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水 新加坡华人的原点(下)

2016-03-14 01:28王吉健
百科知识 2016年3期
关键词:怡和华人新加坡

王吉健

由文化所维系的故乡

牛车水不仅是早年新加坡华人一手打造出的繁华地,也是他们寄托情感、延续文化的精神家园。那纵横交错的老街,每一条都有述不尽的历史与光荣。

1857年11月18日,来自马六甲的华人移民陈金声捐款1.3万元,敦促殖民当局兴建水库,由麦里芝输引饮用水至市区来。遗憾的是,直到1862年新加坡发生严重干旱,此事才受到当局的重视,那笔捐款则早已被当局糊里糊涂地浪费完了。及至1877年新加坡完成第一项自来水供应工程时,陈金声已离世14年。

为表彰陈金声的贡献,殖民当局特地建立了一座喷泉,以纪念他慷慨解囊的义举。这就是屹立在伊丽莎白女王道上的陈金声纪念喷泉。

华人移民陈金声不仅为改善牛车水居民的供水问题做出了贡献,而且还是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创始者。1849年,陈金声在天福宫左殿创办崇文阁,为华族子弟提供教育场所。崇文阁比厦门街的萃英书院(1854年创立)还早5年,是新加坡第一间华文学塾。

可以说,从踏上这片土地开始,在牛车水聚族而居的新加坡华人移民就表现出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优秀传统。

相传,新加坡的第一个华人地缘性组织,是1822年在牛车水成立的宁阳会馆,为崇祀妈祖。夹在尼路和新桥路之间的横街武吉巴梳路,因其华人社团和华人会馆林立,故有会馆街之称。站立街头,短短一条街, 各种会馆和社团一字排开,密密麻麻,令人眼花缭乱,强烈的中华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说到新加坡华人社团和会馆,就不能不提到新加坡华人社会历史最悠久的俱乐部之一——怡和轩。

怡和轩成立于1895年,起初,会所设于达士敦山,后迁至客纳街,至1925年,迁至现址。怡和轩所处的位置乃是牛车水区的重要地带。被称为“百万富翁俱乐部”的怡和轩,开风气之先,打破帮派藩篱,吸收各帮经营入会。是时正逢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以新加坡为其在南洋的革命基地,组建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怡和轩会友陈楚楠、张永福、林义顺等都是同盟会的中坚人物。民国成立之初,国贫民困,怡和轩会友踊跃捐款。1928年,日本入侵山东省,酿成济南惨案,怡和轩主席陈嘉庚发起组织山东筹赈会,掀开了抗战救亡运动的序幕。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新加坡各界成立 “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于怡和轩,怡和轩会长陈嘉庚被推举为主席。第二年,南洋各地侨领齐集新加坡,筹组南侨总会。作为南洋各地筹赈会的领导机构,陈嘉庚为主席,仍以怡和轩为大本营。筹赈会曾招募3000余名南侨机工,派他们前往滇缅公路负起惊险的运送军用物资的艰巨任务。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陈嘉庚复受重度敦请、领导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其任务包括招募劳工。怡和轩成为全南洋抗敌救亡运动和民间协助防卫新加坡的枢纽。

新加坡光复乃至独立后,怡和轩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时至今日,怡和轩仍为新加坡一个重要的华人社团,它在新加坡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一座天福宫,半部华人史

对于早期的新加坡华人移民来说,庙宇自然是少不了的。坐落在直落亚逸街(源顺街)上的天福宫便是其中之一。

天福宫是新加坡名气最大、最古老的庙宇之一。在新加坡,一座天福宫蕴含着半部华人史。

1821~1822年,天福宫仅是一座简陋的庙宇,后来,由于香火日旺,天福宫从1839年开始迁到当年临海的直落亚逸街重建,1842年建成。

天福宫一直都是新加坡福建移民社区和宗教活动的场所,建设天福宫的主要建筑材料也都是从我国福建运去的,所供奉的妈祖神像则是1840年从我国运去的。

怡和轩

天福宫的一切都突出了明显的中国闽南风格。整座宫殿气象巍峨,庙内宽敞雅洁,雕刻精细。正殿最高处挂有光绪皇帝1907年赐的九龙匾,上书“波靖南溟”,字框四周是蛟龙浮雕。在新加坡,仅有两块皇帝亲赐的龙匾(另一块赐给的是粤海清庙),可见天福宫地位之显赫。另一块题为“显彻幽明”的匾额是清政府派驻新加坡第三任领事左秉隆奉献的。

