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宏伟,张亚飞,吉 鸿,黎一鸣(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4)
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思考
陆宏伟,张亚飞,吉 鸿,黎一鸣*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4)
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方法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目前因培养体制尚不够健全,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本文认为,在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当从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及实际出发,制定适宜的培养方案,注重加强研究生对临床医学本质的认识及社会人文素质的提高,正确处理专业与科研、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满足病人需求的合格医学人才。
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医学教育
研究生教育已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主体[1]。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不仅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关系到我国在生物高科技领域和医学市场竞争中的人才储备,因此社会对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寄予较高期望,并提出更高要求[2]。但目前我国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体制尚不够健全,所培养出的研究生质量受到较多质疑[3]。在此笔者结合我院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谈谈体会和思考。
医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无时无刻都处在变化中,我们不能用固定的眼光来观察和评价现代医学。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技术层面的进步来认识医学发展,但常常忽视该技术进步后面的思维背景,忽视其可能引发的社会、经济、伦理问题,忽视其应用时所要求的社会、经济、人文条件[4]。
美国医学评论家罗伊·波特提出:“医学已经征服了许多疾病,缓解了疼痛,它的目标已经不再如此清楚,它的授权已变得混乱。它的目的是什么?它应当在哪里停止?医学可能迷失方向,或需要重新定义其目的何在。医学的责任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尽可能使人活着吗?或者它仅仅是一种产业服务,去满足顾客提出的无论什么稀奇古怪的要求吗?”[5]他对现代医学淡薄人性、割裂人的社会性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质疑。医学虽然是以生命物质为基础的实验科学,但其中充满了人文社会色彩。我们不能将人看成机器,不能通过大切、大换、介入,甚至重新组装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所有病人。笔者有一位病人的儿子曾经说,快过年了打算把母亲送进医院保养一下,这无疑是把医学行为与汽车保养维修等同起来,实际上是抛弃了医学本质。
医学的目标是消除疾病,增进健康,但目前医学已成为一个市场,在制造疾病,制造保健需求,为增加这个市场的盈利创造条件[6]。近几十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许多疾病不断被征服,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但难以理解的是,我们所遇到的疾病比任何时候都多,其中许多是前所未有的新病。是人们更容易生病了?还是医学在不断制造疾病?德国医学评论家在《疾病发明家》中列举了5种商业操纵疾病模式:将正常现象包装成疾病(如掉头发),将个人或社会问题视为疾病(如情绪不稳定),将可能的危险视为疾病(如胆固醇含量),将偶然现象视为疾病(如丧失性趣),夸大轻微疾病(如过敏性胃炎)。现在人们的现状就是,无数的医院、药品经销商,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自己患了需要治疗的疾病,无时无刻不在宣传他们发明的“灵丹妙药”,无时无刻不在号召人们到医院进行手术和治疗。
在这种环境下,许多研究生选择了更有商业前途的专业,憧憬高收入、高回报的职业。我们所培养的临床专业研究生,在以后从医过程中是继续不断制造疾病,还是致力于消除疾病,需要我们在培养他们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关注;在教给他们医疗技能的同时,也要时刻提醒他们不应忘记医学的本质和目标,不要将商业因素渗入他们的理想根基中。为此每一位导师都应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用自身行为去为研究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医学在其发展初期,首先是从关心贫穷者开始的。中世纪前收容所里的病人都是那些无人照管、露宿街头的穷人。医院早期的历史就是一部救助贫苦病人的历史。人们常常因贫穷而得病,而生病又使他们更贫穷[7]。我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这就是古人对医者重要品质的要求。而现代医学却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追求商业利润及其他目的,特需门诊、VIP病房、特殊就诊通道、特殊护理的设立几乎都是为权贵阶层服务。记得在一次国际学术交流大会上,有日本学者对中国学者所作报告中提出“肝癌病人的经济状况与疾病痊愈相关”的结论提出质疑,表示不可理解,而这种结论在我国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现代医学在某些领域内已经由助贫助困转向嫌贫爱富。而作为未来医疗战线主力军的临床研究生,他们的服务对象又将是谁呢?我们的所作所为在潜移默化地告诉他们,最光明的前途是服务权贵阶层,只有最没出息的医学生才会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去工作。这是医学发展的进步还是倒退?这是我们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吗?
