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当代文化发展

2016-03-14 22:32张凌林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

张凌林

(中共启东市委党校,江苏 启东 226200)



试析中国当代文化发展

张凌林

(中共启东市委党校,江苏 启东 226200)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影响多元化、深入化和细致化,中国在近现代以来形成的向西方学习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在当代文化艺术中有何表现?本文从此问题出发,论述了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中传统文化的式微现象,并进一步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的角度,对中国的文化发展现状当中的问题和成效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笔者从文化机制体制、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以及建设语言文化交流平台等角度对促进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提了几点建议。

传统文化 文化发展 当代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碎片化和式微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进入当代之后,受到国际艺术界的关注。特别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这种关注是史无前例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被消解为通俗语言,传统艺术形式的内涵深度被元素的力量所取代,我们可以把形式看做纵向联系,元素看做横向联系。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变成了一个个横断面上的碎片,蕴藏在其中的民族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不断丧失,虽然这种碎片通过与其余碎片的组合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和扩大它的应用性,让文化和艺术更有生命力。但是,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作为民族传承的根本,它本应该如何传承?“碎片化”的传承最终将会把一个民族的文化带向何方?相信任何人都不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当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通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来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保护,非常突出的一个事件就是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中国的传统文化竟被外国抢注为本国的文化遗产,这件事被许多国人视为耻辱,不仅给我们所有人敲醒了保护传统文化的警钟,还反映了一个深层次的文化问题——对传统文化的维护是保持民族历史延续性必不可少的一环。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被碎片化,不管是出于主动的选择还是被动的适应,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西方文化成为中国学习借鉴和反思的最主要对象,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冲击。西方文化艺术出于丰富和发展自身的需要,以自身作为标准,从中国文化中选择可以结合的元素,对中国文化进行碎片化处理。这本无可指责的,也是符合文化历史发展规律的。但是中国当代文化艺术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在或理性或崇洋媚外或从众地认同西方文化艺术比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先进之后,我们当中有一些人认为传统文化当中的一切皆不可取,一味去迎合西方,在作为最主要的文化传递方式的教育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钢琴、吉他、小提琴的人远多于学二胡、古筝的人,学油画、粉彩的人远多于学国画的人……这无不说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在文化市场上还是经济市场上与西方文化相比均是处于弱势。

当然,笔者言及此并不是否定学习西方文化艺术的正确性和必要性,更不是为文化保守主义辩护和开道,走入另一个极端同样也是有失偏颇的。笔者认为,每个个体都该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认识,明确自己的文化定位,在灵魂中根植下民族文化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而不是沦为他人文化的俘虏。我们鼓励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丧失自己民族性的核心,保持民族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不仅仅是本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全世界各民族繁荣长远的需要。

二、理性看待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成与失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这一方针由毛泽东提出,经中共中央确定为我国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这些年来,在该文化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科学文化建设的确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断增多的学术成果,越来越丰富的文学艺术,越来越广泛的学术应用。当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譬如传统文化的流失,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国人思想的腐蚀以及西方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和平演变等等。

但是,在中国文化发展或是文化强国建立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因为它的成绩而忽视已有的或是潜在的问题,更不能因为过程中遇到了阻碍或是出现问题而对对外开放的政策产生质疑。

中国人习惯性地拿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批判中国的教育和文化的落后,而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作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的标志性事件”[1],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有的学者认为“莫言获奖,固然是他个人创作成绩的显示,同时,又是对中国文化大国的承认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莫言获奖证明中国的文学和文化,伴随中国国力的强盛正在逐渐融入全球,将会一改中国文化一直跟着西方跑路的窘境”[2]。针对这种观点,另有学者则提出“如果以莫言获诺奖证明中国文学、文化之崛起,这仍然是受东方主义影响而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莫言获诺奖是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的标志性事件,但并不足以证明中国已经实现了文化强国之梦”[3]。这一说法是非常中肯的,一方面,诺贝尔奖确实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发达程度,但是这种体现是很局限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评定标准由西方人制定,评定由西方人进行,东西方文化的确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在奖项设置之初就不可能完全公平;第二,诺贝尔奖是授予个人的,虽然获奖者是在某个文化土壤中成长,创作背景也在这个文化环境中,甚至内容也是该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并不能就此肯定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发达程度;第三,文化是一个大系统,即使是其中的一个或是几个小系统得到了认可,也不能说上升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高度。

另一方面,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一个大家庭,中国领土幅员辽阔,文化的丰富价值还有待挖掘,岂是一个诺贝尔奖可以衡量的。我们不能因为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就对自己的文化妄自菲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化比中华民族保留的更加长远和完整,仅凭这一点,我们作为华夏儿女不仅可以而且应当树立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

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否定发展以及为发展而作出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方向是前进的,过程是曲折的,我们应该看到:第一,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停滞和倒退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文化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会导致两种文化融合之初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需要一定的过程;第二,即使发展过程中的确出现了问题,也不能武断地说国家政府的政策决定有误,国家最初在制定文化政策和方针的时候,只是出于战略性的考虑强调对西方文化的重视,而并不是对它的全盘肯定,更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完全抛弃;第三,历史发展过程自有其不合理性或说是逆历史性的发展,经过长久以来一系列反帝反封建斗争,国人容易把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性扩大化甚至完全化,认为凡是传统的、旧的、过去的都是不好的,再加上西方的和平演变以及从众心理,国人会转而认为凡是现代化的、科学的、自由的都是好的,换句话说,西方的就是好的,从根源上来说,这也是缺乏文化自信所导致的结果。

