是对植筋作业所用到的材料进行质量控制。进行材料的选择时,需要选择具有优秀企业评价的单位来进行材料的采购,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对每一道作业工序进行检查,在每道工序进行实际作业时,对企业作业效果以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处理。
47团在建团初期以“维护和田稳定、制止民族叛乱”为宗旨,与墨玉县的柯其乡、雅瓦乡、喀尔赛乡等八乡一镇穿插接壤,呈“三大片、七小块”,每片相距18-20公里,形成了“点多面广、民汉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全团总人口近4000人,其中少数民族2000余人,占总人口的54%。
皮山农场原为皮山县示范农场,后隶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是一个典型的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边境少数民族团场、国家级特困团场。全场总人口2.5万人,其中维吾尔族2.4万人,占总人口的95.5%。
一牧场总人口27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1700余人,占总人口的63.2%。一牧场地处策勒县四乡之间,一牧场的草场与乡镇牧场彼此交错。长期以来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居住格局,民族之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至今有50多对民汉结合家庭,先后多次荣获全国、自治区、兵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24团于2004年3月正式成立,是兵团在21世纪新建的一个团场。224团位于皮山县和墨玉县交界处,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东距和田市75公里、墨玉县50公里,是控制进出和田、墨玉的重要关口;西距皮山110公里、喀什440公里,是控制进出皮山县、喀什地区的重要通道。兵团第十四师224团的开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壮大兵团在南疆实力的战略布局,对提升十四师维稳力量和戍边能力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224团的人口构成来自全国各地,主要是中原地区的青壮年,也有军垦者的二代、三代,有分配来的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总人口1.2万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224团不仅增加了十四师人口总量,还改善了和田地区的人口比例。2016年2月,新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昆玉市成立,驻地224团。
225团成立于2016年5月8日,是兵团最年轻的团场。225团位于于田县喀孜纳克开发区,属兵地共建农场,下辖“两场一区”,即拉依苏农场、昆仑种羊场、喀孜纳克开发区。辖区居民2053户7212人。225团的成立,是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兵团在南疆发展战略、促进兵地融合嵌入式发展的一次重大创新。225团的成立有利于和田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兵团在南疆发展、兵地融合发展和民族团结将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转移劳动力,调节民汉居住格局
(三)接管“两村”,打造兵地融合和嵌入式发展的典范
2014年12月26日,在兵地双方大力支持下和共同努力下,224团接管了原墨玉县雅瓦乡两个民族村(英阿瓦提村和胡木丹村)。“两村”紧邻224团8连,距224团团部约30km。“两村”总人口约2000人,共有6座清真寺。224团原有8个农业连队,“两村”并入224团后分别被编为9连、10连。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更好发挥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三大作用”,打造兵地融合、嵌入式发展的示范区,224团在7连、8连交界处,距英阿瓦提村不到2公里的地方规划了新的居民点,居民点建设主要包括保障性安居住房、双语幼儿园、清真寺、基层组织阵地等11个配套项目。“两村”居民点计划2016年7月底交工。“两村”接管以来,224团已基本形成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居住格局,对促进兵地融合民族团结具有积极作用。
在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的部署下,兵团第十四师加快推进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推进建立嵌入式居住格局的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
(一)服务管理机构自身存在的问题
通过行政助推调整居住格局,少数民族进入汉族聚居区,如何加强少数民族群众的服务和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对于当地的服务管理机构来说是一项挑战。第十四师所辖5个团场中,只有皮山农场和224团设有统战科,其他农牧团场的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均并在政法办、政工办等部门,这极大地制约着相关工作的展开。另外,224团的统战科也是在接收皮山农场少数民族劳动力及接管“两村”后,2015年3月刚刚成立,统战科干部无论是在自身专业基础、能力方面,还是在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经验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推进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居住格局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在推进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居住格局的两年实践中,十四师也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难题:接管“两村”后,由于兵团与地方性质、体制的不同,一些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政策(如医保政策)存在着不统一性,如何实现地方与兵团政策的有效衔接;为确保“两村”所有村民能住进新规划的保障性住房,除原房屋评估抵押款、村民自筹款、团场补贴款以外,对于一些贫困户来说,还需要政策性的资金支持;以224团为主体的汉族群众主要来自中原地区,他们对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缺乏了解,各民族共同居住、共同生活之后,对汉族群众普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向各民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异域认同困境与社会融入阻滞[3]