临床研究生是未来医疗行业的人才基础,是医务人员中的精英,他们承载着未来医学的发展和希望,也承载着病人的信赖和托付。社会不但需要能够为病人解除病痛、妙手回春的良医,也需要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将医学推向更高水平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即“科学家式的医生”。学好专业知识是每位临床专业研究生完成学业的前提和首要任务,是在未来临床工作中面对病人践行“生命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保证,也是医学发展进步的基石、科研工作的源泉。没有了科研工作对医学发展革新的推动力,我们的医疗工作将走向平庸;离开临床对医疗工作的默默耕耘,科学研究也将趋于虚浮。专业与科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我们不能偏废任何一方,这是现代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所必须正确对待的。然而目前许多医疗单位却过度抬高科研地位,甚至有科研高于一切、SCI重于病人的趋势。在这样的风向下,大批医生放下听诊器、手术刀,走进了实验室;在这种趋势下,又有一批“医学人才”诞生了,于是我们的医学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医院综合实力排名又有了提高,科研发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事实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的科研成果有多少真正转化成了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有多少SCI论文促进了医学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我们培养的许多临床专业研究生甚至没有在临床工作过一天,没有接触过一个病人,却写出了对某种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价值”的学术论文。那么在他们真实面对这样的病人时,能够提出“科学性”建议、进行“开创性”治疗吗?作为一名病人,他宁愿面对的是一位毫无科研建树的“庸医”,也不愿面对这样一位纸上谈兵的“医学才俊”。因此,作为一名临床专业研究生,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慎重选择科研方向,不能凭空想象,应从临床实际出发,勤于思考,认真检索科研文献,着重解决临床中亟须解决的具体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导师的作用极为重要,不但要悉心指导,还要在各个环节上积极引导,使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进步,成为真正值得病人信赖的医学才俊。
在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想获得成功,创新必不可少,但是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便难以成功。医学生只有懂得发扬自身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前人传统,才会成功。没有继承,发展就失去了基础;没有创新,发展就失去了活力。
但目前部分临床专业研究生由于受社会及外界影响,急于求成,急于在医学领域中做出成绩,急于创新。主要表现为不愿意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等方面下功夫,只是一味查新、收集医学前沿动态,而对目前的医疗状况及常规诊治方法知之甚少。在这种思维指导下所进行的创新工作往往脱离实际,并没有解决病人疾苦[8]。我们曾有一位临床研究生,还没有见过几例胆囊结石的病人,没有上过胆囊切除手术,就给病人大谈“溶石疗法”“碎石疗法”“保胆取石术”,当你问他这些方法的缺点时,他却无法回答。还有一位研究生,硕士、博士研究课题都是“肝移植术后胆管病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但他连一例肝移植手术都没参加过,一例肝移植术后胆管病的病人都没有见过;当他真正面对病人时,其论文中的知识一点作用也发挥不出来,甚至连一点建议都说不出来。我们需要反思在这样的体制下培养出的研究生不能适应临床及病人需要,是创新不够,还是继承欠缺?
因此,我们应当教会临床专业研究生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继承难在如何合理取舍,对凡是被临床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能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就可取,反之则舍。创新是绝对的,因为发展是无止境的,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创新的实质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技能代替旧技能,这种代替并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对旧知识、旧技能中合理、积极的成分加以吸收,同时增添旧知识、旧技能中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临床专业研究生年轻富有朝气,思维活跃,不愿因循守旧,创新性强。我们应当在临床工作和学习中鼓励他们勇于面对现实,研究探索,想别人未想、做前人未做,解决前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为导师,应当根据每一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出适宜的培养方案,从宏观方面要重视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学术活动及专题试验等培养环节,帮助研究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立足于实际,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满足病人需求的合格医学人才。
[1]刘千,范秀坤,訾莉,等.医学生教育成本构成探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6):457-458.
[2]王永刚,赵继宗.参考美国住院医生培训制度改进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1(Z1):54-56.
[3]赵嘉芸.影响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与对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2):141-142.
[4]吴阶平.探讨临床医学的特点[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7(1):4-5.[5]罗伊·波特.剑桥医学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6]董晓艳.医学目的之伦理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0.
[7]杜治政.关注处于深刻变化中的医学——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讲演[J].博览群书,2005(10):71-78.
[8]罗志敏.回顾与前瞻: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十年(2002—2012)[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5):10-15.
(*通讯作者:黎一鸣)
G643
A
1671-1246(2016)01-0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