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军
摘 要:体育文化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健康的心理品质以丰富他们的生活情趣。而且,丰富的体育文化教学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形成健康良好的人格和品质。
关键词:体育文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心理品质
文化是天地万物存在的一种方式,它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内容,对文化也有不同的理解。体育也不例外。体育文化就是由人类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体育最初就是为了强健人的体质,形成与恶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斗争的体魄,进而发展到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品质,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体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体育是文化的存在方式,也是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的载体,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身体健康需求,更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对于学生而言,体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
一、学习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众所周知,经过数十年汗水和奋力拼搏的运动员,当走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领奖台,看到祖国的国旗,听到祖国的国歌时,都流下了热泪。这种眼泪不仅是取得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之泪,也不仅仅是付出巨大的艰辛之泪,更是自己为祖国争得荣誉而自豪的感动之泪。所以体育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中,积淀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却无时无刻延续着它强大旺盛的生命力。小学体育教师就要挖掘体育课堂和体育活动中的文化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介绍我国体育的发展史,增进民族自豪感。从公元前21世纪我国的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朝代夏朝起,就已经有游乐体育运动方面的记载,从夏商时期文武合一“六艺”教育中的体育到春秋战国时期蹴鞠、竞渡、飞鸢等民间体育的产生;从秦汉时期不断发展的武艺到唐代国际体育交往;从丰富多彩的宋代体育到清代的武艺、武举和武学,产生了多种体育项目,形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体育发展史。
二、学习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当今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和同学、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大多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替其他人着想,个性自私、任性而脆弱不堪。这种自私的个性使得中小学生在与同学交往以及班级工作中形成个人主义的行为表现,而忽视了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活动是集体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在学校的体育活动中,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体育活动中,又大多以小组为单位。这种团体性质的活动,最能体现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而在活动时,体育活动本身的规范性和纪律性尤为重要。在体育活动中挖掘活动所体现出的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树立集体主义意识,使学生能够把自己优秀的成绩和集体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协调好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促进相互合作和彼此信任,增强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协作和适应能力。例如学校的一场运动会,就能够形成班级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而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而我们在教学集体性运动较强的篮球、足球等球类教学内容时,教师除了要学生掌握训练的技巧要领,强调过硬的个人技术对于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意义外,还要特别强调团队合作和团队配合的重要意义,形成集体主义观念的意识。
三、学习体育文化,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沉重的心理负担,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寻找能够影响学生品格和心理素质的因素,并且加以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其实,体育学习和训练如同学习文化知识一样,都能使人的思维、感官、知觉、注意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教师要挖掘能够开发学生潜能的体育活动项目,使知识、技能、情感和意志都能相融,充分改善学生的身心状况,使学生始终保持开朗的性格、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由于体育活动不单单是个体的一种运动,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往往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协调,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教育学生要树立公平正义的观念,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奋力拼搏去夺取胜利,赢得辉煌。所以,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组织一些竞赛,要使更多的学生体会失败、感受挫折,以塑造他们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永不服输的可贵精神。
四、学习体育文化,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是单调而枯燥的技能训练,这使得学生常常感到,尽管从繁重的文化知识的课堂走了出来,但很难享受体育带给人的轻松感受和愉悦体验。究其原因,这是因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课堂显得单一,缺乏活力、现实和理想,把学生的生活世界遗忘在了无声的角落,把学生的精神需求抛于九霄云外。这样使学生的生活与体育生活严重脱离,割断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它将变得空洞、抽象、苍白无力。这样说来,挖掘体育活动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很有必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体育生活更富情趣,更有活力呢?我想,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需求出发,由生活走向课堂,将生活中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懂得,我们在课堂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学习环节都是在生活,都是在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合作,如何协调,如何把个人的技能转化为强大的团队力量,充分展示体育活动的魅力,创造出更精彩的体育生活的篇章,使体育更富有生活情趣。
参考文献:
[1]喻月珍.中学小学教师论文集[M].长安出版社,1999.
[2]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科学出版社,2000.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