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重集团党委工作部
为风电机组插上飞翔的翅膀
——记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太原重工技术中心风电所所长贾文强
■太重集团党委工作部
贾文强,男,山西太原人,1970年生,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太原重工技术中心风电所所长,太重技术中心焦化和风电党支部书记。1992年,贾文强毕业于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同年分配到太重技术中心工作。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他曾多次获得太重集团优秀党员、劳模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太重共产党员标兵、山西省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
从起重机设计到风电机组开发,贾文强二十多年如一日始终耕耘在设计开发第一线。在成长的道路上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浸透着汗水,但同时也都伴随着成功的喜悦。他用沉稳干练在岗位上尽情点燃激昂青春,书写着事业的新辉煌。
作为一名起重专业成长起来的设计师,他先后组织和参加了二十余项重点工程中上百台各种起重机的开发设计工作,为宝钢、武钢、济钢、莱钢、攀钢、湘钢、通钢等钢厂设计和制造了各种类型铸造起重机、板坯夹钳起重机和电磁挂梁起重机设备。其中,贾文强主持开发了提供给印度艾莎钢铁公司的225~450t系列子母小车结构铸造起重机,与传统双小车铸造起重机相比,其外形尺寸小、结构紧凑、重量轻,完全满足合同要求,技术水平更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贾文强主持开发的出口印度金斗不锈钢公司的180~300t系列铸造起重机。该套设备通过优化产品设计结构,各部件设计较传统设计更加合理,整机重量更加轻盈,维护检修更加人性化。只有所里几个老师傅才知道,他为这个项目付出了多少心血。厂房格局的不合理要求起重机结构进行大变动,而这种变动,行业内从来没有人尝试过。印度客户对技术细节和整机技术参数的要求极为苛刻,更加剧了确定技术方案的难度。技术交流时,贾文强一直在沉思,终于,一套全新的方案在他脑海中越来越清晰。能不能、敢不敢大胆创新?新方案能否满足要求?贾文强凭借自己丰富的设计计算经验,确定了此套方案的合理性。他毅然在双方技术协议上签下了名字。他知道,这是一场新挑战,更是一次新突破。
时光匆匆,星移斗转。三个月过去了,设计任务终于在紧张的氛围中顺利完成了,而后的半年,车间制造和组装试车任务也圆满完成了。项目完成后,贾文强还没有来得及休息,他的身影又出现在印度的工地上。在做完各项负荷试验之后,设备终于正式投入使用。为了让操作人员尽快熟悉技术要领,他始终坚持亲自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三伏盛夏,印度好似一只大火炉,气温高达摄氏40度,他和安装工人一道从早到晚爬上爬下,吃住都在现场,天天浸泡在汗水里度日。为了不放过每一个关键数据,贾文强坚持了下来,从未抱怨过一句。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瘦了整整12斤,巧合的是,产品也提前12天投入使用。当笔者向他求证时,他说:“如果我的付出,能够换来产品性能的提升和用户的满意,所有付出就都是值得的。要做,我们就要做到最好,个人的付出又算得了什么。”
2008年底,为响应山西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的要求,太重进军风电领域,技术中心抽调全中心骨干力量,成立风力发电设备设计研究所。设计研发太重自主知识产权的1.5MW风电机组的重担落到了贾文强的肩上。此时的他,虽然已经是一名知名的起重专家,但却对风电领域了解甚少。工作原理是什么?风电机组的主要结构是什么样的?这种新设备有什么具体要求?……一连串的问题,让这位久经沙场的起重机专家一时陷入了茫然。
无论是靠引进国外技术还是走自主研发的道路,这在当时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此时的国内风电市场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后发突破,打开太重风电的一方天地?贾文强知道一场严峻的挑战正等待着他,一场硬仗在等待着他!他始终坚信:哪怕只剩一个方法,也要坚持做下去。
探索出真知,实践长才干。2009年初,1.5MW风力发电机组研发项目正式启动。思路确定后,贾文强一天也没有耽搁,带着几名设计员走遍了省内省外的风场。实地一考察,不由地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风力发电机组涉及专业极其广泛,涉及机械、电气、液压、力学、空气动力学、微观选址等专业。专业门类之多、技术之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贾文强咬紧牙根,毅然将这个项目承担下来。在没有任何技术资料的情况下,他从风机的概念入手,与项目组成员一道,向书本学习,学习《风能技术》和《风力发电机组技术标准》等风电书籍;向现场学习,他赴福建国外风电机组学习世界最先进的风电技术。8月的福建高温炎热,从地面爬90米高的直梯到达风机机舱需要30分钟,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他冒险攀爬直梯浑身湿透也顾不上休息,坚持把该风机机型的特点研究透才肯离开。回来后片刻未休便与项目组成员一道讨论研究,确定合理的方案和技术路线。
接下来的日子里,画了多少张图纸,制定了多少个方案,又有多少回外出考察……他们已经记不清了,也记不清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5MW风机研制的九个多月里,贾文强带领整机研发组日以继夜、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了众多技术难题,用国外公司三分之一的费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了1.5MW风力发电样机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并网发电等全部工作,顺利实现了立项之初公司确定的目标。