三、实施积极走出去的文化战略

中国的文化发展战略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而中国的现当代文化又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两对关系存在一定的重叠性。另外,中国文化的对外开放,既包括外来文化的引进来,也包括本土文化或传统文化的“走出去”,引进来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走出去”才是最终的追求。尽管中国的文化发展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碍,产生了很多问题,但是鸦片战争已经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了闭关锁国的危害,我们只有积极走出去,化被动为主动,中国的文化才能取得新发展。接下来,笔者单就如何更好地走出去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等决议,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规范与保障。没有一整套完善的文化机制,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可能得到持续有效的发展,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更需要政府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保障,因为文化只有在国内发展好了,在国际市场上才会有竞争力,同样的,也只有机制建立好了,开放才能有序。

(二)挖掘本土文化价值,促进呈现方式多样化,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个体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的独特性,而文化整体的价值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它拥有着人类最悠久的历史,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它的文化地位也随之不断提升,这无疑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莫大机遇。

首先,必须要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价值。有学者提出,“对本土性文化经验的重视与挖掘,体现的是文艺工作者对文化之根的认同与珍惜。这种意识的保有与发扬,对于任何国家的文化创造而言均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如果一个民族的文艺家、艺术家不珍惜自己民族的本土文化,不努力发掘本土经验中的宝贵财富,就没有理由让其他民族认同你的国家的文化,更不要说尊重与欣赏了”[3]。文化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诸如茶文化、戏曲文化、酒文化等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只有挖掘出本土文化的潜在价值,中国人才能够重新树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以达到文化输出的目的,这不仅仅是出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发展的大计。

其次,必须善于借鉴外国经验,注意两种文化资源的整合,实现最优化的“引进来”。一方面,要借鉴国外文化走出去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本国实际和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制定适合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发展战略,并不断结合国际背景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引入国外文化时要有所选择,注意抵制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洗脑,要有所批判不能全盘吸收,要消化吸收不是机械引入。

(三)搭建语言文化交流的平台,完善人员和技术支持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的沟通行为即为文化沟通。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相尊重、互为补充和融合,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而翻译则是实现文化沟通的基础,是不同语言、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重要保证。没有优秀的翻译家把作家作品翻译成外文,很可能影响到作品在国外的传播性和影响力”。[4]语言问题是文学作品的世界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制约因素,而译者的水平直接影响原作的文学魅力、艺术水准,尤其是那些文化特色特别明显的文学作品,翻译不仅要还原到具体的文化背景中,还要在原著与目标群体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性”到“世界性”的转变。

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政府必须成为最大的推力之一,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政府着力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对外译介和对外宣传。中国作家协会开展的与文学对外译介相关的工作有:一是中国作家百部精品工程,由中国作协组织推荐作品,如果国内外翻译家有兴趣,可以补助翻译出版费用;二是国家图书推广计划的工程,中国作协也接受汉学家、翻译家的申请;三是互译出版,中国作协与某个国家或当地文学组织相互出版文学作品,具体作品由双方商议决定,方式是各负其责 。保证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不仅能够提高我国文学作品在国际上的信誉和流传性,反过来也会刺激本土作家进行本土创作,促进文化繁荣。

其次,重视汉语的推广。汉语是中国文化的文字载体,推广汉语是输出中国文化的一项基础性也是根本性的工程。汉语的推广过程中应承载着一定的中国文化,同时,目标群体不仅仅是外国人,还应该包括中国人。中央台不久前推出的汉字书写大赛正是出于应对中国人汉字书写危机的考虑,不仅仅是书写,还有表达,如何用自己的母语介绍本民族的文化,这关系到每一个说汉语的人(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能否在外成为文化的活载体,这种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再次,重视传媒的介入和推进作用。当今世界传媒技术越来越发达,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是信息的传递与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种各样的传媒技术,以文学作品为例,它可以文字化表现为文学作品,也可以视觉化为电影电视剧,也可以听觉化为音乐,典型的代表就是《梁祝》、《红高粱》等。很多人是看了张艺谋的《红高粱》电影之后才去寻找小说,进而认识莫言。尤其是世界逐渐进入视觉化阅读时代,人们更倾向于看图片、看视频,比如前几年拍摄的国家形象片以及《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利用视频来介绍中国形象和文化的方式,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也可以采取多重传媒渠道相结合的方式。

[1]刘朝晖.“全球化”语境下的民间艺术与中国当代设计[J].美术大观,2009,(06).

[2]周志强.赶超英美的文化生产逻辑反思[J].人民论坛,2012,(30).

[3]姚涵.为世界文化作出中国特色的伟大贡献—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看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12).

[4]吴树新.莫言文学创作及其成就的文化解读[J]江淮论坛,2012,(06).

责任编辑:李卓垚

2016-07-04

张凌林(1984—),男,湖南怀化人,中共启东市委党校校长助理、教育科科长。

G122

A

1671-2803(2016)05-0093-04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