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2012年12月21日已过去三年多的时间了。 这个曾经引发人们无数联想和揣测的“末世之日”,在2016旧历新年的关口面前,就像节日里燃尽的烟花,只留下一段空空的躯壳,轻飘又确凿地挂在远去的历史服务器上。
末日和节日,似乎是人类历史中两个交替不变的主题。
我们可以将“末日”理解为,盘桓在人类头脑里深层悲剧意识的投影;而“节日”则是人类创造出的一种、用来纪念我们生命中短暂欢愉时刻的仪式。在其中,对于灾难的恐惧可以被同庆同乐的喜庆气氛所化解,个体的存在感也会在定期的群体性“狂欢”中得到刷新和印证。
我一直认为,节日就是末日的亲儿子—若没有深深的恐惧和痛苦作为子宫,我们的意识如何能够分娩出感知欢乐的本能欲望呢?
那本辑贺岁特刊我们就先从节日的父辈—末日—说起吧。
末日:酸爽的内心毒瘾
从古至今,那些连篇累牍、言之凿凿的末日论据和传说,在笃信者内心里挑唆起躁动与不安的同时,又尾缀着一种让人感到酸爽的变态毒瘾。
尽管每次都被至真的幻觉所忽悠,但人们还是会乐此不疲地投入到新一轮的“末日狂欢”之中。
或许“末日”,就是根植在人们心中的、两面相对而立的镜子:一面镜子里透射着对于未知的恐惧,另一面镜子里则反射着对于神秘的本能好奇。
而好奇最终都会战胜恐惧,并让神秘的未知无限外延在人们心里,从而演绎出一幕幕充满玄幻色彩的跌宕史诗。(文/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