当前,新疆大多以行政手段助推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居住格局,各族群众对迁入地普遍缺乏发自内心的认同。少数民族群众又因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懒散、不守时、不受纪律约束等问题突出,迁入地社会容忍度不够,少数民族在社会融入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到身份歧视等诸多障碍,以致对迁入地产生异域认同困境。这种异域认同困境和社会融入阻滞不利于形成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关系。在调节社会居住格局过程中,如何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真正实现“和而不同”,强化各民族对居住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重要任务。
(一)应正确看待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各民族混合居住的格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因此,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这是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方向。然而,政策实施以来,无论是和田地区的“团结新村”“和谐新村”,还是十四师的224团,在政策落实执行过程难免暴露出许多问题和难题,执行效果尚需要长时间来检验。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产生。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新疆当前的嵌入式发展整体来说处于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初始阶段,遇到各种问题和难题也是必然的,应当正视并创造各种条件去解决。各民族之间形成“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局面”,这种良好的民族关系必须要努力创造条件并付出卓绝努力,新疆的民族团结工作也必须要经历长期的量变过程才能有质变的收获。
(二)充分认识“相互嵌入”的内涵,多措并举建立各民族嵌入式发展
从内涵上来说,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在保障各民族相对稳定的社会构成的前提下,通过引导性的相互嵌合,主动性地相互包容,互惠互补,形成新型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最终形成彼此紧密连结的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4]
新疆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形成,关键在于对人口分布和居住格局的调节。就短期来看,要实现人口分布和居住格局的改变,关键是行政助推。[5]因此,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首先要通过行政引导,按照“先嵌入—再融合—共和谐”的思路,在生产生活中实行民汉混居、生产互助、技术共学、产业互补、利益共享、内外交流的嵌入式社会结构,解决区域性民族结构单一问题。[6]
但是,“相互嵌入”不是简单的堆叠、拼凑。其实质是各民族在遵循“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相互包容、相互依靠,在生活上、感情上、联系上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紧密联结的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互嵌式社区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建设和精神环境建设。前者目标是民族混居、共同富裕,后者的目标是民族团结、文化认同。[7]因此,嵌入应当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嵌入。除了居住格局、民汉合校等“有形”的嵌入,文化、教育、宗教、宣传等“无形”的嵌入也应当引起重视。
(三)加强兵地共建融合发展
在新疆,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必须要实现兵地共建融合发展,通过政治互动、经济互助、文化交流、共同对敌等多种途径,加强兵地交往交流交融。近年来,兵地之间互动频繁,多次召开兵地联席会议,在224团“两村”划拨、昆玉市挂牌、225团成立等方面都作出了努力。224团接管“两村”后,能否实现无缝对接、平稳过渡,需要和田地区在政策上给予支持。225团的成立,则是兵地共建融合发展的见证。因此,加快推进225团建设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一种政治责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一大举措,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共享发展成果的一大需要。对于和田地区来说,要与兵团共同做好团场的规划建设发展工作,努力将225团打造成兵地共建融合发展的示范单位;对于第十四师来说,要努力发挥好“调节社会结构、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协调、优化人口资源”的作用,为和田地区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作出贡献。
[1]陈虹.新疆统计年鉴(2015)[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王新农、王贵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年鉴(2015)[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马戎.拉萨市区藏汉民族之间社会交往的条件[J].社会学研究,1990,(3).
[3]张会龙.论我国民族互嵌格局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建构[J].思想战线,2015,(6).
[4]穆宏权“.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探析——以塔城地区为例[J].今日边疆,2014,(18).
[5][6]王巧玲.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4).
[7]裴圣愚.相互嵌入:民族社区环境建设的新方向[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1).
(责任编辑:许 烨)
D633
A
1009-2293(2016)05-0060-04
本文系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对新疆发展稳定的积极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1XZJ020)阶段性研究成果。
闫韶华,新疆兵团党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DOI】10.3969/j. issn.1009-2293.2016.0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