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6-03-14 20:08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宋家小学吕晓洁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9期
关键词:周长长方形整理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宋家小学 吕晓洁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获得准确、鲜明的数学概念,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适当的训练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在概念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兴趣

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都很强,使得一些学生不愿意学数学,不能积极地思考问题,主要是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而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兴趣,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练习或操作活动把学生吸引过来,通过他们积极的参与与共同活动使他们亲自尝试到学习的乐趣,即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比如我在教学面积单位一节时,学习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以后,我问:你周围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分别接近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平方米?学生想了想,纷纷举手。回答千奇百怪,有对的也有不对的。然后让同学加以评说,错的说出为什么不对。在举1 平方厘米例子时有个同学说:一颗门牙的表面积大约是1 平方厘米,还有人说手指甲的面积约是1平方厘米,我都给予了表扬,课堂气氛很活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同时学生也记住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二、动手操作,发展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思维与活动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让学生亲自动手去量、比、拆、剪、拼、摆、画等具体实际操作,促使学生多器官参与复杂的活动,使大脑受到不同方式的综合刺激,留下深刻、联系的痕迹,点燃了思维的火花。

比如在教学长度单位一节时,我主要是采用了让学生动手量一量的方法进行的。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一枚硬币,一根1米长的软尺及格尺。课堂上先认识了硬币的厚度,又量了一本书的厚度、练习本的厚度、橡皮的厚度;然后认识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在1米长的绳子了量出3分米、5分米、7分米等,量课桌的长、宽各是多少,学生量得很认真,对几个长度单位有了较深的印象。

又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拿出几张长方形纸,分别折叠出它的1/2、1/3、1/4、1/5,然后又拿出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纸,分别折叠出它的1/2、1/4、1/8。检查时我把做的好的贴在黑板上展览,这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纷纷问我:“老师,我回家重做行不行?”“今天还做什么?”

这样手脑并用以动作促进思维,学生不但对学习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对比练习,增强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思维为主,而数学的特点又是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教师不但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营养还要给学生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比材料让学生进行比较练习,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只有这样才能深化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进行比较就容易混淆,这也是造成概念模糊不清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我抓住适当的时机用对比练习指导学生分析一些容易弄混的概念。

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后,往往容易与周长的计算弄混。为此专门安排了一节对比课,面积和周长的比较。让学生归纳周长与面积的含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各是什么,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然后再出示例题由学生独立解答。同时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1.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指的是什么?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3.周长和面积各用什么计量单位?

不是单纯地去套用公式死记硬背地去学习面积与周长,而是让学生从概念上、计算方法上和使用的计算单位上加以区分。

通过对比练习,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面积和周长概念的辨别力,同时也分清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是不同的计量单位的概念。

四、整理复习,拓展思维

学生在学习了一个单元或一册书以后积累了大量的概念,如不及时进行整理复习,很容易弄混或遗忘。

复习整理要注意把相关的概念形成网络,构筑有序的知识系统,因为只有学生掌握了系统有规律的知识,才能有利于记忆,在实际应用中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整理复习时,还要精心设计练习。形式多样,由易到难的练习才能让学生接受,既要面向全体也要因材施教,让好、中、差各有所得是整理复习要遵守的法则。成功的整理复习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周长长方形整理
我爱长方形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巧算周长
长方形的困惑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