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护理解剖学基础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2016-03-13 16:43:46朱业标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内囊解剖学基础

朱业标

论中职护理解剖学基础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朱业标

(永康卫生学校,浙江永康321301)

从中职护理解剖学基础教学中情境创设现状出发,探讨情境设计、情感激发、情境推演和反思感悟4个优化策略,以增强中职护理解剖学基础课堂教学的实效。

中职;护理解剖学基础;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1]。教学情境是情境教学中包含了人的情感在内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统一,是在所有教学模式中都必然出现的“情”与“境”融合的一种状态[2]。我国护理学者郭瑜洁通过教学实验研究,提出了护理情境教学中教学情境创设有情境设计、情感激发、情境推演和反思感悟四步程序[3]。本研究针对中职护理解剖学基础教学中所存在的情境创设现状[4],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1 中职护理解剖学基础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现状

1.1脱离教学内容,情境创设缺乏生活性

教学情境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如同杜威所说“知识如果还原为人类最初的经验,那么人们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知识”。可在中职护理解剖学基础教学中,有的教师由于对情境创设认识上的偏差,缺乏了情境创设的生活性,表现为:(1)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以多媒体为中心,追求课件的“花哨”,结果使学生习惯了感官刺激而懒于思考甚至变得不会思考,削弱了情境应有的作用;(2)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无视解剖学基础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3)没有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往往以频繁的提问代替情境创设,因此也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1.2违背学生认识规律,情境创设缺乏情感性

中职护理新课程改革后课时缩减,加上班级人数多,因此有的解剖学教师“跑步”赶课,缺乏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指导,并在解剖学课堂教学情境素材的选取上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虽然情境的创设有其科学性、生活性,但由于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对解剖学知识学习的好奇心,而且还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1.3脱离学科特性,情境创设缺乏形象性

解剖学基础作为一门形态学科,教学中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可有的教师“跑步”赶课大大缩短了实验课时,无法促使学生由感性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另外,教学情境还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可由于标本制作、模型与设备的采购数量大量减少,无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2 中职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优化

2.1搜集临床学科素材,设计教学情境

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科书,而教科书最大的局限在于缺失临床生活的情境感。因此,必须倡导和鼓励解剖学基础教师加强自身继续教育,定期参加新技术、新知识等医学继续教育,以拓宽知识面;倡导和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学术活动,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及时跟踪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的动态;定期举办读书报告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教案讨论等,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解剖学基础教学思维能力和教学水平;参照各种临床病案,增加与解剖学相关的临床知识;深入临床,加深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把典型病案引入课堂,增强解剖学教学的形象性、生活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2.2抓住教学契机,激发情感体验

由于学生在解剖学基础学习中与临床实际接触较少,他们都渴望参加临床实践,所以,结合临床实际问题作为情境导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周围神经的尺神经时,可举例屈曲的肘关节不小心碰到硬物时,有时会感到前臂一阵阵的麻木;在讲循环系统时提出“从手背部静脉注射抗生素药物如何到达胆囊来治疗胆囊炎”等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些生活情境既包含了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又包含了临床知识;既抓住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给学生以悬念,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3通过情境推演,实现知识内化

如在学习神经系统的内囊这一重要结构时,可首先设计这样几个情境引入内囊结构:(1)你们听说过或者看见过中风患者吗?(2)中风患者有哪些症状呢?由于这种疾病较为常见,所以学生对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时教师应不失时机进行点拨,让学生在这种兴趣盎然的情境状态中学习内囊的位置、结构。最后,提出问题:一侧内囊受损为什么会出现“三偏症”?针对此情境,促使学生进一步应用内囊的结构知识,认真思考并分析讨论,以做出正确回答,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

2.4通过生活实践,引导反思感悟

为更好地发挥教学情境的作用,可适时提出新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讲完“血液”一节后,提出让学生课后在生活中把家人、朋友、邻居等化验血液的报告单找来,帮助他们看看有何异常,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这样一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达到巩固新知,活学活用。同时,让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试卷分析、答疑和解惑,使学生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认真关注学生的回答、讨论、小结,不仅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也推动了学生反思、感悟和创新。

[1]李吉林.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吴洪成.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王艳,尚少梅.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和实践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3(7):304-307.

[4]黄嫦斌.新课程改革下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学信息,2013(1):320.

G420

B

1671-1246(2016)20-0070-02

猜你喜欢
内囊解剖学基础
内囊预警综合征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外医疗(2023年29期)2024-01-09 09:37:00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常规CT上瘤内囊变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完整摘除肺包虫病内囊外科治疗体会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探讨吞咽困难与急性脑卒中病灶部位的关系分析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