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辉,赵 莹
(吉林建筑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论视触觉设计在室内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策略
马辉,赵莹
(吉林建筑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视触觉设计作为一种新的多感官设计,将视觉与触觉相结合,利用多感官设计的特点,创建新的思维方式,充分释放出空间的使用功能,使人们与空间得到更好地交流与互动。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室内公共空间的多样性,人们对于感官刺激是极其需要的,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视触觉作为一种新兴的感官设计,为室内公共空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感官体验。因此,本论述阐述了视触觉在室内公共空间中的作用,通过对客观材料及人体生理感受的分析,提出了视触觉的典型表现形式,同时提出了视触觉在室内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策略。
视触觉;触觉设计;室内公共空间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满足,人们不仅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加渴求精神上的需求。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多感官设计逐渐受到重视,将视触觉作为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素,这种新的体验方式,在室内空间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皮肤是人体最大的触觉感受器官,是分布最广,也是最为复杂的感觉系统。但视触觉往往在人们进行真实的触觉体验之前就已经发生,这种超前性和频发性在室内公共空间中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影响着人们在空间内活动时的行为。设计师将视触觉广泛运用到室内空间中,通过视触觉的心理暗示能够使人对事物产生深刻的初步印象,进而引发人们的兴趣,也可满足自己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
1.1视触觉的概述
视触觉是将视觉与人体的触觉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复杂的心理感受。换言之,视触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体通过视觉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触觉感受及想象。视触觉与真实的触感有所不同,触觉是人体对物体的直接感受,而视触觉的产生,要基于人体其他器官的触觉感受(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触觉体验行为),视触觉和真正的触觉通常是既对立又统一的[1]。人们在室内公共空间中通过物体的材质、大小、造型甚至颜色、温度等客观外在因素的影响,并记住这种触觉感受,在之后的视触觉体验中就能够运用“触觉经历”[2],预先判断出这个物体所带来的触觉感受,即“触觉想象”。当“触觉经历”和“触觉想象”同时发生时,才能拥有完整的视触觉体验。
1.2视触觉在室内公共空间中运用的必要性
钱钟书先生在其《通感》里写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如颜色可以有温度,声音可以有形象,冷暖可以有重量,气味可以有锋芒[3]。”大脑在这些器官共同的作用下,能够准确、全面地获得信息。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也提出了设计艺术领域“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重要性,这种多个人体感觉器官的共同应用是十分必要的[4]。室内公共空间是现代人生活、工作的重要场所,是人类进行物质、信息交换的重要媒介。由于室内公共空间具有开放性、参与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人们在空间中进行触觉活动前,视触觉往往就已经发生了,它对人们是否进行触觉活动、怎样活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可见,在室内公共空间中,人们所需的是运用全身的感官对空间的整体把握,因此视触觉在室内公共空间中应运而生。
室内公共空间的视觉传达不仅仅包括文字、符号等视觉符号,同时也应该向人们传递材质、肌理等感觉方面的信息。因此,视触觉在室内公共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包含了以下几种:
2.1材料的材质与肌理
材质是指材料本身的质地,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纹理。材料是影响视触觉感受最主要的因素。物体表面光滑与粗糙、坚硬与柔软都可以通过视触觉进行感受,甚至单位物体的排列方式和密度也会影响人们对物体触觉感受的判断[5]。木材、石材等自然材料在视触觉上更符合更贴近自然,在一些以自然为主的室内空间中可较好地应用。而钢材、玻璃等人造材料,有着自然材料无法比拟的质地与肌理,在触感上也与自然材料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在室内公共空间中要准确运用材质与肌理的特性,充分发挥空间的功能。
2.2室内设施的造型与大小
室内设施的造型与大小对视触觉的影响也有着同样的重要作用。例如,室内桌椅等设施的造型看起来应给人以稳定、牢固等感觉,不应过于狭小。尖锐的造型会给人危险的心理暗示,而圆润的造型会使人感到舒服的感觉。过大的物体给人沉重压迫的感觉,过小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室内公共空间视触觉设计中,要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适当调整设施的尺度,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视触觉的作用。
2.3物体的色彩
虽然我们无法触摸到颜色,但在视触觉设计中色彩主要传达了物体温度和重量等信息。物体的固有色使我们能够联想到自然,色调的冷暖使人们对物体的温度有所判断。色彩对视触觉的影响,与色彩本身对人类的影响有关,例如:红色给人以炙热、热情的感受,将红色运用到室内空间中去,在视触觉感受上,同样会使人感受到燥热的心理暗示,从而不愿意去触碰。
