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汇文中学 贺冬梅
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案例的感知,我不断在揣摩老师在介入学生心理问题时的方式、语言和行动步骤,在我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X同学是我班一位男生,初一入学时,体重竟有将近200近重。由于体型的原因,这个“小胖”很快被大家所熟知。上课的时候老师找不到他,因为不是趴着便是侧躺;每当学委收作业时,他总拿出种种理由来搪塞、掩饰自己根本没写的事实;每逢深受同学们喜爱的体育课上,他又展现出另类的一面,人家锻炼身体,积极投入,他却跑到阴凉地方偷懒;他的名字是科任老师口中的“常客”。看似几乎毫无优点的他,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学校所知的心理活动,他的内心难道就是展现给大家的这种种“另类”吗?
一次机会,我和他的家长——一个气色并不太好的母亲见了进行了沟通。原来,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离异,几年下来,不仅体重超标,学习成绩更是差劲。为了让他更好地完成学业,并不宽裕的母亲在学校附近以不菲的价格租了房子。也为了更好地照顾他,母亲不得不去打零工,来供养他,供那份昂贵的房租。长期因为父母感情和家境的不佳,他变得孤僻少言,不愿意向家人透露自己学习上的事儿,容易偏执、暴躁。听到了这些背后的原因,我下决心帮助他调整心态,早日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上。
他家庭境遇不禁让我联想到一种有些青少年会具有心理特质—自卑情结。年幼就已支离破碎的家庭让他失去了最起码的心理依赖;长期肥胖的体型让他在走近小伙伴时有种天然的屏障,早年的孤僻与这种“特殊”密不可分;自卑是一种消极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即由于个体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自卑感就是个体把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具有自卑感的人总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惭形秽,丧失信心,进而悲观失望,不思进取。X同学的遭遇和表现说明他很可能具有自卑方面的心理,这种心理特质需要一份理解、肯定与心理支持。因为对自卑心理严重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因而需要得到不断的强化。
一天放学后,我找他聊天。先从他的兴趣爱好入手,我也和他分享我喜欢的电影、书籍。不由地,他开始侃侃而谈:他喜欢放学后回到家,马上打开电脑看当天的体育新闻,尤其是篮球。他还会习惯地趁妈妈没下班再来上几盘“三国杀”。听到这些讲述后,又让他谈谈对于学校、班级、老师的看法。开始他不愿意说,后来慢慢说出了他对于班级的一些想法,当然,很多都是偏激的看法。在听过这些“负面”的言论后,我首先肯定他敢于向老师讲出心理真实想法的勇气,然后让他在每周来找我谈谈心。
就这样,持续了五周5次的讲述与倾听,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他健谈并不沉默,有主见而不是像表现得那么无所谓,有自己的小理想并非大家认为的那么不进取。我鼓励他要拿出自己在初一瘦身的毅力和干劲在学习上,在仅有的一年半时间内有计划性地一步步朝着目标前进。X同学犹豫着答应了,我们共同拟定计划,以3个月后的期末考试为检验的契机。
与他达成的协定后,意味着从那时起,我就要把时刻关注他。我把他每天的生活分为三部分,循序渐进的学习、有条不紊的体育锻炼和扩大交际圈。这些计划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决不能让孩子感到负担和压力。
三个月后,我与X同学都坚持了下来,他的作业情况让任课老师对他另眼相看,平时在课堂的行为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原来他所在的那个不太平的角落改变了很多。他似乎明白自己的时间宝贵,把更多的精力都用在努力学习上。
我着手解决这件事的出发点来源于心理学所讲到的共情理论,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学生们各有求知向上的潜在能力,只需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就会学到所需要的一切。良好学习环境的建设是基于学生个体的私人定制,每名学生的能力水平,生活条件和家庭环境的不同,其所拥有的学习环境自然差别巨大。让孩子走近集体,重拾自信,就首先要让他在学校环境中得到信任,获得肯定。只有学生与老师、集体的心态保持一致,价值同一,这种情感迁移才有可能实现。帮助学生转移情感关注,就要与他保持无障碍的沟通,聆听他的想法,产生共情与一致。只有师生双方的价值观都都在同一频道上,后面的具体辅导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最开始,他的很多想法都显得有些“刺耳”,然而为了能够达成相互信任,老师就必须有十足的耐心去倾听。这意味着,我们不但必须接纳当事人对好的、积极的、成熟的、自信的、社会性情感的表述,而且必须同样能接纳他自己对消极的、不良的、痛苦的、恐惧的、异常的情感表达。只有孩子感到自己的谈话内容是安全的,无障碍的,可被人接受的,师生之间才有进一步了解的可能。越是有意识的拿出固定时间接受学生的种种意见,越去积极地关注某个人,学生才能意会到自己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这样对于他自卑情结中认为的“长期不被关注和重视”的观点的否定,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办法。
共情涉及分析和判断。罗杰斯认为,日常的理解总是从外部分析求助者,并对求助者的状况作出判断,因而带有明显的价值评价的特点。学生的认识是一方面,而老师在背后的分析又是另一方面。交谈中产生共情心态,不仅需要接纳对方的情感态度,同时老师也要拿出一些对事物本质的判断和应对措施。老师下一步对学生的辅导工作,一是要充分理解、感悟学生的心理困难,二是对其发生的状况有相对准确的判断。只有通过观察分析后得出的方案,才能使共情的出发点落到实处。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心中的透明与真诚,老师对学生的个人世界有着比较准确的体验,并把这种体验传达给学生,学生也意会到老师的真诚、接纳自己时,学生有意义、有目标的学习才有进一步达成的可能。选择与学生产生共情,就意味着老师必须接纳他们目前的行为,在保持一致的前提下,通过疏导来转化得到反馈显然比一味地批评要人性化、要有效得多。因为站在老师的立场,如果学生能真实地接触生活的问题,那么他就会愿意学习、想要成长、寻求发现、希望掌握、渴望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