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探讨

2016-03-14 22:10许妍梁斌兰冬东鲍晨光于春艳马明辉关道明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8期
关键词:海洋文明生态

许妍,梁斌,兰冬东,鲍晨光,于春艳,马明辉,关道明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大连 116023)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探讨

许妍,梁斌,兰冬东,鲍晨光,于春艳,马明辉,关道明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大连 116023)

海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保障国家安全、缓解陆域资源紧张、拓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的重要支撑系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文章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意义出发,深刻分析当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工程,期冀为推进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陆海统筹;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尤其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十八大报告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已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开始付诸实践。

海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保障国家安全、缓解陆域资源紧张、拓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的重要支撑系统。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系列重大部署,同时也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岸线格局,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海洋空间优化、海洋资源节约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等方面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系统部署;《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海域海岛有偿使用制度。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尤为突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深入持久地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对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意义出发,深刻分析当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工程,期冀为推进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1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1.1 内涵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以建设美丽海洋,维护、提升海洋对海洋经济及沿海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为目标,遵循人、海洋、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构建人与海洋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全面支持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其核心是追求人与海洋、社会经济的和谐,保障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以海洋经济的繁荣来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平衡,以海洋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两者相互促进,最终形成一个和谐共荣的海洋生态文明格局[1]。

1.2 重要意义

1.2.1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保障。全国超过20%的动物蛋白质食物、23%的石油资源和29%的天然气资源来源于海洋;仅占13%国土面积的沿海地区承载着我国40%的人口,沿海地区生产总值和海洋生产总值已达到全国GDP的60%和9.8%,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2]。未来我国发展还将长期依赖海洋,以海兴国、以海富国、以海强国。因此,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是发展海洋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1.2.2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重要路径

我国海陆兼备,海洋空间广阔,分布着28 000多种海洋生物,拥有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多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我国18 000 km的海岸线分布有金色的沙滩、美丽的海湾、蜿蜒的河口和陡峭的悬崖以及白鹭、海鸥等近万种生物,是中华大地上一道最美的风景线。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推进海洋生态文明、打造美丽海洋是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3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海洋领域的伟大实践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将极大地丰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海洋污染严重、生态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等重大发展问题的关键,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美丽中国和伟大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2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

2.1 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事业蓬勃发展,海洋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力支撑海洋经济和沿海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然而,受发展阶段、认知水平、开发理念等的局限,粗放型海洋资源开发方式尚未根本扭转,河口、海湾、滨海湿地等重要生态区的生态安全与健康形势仍十分严峻,具体表现在: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实施监测的典型生态系统有86%处于亚健康、不健康状态,80%的河口和57%的海湾生态系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3];海洋生态空间不断萎缩,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面积逐渐减少;全国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已不足40%,重点海湾的水域面积出现0.3%~20.7%不同程度的缩减,海洋生态功能持续退化,主要河口区产卵场严重退化,原始生境和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4];优质渔业资源数量锐减,结构组成小型化,海洋经济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遭受严重影响;赤潮、绿潮、海岸侵蚀等灾害频繁发生;此外,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将成为我国近海生态环境面临的新威胁。

2.2 存在的问题

2.2.1 陆域污染排放压力大,治理形式趋于末端化

海洋承载着我国最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是众多流域和陆源污染物的总汇。近年来随着沿海城市化建设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陆源排污量日趋增加。排污口超标率多年高于50%,超过80%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3]。现有污染治理方式仍以末端化治理为主,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等关键制度尚未建立,缺乏对陆源污染的源头控制,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处于被动地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2.2.2 海洋空间开发失衡,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

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海洋空间的需求愈加迫切,尤其是沿海港口、临海工业等建设用海与渔业、保护区等行业用海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区重眼前、轻长远,缺乏科学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岸线规划、重要生态系统保护规划等,已有区划和规划存在权威性不够、约束性不强等问题。粗放型海洋资源开发方式尚未根本扭转,高密度、低产值的用海活动大量占用海域生态空间,围填海土地存在闲置,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和海洋开发水平整体较低。

2.2.3 综合管控能力不足,统筹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当前海域管理手段较为单一,偏重行政管理,缺乏经济和法律手段,针对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涉海管理部门众多,陆海统筹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海洋环境保护与沿海区域发展的综合决策缺乏实质性融合,海洋管理与流域管理、海域管理与土地管理以及与地方行政管理不能很好衔接,海洋与流域环境分而治之,资源与环境管理不能有效统一[2]。

2.2.4 海洋科技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我国海洋监测观测、生态修复、资源开发等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涉海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较低,导致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科研立项滞后于管理需求,缺乏前瞻性战略规划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程度不高,对管理政策的制定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2.2.5 海洋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监督执法能力弱

海洋环境保护、海域使用管理等海洋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制修订步伐相对缓慢,海洋监督和执法能力总体不强,亟须制定海洋督察制度等有效监管制度。

综上所述,必须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建立人-海和谐共生的新型关系,破解海洋事业发展难题,努力建设美丽富饶的海洋,强力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与总体部署

3.1 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和海洋强国的长远目标,大力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开发秩序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海洋生态空间逐步扩大,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取得重大进展,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海洋管理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为美丽中国和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为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2 重点任务