由视触觉的产生过程可知,组成视触觉的重要因素就是“触觉经历”和“触觉想象”[6],由于“触觉想象”是感性的,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判断能力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触觉想象”与“触觉经历”不一定是一致的。因此,视触觉设计在室内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策略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种。
3.1“触觉想象”与“触觉经历”相符合
当“触觉想象”与“触觉经历”相符合时,这种感性信息能够帮助人们在空间中对物体有更好的判断,更方便完成某种活动,因此要准确把握材料的视觉感受和人们的“触觉经历”相一致,把握材料的属性与表达内容的一致。尤其在商业空间中,视触觉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视触觉的特殊之处就是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到消费者,以最快、最直接的传递方式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这种信息传播具有绝对的优势,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力。
在室内公共空间中,要使“触觉想象”与“触觉经历”相符合,首先,可以运用模拟的方法。通过其他常规的材料或物品,来模仿需要的材质肌理与色彩,从而使视触觉与真实的触觉相一致。例如,在室内公共空间中,想要营造出自然的主题空间,在墙面的处理上就要模仿树干的粗糙肌理与颜色,就要通过运用石膏、艺术涂料等,配合色彩的运用,使人们看起来就如触摸到粗糙的树干一般,达到自然的视触觉效果。
其次,创新工艺手法,加强肌理的高度可视化。通过对材料加工工艺的改变,材料的肌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现代工艺技术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新型的材料出现,从而人们也得到了更多的视触觉体验。超导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压印、模切、3D打印等等,在电子科技的帮助下人们制造出新的加工方法。通过这些特殊工艺手法,将原本由触觉感知的材料肌理经过视觉传达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室内公共空间中制造出独特的视触觉体验。
3.2“触觉想象”与“触觉经历”相反
在室内公共空间中,当我们所看到的与预期的触摸结果不同时,通过这种心理反差,可以使人们感受到视触觉的奇妙之处,增加人与空间互动的乐趣。例如,风靡一时的3D地面,人们看到的是万丈深渊,但走上去才发现是平的。所以,这种感性信息具有一定的不真实性,因此在室内公共空间中,要避免这种视觉上的错觉带来的不利因素,避免不必要的视觉欺骗。当然,“触觉想象”与“触觉经历”相反,也包括人们对一些新鲜物体没有“触觉经历”,导致对空间无法进行“触觉想象”。
这种视触觉常常用于室内娱乐等空间中,利用充满现代气息的光电材料、高新材料,营造这种视觉上的“欺骗”,来增加人们在空间中的乐趣。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新材料的大量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发光材料、磁性材料等新型材料在室内公共空间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智能设备主要通过电子技术发光等方法来达到视触觉效果,与普通材料相比,智能设备营造出的视触觉效果更加具有冲击感,更加能够唤起人们的“触觉情感”。
例如,某酒吧将废弃的啤酒瓶中装入发光粉末营造出星空的感觉,装饰在墙面上,通过简单有序的排列,配合昏暗的环境,与酒吧空间的气氛十分符合,消费者在喝酒时手中握着与墙上相同的“星空瓶”,能够在视触觉上具有较强的震撼感。因此,通过高新材料丰富视触觉体验经历,是一种强而有效的设计方法。
其次,在材料上可以对传统材料进行边缘化设计。所谓边缘化设计就是改变传统材料的原本形态,挑战材料的各种极限,打破人们对材料的固有印象,从而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触觉冲击感。以金属为例,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金属形态外,金属的极端形态还包括粉末状、丝状以及液态等形态。一些设计师曾经将金属粉末放置在玻璃容器中来装饰室内墙面,通过音响音频的震动,使得有色金属会随着音乐排列成具有一定规律的图案。丝状金属可用于室内装饰艺术。这些技术运用在室内公共空间中,尤其是一些科技感较强,如电子卖场等,能够营造出极强的现代感与技术感,虽然这些设施我们不会经常去触摸它,但是这种打破常规物体形态的产品,却能够为我们带来极强的视触觉上的冲击效果。
通过对室内公共空间中视触觉设计的研究,提出了视触觉的概念和在室内公共空间运用的必要性,分析了视触觉设计在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表现方式。同时,提出了视触觉设计在室内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策略,即“触觉想象”与“触觉经历”一致策略和“触觉想象”与“触觉经历”差异策略,为室内公共空间多感觉协同设计提供方法支持和策略依据。
[1] 徐育忠.谈视触觉在包装设计中的导入[J].包装工程,2006 (04):250-251.
[2] 王唯茵.视触觉在包装仿生设计中的导入[J].美术大观,2013 (06):122-12.
[3] 钱锺书.七缀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2:186.
[4] 郭媛媛.论数字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五感”要素的延伸[J].科学时代,2013(08).
[5] 戴红娟.浅析材质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情感体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9).
[6] 李金辉.“身本”体现:一种触觉现象学的反思[J].江海学刊,2012(01).
TU238.2
A
10.3969/j.issn.1672-6375.2016.04.027
2016-1-7
赵莹(1990-),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