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亮
名称:人造仙境—2015中韩青年艺术展
时间:2015/12/27-2016/02/29
地点:苏州金鸡湖美术馆
12月27日,“人造仙境—2015中韩青年艺术展”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国内著名独立策展人付晓东策划,亦是苏州金鸡湖美术馆首次聚焦中韩两国的青年艺术家。在将持续两个多月的跨年展期内,共展出19位艺术家创作的19组艺术作品,内容涵盖影像、雕塑、装置、油画等多种表现形式。
从几个世纪前的中华文明辐射圈主体,一直到近现代地缘文化的互为表里,东北亚地区(主要涉及国家:中日韩)在彼此文化艺术的传承影响和交流来往上,下至民俗传说,上至宗教信仰,彼此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既有不同、也有大同。
谈及此次展览所涉的中韩两国,由于都是受到儒释道影响较深的国家,更在对外来宗教和历史传承的本土化处理上表现得各有千秋,两国青年艺术家在对“仙境”的看法上,也显示出了同一主题下,不同维度、不同视角的艺术表达方式。
展名“人造仙境”在参展作品不少为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的衬托下,也恍然给人一种“人工智能”的同义感受。但剥离技术手段外表,不难在炫目的作品视觉外看到参展艺术家作品对许多终极问题的思考,因此,你很难明显体会出“自然”与“人工”两者的区别。
对观众来说,展览现场整体给人一种精神和视觉刺激浑然一体的双重体验。
“仙境”(fairyland)和“天国”(kingdom) (paradise),天堂(heaven)等词相比,抛开宗教属性,其在“物理”空间的表述上也有明显差别:前者似乎更贴近此生的、可触及的王道乐土,而后两者则更象征人生终结后感知以外的永恒。而这也许也是展览有意避开较有宗教代表性词汇,采用“无神”和“有神”之间,更为中性的“仙境”一词。
而无论是“可见可知的极乐”还是“不可知的永恒”,在中韩两国艺术家各自不同学识、宗教背景的相互作用下,使二者的界限哪一样更“真实”或“虚幻”也变得些许模糊。
但题目的问题事实上是一个悖论,因为“仙境”的不可证直接导致“人造”或“自然”的均无意义,“人造”在面对一些不可逆不可复制的自然事物时,伴着后现代语境固然代表着悲哀,诉说着遗憾和无奈,但它在面对一个无法考证的事物时,反倒变得无伤大雅,甚至显出三分戏谑,这也让“仙境”似乎瞬时变成一个可供艺术家“放肆”的乐土。
如果将“人造仙境”,理解成一种以艺术创作为核心、技术为手段,以人本主义精神和发现自然规律相结合为目的,在此类认知基础之上的探索之旅,那么这样持续的“造境”状态,是否能诠释出“仙境”在致敬历史与传说后,演化至今天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