以十八大报告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为基础,结合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及总体目标,从遏制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保障海洋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提出六大重点任务。

3.2.1 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

空间开发失衡、区域发展不协调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重要根源[5],同样也是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尽快全面实施海洋功能区划,严格落实海洋功能区划开发保护方向和用途管制要求,逐步形成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功能区划体系,实现与涉海规划、陆域规划的有效衔接,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海空间;在全国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将重要、敏感、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纳入海洋生态红线区管控范围并实施强制保护和严格管控[6];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目标控制制度,严格限制改变海岸自然属性的开发利用活动。

3.2.2 全面促进海洋资源节约

科学配置海域资源,促进涉海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海洋空间开发布局,提高临海产业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围填海禁填限填要求。创新海域海岛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减少行政审批,推行海域海岛资源招拍挂出让。完善海域海岛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建立规范科学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制度体系。合理确定养殖用海面积,加强养殖用海整体论证,对规模化养殖推行海域使用权市场化方式出让。

3.2.3 加大海洋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健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推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布局优化和能力提升,严格海洋环境监管与污染防治。开展主要入海河流和重点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的在线连续监测。加强海洋污染联防联控,建立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强化海上污染监管,建立海上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健全海洋环境应急响应体系,开展区域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

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信息库。开展海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加大海洋保护区选划力度,加强海洋保护区规范化能力建设。推进海洋生态整治修复,重点实施湿地修复、岸滩整治、海湾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项目,有效恢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建立海洋生态补偿相关标准,明确补偿范围,实行海洋生态补偿制度。

3.2.4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快推进《海洋基本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健全完善海洋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实施海洋督察制度,严格海洋资源环境检查执法,加强检查执法能力建设。建立区域限批制度,针对不符合规定的市、县区域实施区域限批。建立实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机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与赔偿制度。

此外,要强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海洋生态文明观,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增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推动形成人人关心海洋、爱护海洋的社会风尚。

3.2.5 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加强海洋领域基础性研究,提升海洋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加强海洋环境立体观测监测设备和系统的自主创新,加强海水淡化等技术研发,提高海洋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推进国家科技兴海产业、海洋能试验场等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海洋环保和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等相关产业。

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监测观测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工作,开放国家、海区、省级监测观测平台,开展双向人才交流,实现“一人多能”和持证上岗。推进重点人才培养工程,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和人才技术交流平台。

3.2.6 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模式

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地位和综合管理能力,协调海域、陆域、省际、市县际之间的关系,加强海洋部门与其他涉海管理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和沟通配合,理顺和界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责关系,做好重大任务的分解与落实,建立政府责任清单。

充分认识海洋资源环境属性和海洋生态系统特征,划定海洋综合管理的空间尺度和管理边界,以解决区域性和系统性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建立符合我国海洋特点的综合管理模式。从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源头控制的角度,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建立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机制,以区域生态治理推进跨部门、跨行政区的协调合作。

3.3 重大项目和工程

根据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需求,提出治理修复、能力建设、统计调查、示范创建等4类重大项目与工程。

3.3.1 治理修复类

围绕湿地、岸滩、海湾、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积极开展“蓝色海湾”综合治理工程、“银色海滩”岸滩整治工程、“南红北柳”湿地修复工程和“生态海岛”保护修复工程,有效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环境。

3.3.2 能力建设类

积极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海域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工程、海岛监视监测体系建设工程、海洋环境保护专业船舶队伍建设工程、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网建设工程、综合保障基地建设工程、国家级海洋保护区规范化能力提升工程等,切实提升基础保障能力水平。

3.3.3 统计调查类

开展海洋生态专项调查、第三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海域现状调查与评价、海岛统计调查等,全面准确掌握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海洋生态状况、海域资源禀赋状况等,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3.3.4 示范创建类

大力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区、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示范工程、海域综合管理示范工程、海岛生态建设实验基地等,提升海洋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

[1] 刘家沂.构建海洋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07,12(36):44-46.

[2]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3] 国家海洋局.201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R].2016.

[4]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研究报告(2013-2030)[R].2013.

[5] 黄勤,曾元,江琴.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2):111-120.

[6] 于大涛,杜红,王旭,等.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对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具体指导[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1):109-112.

Major Issues on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XU Yan,LIANG Bin,LAN Dongdong,BAO Chenguang,YU Chunyan,MA Minghui,GUAN Daoming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Dalian 116023,China)

Marine development occupies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social economy,and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system for maintaining the national security,relieving land resource stress and expanding space.Be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long-term task and system engineering.The paper made profound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urrent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and put forward the main task and major projects,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land and sea,Marine integrated management,Mar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Beautiful China

2016-03-08;

2016-07-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01079);中国海油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公益基金项目.

许妍,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海洋生态环境评价及生态区划,电子信箱:yxu@nmemc.org.cn

关道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海洋环境科学、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海域管理技术,电子信箱:dmguan@nmemc.org.cn

P7

A

1005-9857(2016)08-0026-05

猜你喜欢
海洋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爱的海洋
对不文明说“不”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