2009年11月26日,1.5MW风机安装调试并网发电一次成功,风机各项运行数据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并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并网发电成功的那一刻,贾文强和现场几名工程人员相拥而泣。这是成功的泪水,他知道这个成功沉甸甸的意义;这是喜悦的泪水,他知道这样的成果来自于团队的合作和坚持。1.5MW风机安装调试成功,奠定了太重进军风电领域的基础,也标志着太重成为国内具备自主完成风力发电整机设计和制造能力的企业。
凡是和贾文强接触过的人,几乎都能感受到他那富有神韵的个性。作为他的同事,贾文强的言传身教引导一批年轻人快速地融入到太重风电事业中去。生活中的他,低调而朴实,严谨而不失幽默。他把年轻的同事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言传身教,有时他也会恨铁不成钢,但更多的时候,他总说:“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
贾文强常说:“要尊师重教,更要有挑战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力,快速、准确、细致地完成好工作,这是管理者的职责。”为了让职工在业务上快速获得进步,他要求机、电、液、力设计人员,加强学习,加强交流沟通,机械要学习电气、力学知识,电气要学习机械知识,设计中机、电紧密配合。在他的带动下,风电所全体党员主动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带动了全所职工比学赶帮超的热情,为风电所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贾文强的带领下,技术中心风电所在过去六年多的时间里,在中心、重工、集团各位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设计组成员的团结协作下,成功地自主研制开发了山西省首台1.5MW、2MW、3MW和5MW、6MW系列风力发电机组,完全具备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可谓创造了风电史上的奇迹,使得太重成为我国具备自主完成1.5~6MW风力发电整机设计和制造能力的企业。
贾文强带领的风电机组设计研发团队是一支年轻的团队,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了80%以上。为了让年轻同志在专业技术上快速提升,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他和支部委员一道组织了“老带新、一帮一青年成长计划”,大家以诚相待,老同志毫无保留地把专业技术传授给青年人,年轻同志诚心诚意接受批评指导,专业技术进步很快。小邓是新来的大学生,对现场调试不太熟悉,通过帮带,很快地成长为风场远程监控方面的技术能手。小丁也是新分来的大学生,帮带后进步很快,现在已成为风电场微观选址的行家。支部根据全年设计任务,及早谋划、适时组织插空式、瞄时机的各种培训、文体活动,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其中包括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比赛和厂史党史知识竞赛等,提高了支部全体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身先士卒做群众的表率,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
在培养年轻人的同时,贾文强提出全力提升研发设计技术水平,以适应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他组织开展的“细化专业分工以及设立专业负责人”活动,由原来的机械电气两个专业,细分为“总体设计、机械传动、载荷结构、微观选址、有限元分析、电气设计、电气控制和智能系统研究”等八大专业,责任清晰明确,大家干劲更足了。
在贾文强的带领下,所内年轻同志进步很快,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成绩显著,风电所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度山西省青年文明号”,大家表示要“人人争当文明先锋,青春奉献绿色能源。2015年,他所率领的设计研发团队,还荣获“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称号。他表示要努力建设一支“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科技创新团队,为把太重风电产品打造成中国大型风电机组知名品牌而不懈努力。2015年,贾文强承担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独自变桨技术研发”,列为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面对各项荣誉,他不骄不躁,而是坚持认为“荣誉是暂时的,只有把各项工作做到更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努力工作才是永恒的”。
二十多年的坚守,成就了如今的贾文强;也正是二十多年的心血,换来了他辉煌的成就。他连续多年获得太重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2年,获得山西省省属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和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面对这些荣誉,贾文强甚至顾不上停下来多看几眼。他说:“我就像一辆上了高速路的汽车,前后都是飞驰的同伴。尽管很累,但是我很充实,很快乐,我停不下来,也不想停下来。”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信念,才使得他奋发、坚定,在成功之路上遥遥领先。
这就是贾文强,一个平凡岗位上成长起来的不平凡的设计师。他以青春热情,浇灌出事业的辉煌。在太重转型跨越的进程中,他就像大海中航行的水手一样,一生都在眺望着遥远的天际,时刻准备着,为太重风电事业的发展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