天福宫是典型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正殿供奉妈祖神像,后殿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神像,其对面是孔子的坐像,两侧殿堂里还供奉着各路神灵。此外,殿堂里放有刻着当年捐款建庙者姓名或船只宝号的石牌。

天福宫不仅是一座庙宇,更是早期福建闽南籍华人的活动中心。新加坡华裔的祖先大都来自闽粤琼沿海一带乡下。为寻找精神寄托,为生计,不同籍贯的华人每到一个地方安家落户形成一个社区,总不忘把故乡的神祗请来,并建立和故乡一样的宗祠和庙宇,烧香叩头求平安,由此形成了“满岛皆是庙宇,遍地都有神像”的局面。但他们对所拜的是神还是佛,往往分不清。早期的寺庙常常和会馆建在一起,甚至就是会馆,成为同乡的活动中心。天福宫就是这种寺馆合一的典型实例,经常举办教育和文化活动,安置新来的同乡,帮助他们找工作,甚至也能发放结婚证。新加坡华人约占80%,闽南籍华人则占据半壁江山,势力强大,天福宫又是寺馆合一的庙宇,其在新加坡的地位可想而知。

在牛车水,除了天福宫,还有一座新建的庙宇——佛牙寺。

1980年,缅甸著名寺院般陀喇佛寺的住持务舍葛帕喇大和尚与信徒登妙务蒲甘山,发愿修复倒塌的蒲甘山佛塔及大佛。在清理遗址过程中,他们发现纯金佛塔内珍藏有一颗佛牙,同时还供有各种佛舍利子。这个发现当时并未对外公布。2001年1月中旬,般陀喇佛寺筹委会准备筹建一座佛殿和两层楼高的佛教文物展览馆。由于筹款数目巨大,该委员会恳请新加坡法照法师出资援助。

2002年8月4日,务舍葛帕喇大和尚决定将在1980年发现的佛牙交由法照法师监护,并嘱咐法照法师若有因缘成就,发心兴建寺院供养佛牙舍利,让世界各地佛教徒能齐集新加坡瞻礼佛牙,藉此与佛结缘。

法照法师接受托付后,决定以佛教曼陀罗的概念结合唐代佛教的建筑风格来兴建新的佛寺,并取名为新加坡佛牙寺。古老雄浑的建筑风韵,自然要和历史悠久的地点相配合。牛车水,这个南来华人的发祥地,他们所承继的中华文化的根基所在,同样也是法照法师幼年的成长之地,自然成为兴建新加坡佛牙寺的首选之地。

佛牙寺的山门按照唐代风格设计,共有左中右三道。朱红色的大门上安装鎏金铜钉,庄严华美;山门之上覆盖灰色唐代风格的日本瓦片飞鸟一号,两端的一对飞檐则裹以鎏金铜饰,灰色和金色两相辉映,峻伟而辉煌。山门上的斗拱,充分表现了中国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的独到之处,并使整座山门更显典雅。镇寺之宝——佛牙舍利被置于重达320 千克的金制舍利塔之中。

牛车水是包容的。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除了天福宫和佛牙寺外,在牛车水,居然还有印度寺庙。这座小印度地区最古老的印度庙——维拉玛卡里雅曼兴都庙,据说早在1855年就已建成。它是由一群在19世纪中晚期,于甘榜加卜石灰窑工作的淡米尔劳工创建的。从神庙的原名 “石灰村的神庙”之意可以得知,这些劳工对这座庙宇极具影响力。1908年后,劳工接管神庙,便建造了主要的膜拜殿堂和神社,摆置各尊兴都教重要神明雕像,也从印度运来了卡莉女神的神像。在“二战”中,神庙不仅是信众膜拜的地方,也成为一个避难所。深信卡莉女神庇佑的信徒们都到这座神庙里避难,躲避日军的空袭。天神或许真的显灵了,因为神庙和所有的神像都没有遭到任何损坏。

如今的牛车水,遍布色彩鲜艳的建筑,不过虽然是唐人街区,这里也不仅仅具有华人特色,也有清真寺、兴都庙,说明阿拉伯人和印度人也聚居此处。

天福宫

被重新创造的记忆

牛车水沉淀着上一代新加坡华人移民的共同回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到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位于寸土寸金的新加坡河南岸的牛车水却破败、拥挤,与周围的现代化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了改变牛车水日益衰败的社区状况和超高的人口密度,新加坡政府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在早期,以现代建筑取代衰败的店屋,同时要求在此过程中保证社会稳定,并且确保改造的节奏掌握在政府手中,避免市场自发的无序开发现象;后来,到1989 年,政府将牛车水正式划定为历史保护街区,开始实施旧城保护,试图把牛车水建设成为具有新加坡南洋特色的名胜景区。

