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平,唐 农,古 联,邢 远,李恒腾,李伟茜(.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3;.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
C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王晋平1,唐 农2,古 联1,邢 远1,李恒腾2,李伟茜2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CBL教学法是目前医学教育教学中最为实用、高效的方法之一,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运用该教学法,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获取知识与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思维和医患沟通等综合素质。同时,也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和协调、管理、沟通能力的锻炼,有利于提升神经病学临床教学质量。
CBL教学法;神经内科;临床教学
神经病学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采取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形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过于重视对知识本身的传授[1],而忽略了师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束缚了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能力,同时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学习积极性等也得不到提高。神经病学与其他临床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特点:(1)内容专业性强,抽象复杂,不易理解,如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病理等。(2)知识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神经内科临床病例复杂多变,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机制、症状体征、诊断和防治等与其他内科疾病紧密相连。(3)神经病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讲授多,实践机会少,学生对很多概念和疾病缺乏感性认识与切身体会,普遍反映该学科难学、难记、难懂、难掌握、难运用,内容枯燥、零散,产生畏惧、厌烦心理,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导致学习兴趣下降。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其教学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医学人才培养与学校教学质量。
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一种以典型病例为核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其以充分的自主性、突出的实践性、密切的合作性、深刻的启发性、及时的评价性、明确的目标性和强烈的综合性深深吸引着学生和教师,符合临床医学教育的特点[1]。目前,CBL教学法已成为医学教育教学中最实用、高效的方法之一,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临床技能等综合素质具有明显优势。笔者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和教学经历,浅谈C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同仁分享。
CBL教学法是以典型病例为核心,同时注重病例相关知识的联系和临床诊疗分析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2]。其内涵可概括为案例问题是关键、合作探究是途径、支持引导是支撑、能力提高是宗旨;其精髓是知识和能力的整合性、相关性及科学性。CBL教学使学生学习变得实战化、趣味化及人性化。
1.1课前预习
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由带教教师收集整理经典案例并展示给学生,以便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和疑惑点,进行课堂讨论;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学、思考能力;鼓励学生预先接触患者,增加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带教教师针对典型病例中涉及的解剖、病理生理等相关知识进行教学设计,为开展灵活丰富的教学活动做准备。
1.2临床实践
查房时,让学生带着预习病例时发现的问题询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以及进行体格检查。带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补充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并提醒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遗漏和不足。针对学生的疑惑及其在临床诊疗过程出现的疏漏,教师围绕病例进行示范、讲解,力求将要点纲目化、知识系统化、思路清晰化、技能实践化;鼓励学生勤动眼、多动手,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带教教师临床讲解是该教学法的重要环节,能有效规范学生临床操作流程。带教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疑点和难点做一记录,列出讨论提纲与分析要点,准备随后的课堂讨论。
1.3分步骤小组式讨论
讨论是该教学法的主要形式,也是核心所在。小组式教学是实施CBL教学模式的重要前提,每组以5~8名学生为宜,设组长一名。可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1)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病例时发现的问题,并互相解疑答惑,尽可能做到人人有见解、个个有发言。(2)学生之间有不同意见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鼓励其进行有理有据的辩论和阐述。(3)由组长组织、归纳观点和意见,提出初步结论,并结合案例系统讲解该病的病因病理、症状体征、诊断及防治等内容。(4)带教教师对与病因病理、诊治密切相关的内容加以修正、补充,根据典型病例在诊治中容易出现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引出解剖、病理生理学相关知识,重点讲解,使原本枯燥的课本知识融入到病例分析中,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既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使其学会运用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病例、诊断和鉴别诊断等临床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5)对学生仍有疑惑且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予以解释,以消灭知识漏洞。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文字、图像、视频、模型等多种形式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其贯穿于案例—讨论—讲授过程中。
2.1 CBL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1.1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神经病学基于内科学基础,临床实践中涉及很多学科和领域。要将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机制、诊断及治疗等内容较系统完整、深入浅出地讲清楚、说明白,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基础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临床技能、缜密的临床思维,以及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知识横向、纵向联系的能力,能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融会贯通。这无疑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教师不断跨专业、跨领域、多方面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适应教学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期教学提供参考。这些都有益于教师成长,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2.1.2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首先,临床带教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以身作则,一丝不苟,具备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职业品质,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其次,为使整个CBL教学顺利、有序、有效实施,教学场地选择、学生管理、沟通交流技巧、讨论时间分配、课堂节奏控制、应对突发事件等方方面面,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引导能力。这无形中锻炼了教师的协调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总结能力[3]。
2.2 CBL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CBL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了参与度,极大地增强其成就感。(2)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使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不再停留于空洞的理论和概念上,加深了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临床操作技能的熟练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使书本知识活用于临床实践中。(3)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获得知识,有利于培养独立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4)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临床实例结合起来,促进了临床思维的形成,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显著增强了学生获取知识及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长时间的双向交流与讨论,提高了学生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了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了解与互信,增进了感情。(6)临床问诊增强了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人际交往和处事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CBL教学较传统教学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具体表现在:(1)时间问题: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要求。临床带教教师是医院医疗活动的主体,日常临床工作繁重;该教学模式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备课,这就产生了医疗与教学在时间上的矛盾。医学生课业繁重,要花较多的时间去查找资料、相互沟通,这无疑会加重学生负担[4]。(2)观念问题:CBL是一种全新的多变性教学模式,现实中一些教师、主管教学的领导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思想束缚,难以接受或推广。我国医学教育制度和教学过程与国外差别较大,一般延续高中时期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一时无法适应CBL教学。(3)资源问题:要推广CBL教学,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就必须加快培养基础好、知识面宽、思维活跃、课堂组织和控制能力强的师资队伍。(4)专业特殊性:对于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很多基础知识(如颅内解剖、脊髓解剖、功能分区等),不恰当地使用CBL教学法可能会浪费时间,且会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肢解,达不到教学系统化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CBL教学法对实现临床教学“重能力、重实践、重技能”的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也适应当前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自学能力为目标的医学教育要求;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医疗、教学等综合能力。CBL是一种富有挑战性、效果明显的教学模式,但是,临床教学中不能机械、单纯套用,必须根据学科特点,取长补短,循序渐进地探讨一种传统教育模式与CBL教学相结合的,适合我国医学生的教学模式,实现“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
[1]蒋利群,蒋敏.论创造性案例教学法的实质、特点及其教育价值[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3):20-22.
[2]王明婕,周兵,崔顺九,等.CBL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22(4):215-216.
[3]杨亮,王红丽,李涌涛,等.案例教学方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1):3225-3226.
[4]王洪巨,陈晓辉,周焕.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2):224-225.
G424.1
B
1671-1246(2016)01-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