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汉语教学部 阿依努尔·米尔扎汗
在汉语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听”被置首位,可见其重要性,新疆高等院校汉语教学过程中,“听”是汉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听力训练在外汉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新疆高等院校汉语教学中,听力训练在汉语教学中一直是很受重视的一项,它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理解能力,使少数民族学生养成良好的汉语语感,科学掌握的汉语听的技巧,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为少数民族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汉语听力训练是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兄弟姐妹沟通的最好方法,然而现行的新疆高等院校汉语语教材并无系统明确的汉语听力教学目标和配套的听力训练材料,因此在高等院校预科阶段开设汉语听力训练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过自己多年从事大学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表明,这种省略过程只要结果的训练方式,让少数民族学生觉得上听力课就是做听力试题。少数民族学生长期接受这样的听力训练会产生烦躁和厌倦情绪。要有效提高汉语听力水平,除了多听,还要多读,即朗读训练和阅读训练。朗读有助于改进语音和语调,增强语感。阅读和听力一样是输入信息的过程,虽然两者凭借的渠道不同。即阅读通过视觉,听力通过听觉,但心理过程是类似的。因而,多阅读,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对提高听力有好处。听而不讲。这里的讲包括汉语教师的讲解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口头表达。在进行听力训练之前,有些汉语教师没有提供针对性的、必要的指导,并组织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一些互动的口头交流活动,只是提供听力材料,放录音,然后和少数民族学生核对答案。使少数民族学生听的时候措不及防,茫然失措,听力自然很难明显的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普遍缺乏汉语听力技巧,在听的过程中,不善捕捉重要信息,不会从情境中去推理,缺乏想象力,甚至连最简单的人名、地名等在听一遍后,掌握的也是似而非;语音知识薄弱,尤其是连读、重读、弱读、语调、音变、同音词等等,上述语音障碍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产生严重的理解障碍。因此不难肯定,少数民族学生的辩音能力是很差的,这必然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句子和语篇的理解,影响汉语听力的效果,汉语听力教学雨学习基本停留在原地踏步的状态。当然后来经过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学院深化汉语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方法,严格选用教材环节,组织汉语教师参加国家汉语普通话考试、MSH考试,梳理汉语教师队伍,采取送出去培养,自行各种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了汉语教师队伍的素质,使汉语教师队伍年轻化、专业化,使得传统的汉语教学模式走下讲台,现代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措施登上汉语教学的讲台。
听前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视听材料的趣味性、积极性及参与性。比如听前结合插图、简笔画、幻灯片及多选答案或预设问题等,听时结合精听与泛听、略听与细听等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听觉敏感性和准确度的方法,让少数民族学生听前做出合理的预测、想象及听后分析、加工、推理和归纳。丰富听力训练的教学手段。灵活使用收录机(人手一机),充分利用语音室,恰当使用多媒体及教学双向系统、电影、电视、录像、vcd、多媒体、微电影、电脑等现代化媒体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真实的语境,形象、直观、声情并茂,既可拓宽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学生听的时空,又可极大地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听的兴趣。同时要结合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传授给少数民族学生迅速、省时、科学的答题技巧。改变传统的听与写相结合的形式,采取听、说、写三者相结合的形式,运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方式,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比如:对错判断、排序等此类题可使少数民族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产生喜悦感,树立自信心,促使少数民族学生进一步地参与并探求未知信息,填空、选择练习等考察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能力与逻辑复述等考察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听是对口头信息的接受和解码,是一种最基本的交际行为。无论听什么,只有在无须注意说话的人的表达方式,只注意其说话的内容时,才能有效的把握信息,达到交际目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听力教学的本意应该是使学习者获得直接听取信息的能力,即交际意义上的能力。现代语言教育学理论认为:充分的以理解语篇内容为目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乃至决定整个语言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此外,有效的听力培养必须对听的技能技巧加以针对性训练。新疆职业院校汉语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要在通过多听、勤练、多实践、不断增强语感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听力能力。如何激发和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听力的兴趣和能力,所以除了重视听力练习外,还要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水平,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课外听力材料。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应变能力与听力技巧,这样才能把听力理解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使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