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秀
【摘 要】自从提倡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有了一定提高。然而,由于不具备考察听、说能力的条件,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日常教学的重心自然落在了读、写上,且为此花费不少时间与精力。即使这样,从历年考场作文分析情况看,学生的作文仍写得不理想:构思零乱,内容不具体,缺真情实感,语言苍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除了缺乏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外,没有打好写作基础——阅读,没有处理好读与写之间关系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阅读;写作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之一,写作是建立在一定数量与质量的阅读之上的,两者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阅读能培养语感,提高学生驾驭文字的能力。中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语句欠斟酌,语言不简练、连贯,由此导致作文表情达意受影响。教学实践证明,多阅读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现象。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反复强调,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其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通过阅读熟悉句子,整体把握句子的意思,由理解达到运用自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一段是要求熟读背诵的。课后练习要求仿写这段话。有学生在练习中这样写道:“从农村来城里生活,感觉非常特别。不必说弧形石拱桥上行驶不断的车辆,也不必说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单是城北的小广场就热闹非凡。大人们在这里闲聊,扯家常,小孩们在这里追逐玩耍,生意人为了招揽顾客,也趁机吆喝起来,声音此起彼伏,场面热闹非凡。”这是一个通过加强阅读提高了写作能力的很好例证。
其次,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写作知识。自小学学习语文开始,从字的认识,词的理解,句子的含义分析,到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从对一种文体的初步认识再到写这种文体的作文等,无一不是在积累知识,扩大知识面,丰富写作知识。就拿文言文的阅读来说吧,著名教师步根海先生这样说:“文言文读多了,对许多典故就了然于胸,既丰富了知识,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阅读写作能力,若积累到一定的量,甚至可以在写作中信手拈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在阅读中怎样积累知识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背诵和作笔记。通过背诵把外在的知识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写作能力。作读书笔记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习惯、读书目的等形成自己的风格,但读书笔记不仅仅要记录所见,更重要的是还要记录所悟。阅读中的背与记是相辅相成的,作好了这两件事对提高写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通过阅读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进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文学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它蕴涵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而这种感情一般寄寓在作品的主人公身上。我们在阅读一篇文学作品时,会受到作品中人物情绪的感染,有是会与他产生思想共鸣,有时会随着他感情的变化而变化。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情感已经与主人公的感情融为一体。
初中语文课本中,美文不胜枚举,我们阅读这些文章后,体会到了《背影》中父子情深;朱自清在《春》中对春天的赞美;我们对孔乙己的命运深表同情,同时更深刻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控诉……多阅读,我们不仅能体悟作者的情感,还能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这样潜移默化,写作能力也就相应提高。
第四,阅读可以激发灵感,有利于写作创新。在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知识爆炸的今天,写作明显不能停留在一般水平,它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进行创新,具有新的意义,才不致于被埋没或淘汰。《白门柳》是作家刘斯奋先生们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它主要描写在明清易代的大背景下,一些文人的价值取向、人生归途、精神面貌等内容以及明朝残余势力抗清、灭亡的过程。一位中学生在读了这部小说后,写了《在抉择中经受考验——读〈白门柳〉有感》的文章,文章中谈了自己对在和平年代“舍生取义”的现实意义,是一篇充满个性,新颖独特的文章。
总之,要提高写作能力,首先要加强阅读。“阅读”这潺潺活水注入“写作”大渠,写文章就会文思泉涌、下笔有神。
【参考文献】
[1]黄友胜.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04期
[2]刘文力.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写作教学[J].语文学刊,2010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