这场规模宏大的改造,不可避免地招致许多批评。特别是近10年来,新加坡旅游局积极推动本地旅游业,致力打造牛车水旅游胜地形象。这使牛车水的市民景观披上了浓郁的旅游色彩,令一些拥有老牛车水记忆的当地华人感叹,“精神故乡”已被新兴的商业活动淹没了。

一些华人直言不讳地表示,牛车水的主要街道已经变成游客的乐园,而且还是针对西方游客而设,比如大量古玩店、茶馆、廉价精品店等,驱绝了生活气息,刻意表现其中国特色,十分庸俗。有人甚至指责说,这是一次旅游化、迪斯尼化的大翻新,让牛车水变成了东南亚最干净和了无生气的华人根据地。不少人认为:“这已经不是我们熟悉的牛车水了。”

但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牛车水的确变得年轻、时尚了许多——这被称为“一种有品味的改变”。

这种“有品味的改变”正在牛车水的一些边缘地带发生着。其中不少小街道,如恭禧街、客纳街,尚未经过刻板的商业规划,保留了战前店屋的结构和立面。这些老街区还有不少会馆、庙宇及老字号等。广告人、设计师等看中了这些独特的商住两用商铺,纷纷搬进来。其后也添加了不少富有异国情调的餐馆、个性小店、时尚酒店等,为这些老房子注入了新的色彩,使其成了新加坡最时尚的地区。

经过改造,现在的牛车水已经变成一个新旧共存的特色区,道路两旁到处是多功能的多层店面,比如传统的中药行或金铺,楼上则是电影制作公司,设计公司和广告公司等前卫新兴行业。

正当一些华人认为牛车水已安抚不了他们的乡愁时,这场大规模的改造却正在重新创造着他们的往昔记忆。

2002年7月,华人商会在政府支持下,利用宝塔街三间商铺和居民楼开设了一个牛车水原貌馆,复原了昔日华人经商与居住的场景,如苦力屋、鞋匠店、裁缝铺等,开放至今,观众已接近百万。

在那里,早期新加坡华人生产、生活的情景被真实再现:一间八九平方米、没有窗的木板房要沙丁鱼似的挤进十来个人;走道狭窄阴暗,异味扑鼻,杂物堆得使人难以通行;一个楼面,100多人使用一个厕所和厨房……这一切,都在告诉下一代,当年拓荒者的艰难与坚韧。

经过精心施工,1983年,一座现代化建筑——牛车水大厦拔地而起,戏院街从此更加繁荣和摩登起来。牛车水大厦占地1.35公顷,计有两座被称为“政府组屋”的大厦,还建有停车场、屋顶花园、羽毛球场和儿童游乐场等。

佛牙寺

这是全新加坡最大的小贩中心。那些多年来风吹雨淋在路边设摊做小生意的小贩们,全部搬入了设备先进、装饰讲究的牛车水大厦。小贩中心的商品应有尽有,许多艺术爱好者还能在那里买到木刻、书画和古董等。传统的露天市场消失了,昔日杂乱喧闹的街景不见了,街道也更加宽阔宁静、整齐清洁。在官方与商家合力推动下,传统节庆气氛,美食与特色店汇集的休闲享受,依旧保留下来。

有人说,新加坡一直都是贸易港,吸收的东西很多,忘记得也很快,适应能力强,不惧改变。的确,新加坡本身就是一个建设在变化中和消失中的城市,如果改变无法避免,那么怎样改变的主动权就该掌握在自己手里。

事实上,所有的历史都会被重新解读,上一代的记忆会被新一代再创造。也正因如此,这份记忆不再是被时光染黄的标本,而是年年岁岁都可以来去的花。

有人把牛车水说成是新加坡的唐人街,其实这并不准确,因为整个新加坡华人比例将近80%,岂是一个“街”所能容得下的。

【责任编辑】赵  菲

猜你喜欢
怡和华人新加坡
何为“华人”?
做宣传不一定用广告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王牌洋行百年怡和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
瞧这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