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2016-03-13 13:06:22梁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围术手术室麻醉

梁红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快速康复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梁红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将“快速康复技术”融入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对围术期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技术”护理,即术前宣教、术中安全防护及操作、术后跟踪访视等。“快速康复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手术室整体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

“快速康复技术”;手术室;护理体会

2001年,丹麦的Kehlet首次提出了“快速康复技术”这一概念,它是指在围术期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其中包括围术期对患者的宣教工作;术中保持正常的血容量、防止缺氧和低体温的条件下进行麻醉,而是适时选用恰当的麻醉方式;在全身不使用大剂量阿片类镇痛药情况下采用有效的镇痛治疗;术后尽早拔除气管插管等。目前,“快速康复技术”在外科、妇产科临床广泛应用,大大加速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我院手术室在护理工作中引入“快速康复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全年我院普外科、妇产科手术患者306例,其中普外科145例,妇产科161例,全麻患者占40%,其他麻醉方式患者占60%。

2 转变观念及效果评价

长期以来,手术室护理工作采用以疾病为中心,配合麻醉和手术医生完成手术、常规执行医嘱的工作模式,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使围术期患者对手术室的环境和手术感到非常恐惧,缺乏安全感。心理护理是“快速康复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于围术期各个阶段。“快速康复技术”理念认为,适当的围术期心理护理(包括入院、术前宣教和术后指导)对临床治疗可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因此,我们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引入“快速康复技术”,让护士转变护理观念,树立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服务理念,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和生理需求,为“快速康复技术”的实施打好基础。术前、术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快速康复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患者满意度、护士服务行为及需要改进的措施等。定期召开全科护理会议,针对调查问卷中所反映的问题,不断改进和提高。通过整改,大大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3 实施方法

3.1术前访视

手术室护理工作对象主要是手术患者及其家属,可以通过术前访视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即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一同访视患者,对患者进行宣教:告知患者术前需要注意的事项,简单介绍手术的过程及手术室环境;安抚患者,消除其恐惧心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了解患者术前最担心、最关心的问题,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树立信心;和病房护士积极沟通,详细了解手术患者的病情,确保手术成功进行。

3.2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第一次做手术,很害怕”,这句话是患者对手术恐惧的表现,需要我们给予关心。此时,巡回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进一步做好查对和解释工作,鼓励患者较好地配合手术,顺利进入麻醉诱导期。实施护理操作应准确、熟练,必要时局部涂抹止痛药物,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嘱咐患者深呼吸,主动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摆好麻醉体位。通常麻醉前这段时间是患者最为紧张的,巡回护士可以主动握住患者的手,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大多数手术患者麻醉后处于睡眠状态,此时要求护士积极配合、协助手术及麻醉医生处理各种病情变化,准确有效地执行医嘱,并由巡回护士及时记录,及时供应一切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低体温可导致机体复温过程中产生应激反应,增加术后切口的感染率。巡回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积极与麻醉医师沟通,同时做好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保暖工作,如使用恒温毯等。为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还需对术中使用的液体进行加温,使液体温度保证在37℃,特别是小儿全麻患者,在麻醉复苏期要防止躁动所引起的坠床、窒息、管道脱落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3.3术后访视

手术结束后,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注意保暖,同麻醉医生一同将患者送回病房。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如术后卧位、饮食及专科护理知识,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72小时之内必须去病房随访,向患者及其家属再次做好宣教工作。同时,收集手术患者对手术室环境、手术室护士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等反馈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手术室护理工作,把“快速康复技术”落到实处。

4 讨论

手术必然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刺激机体发生应激反应。“快速康复技术”理念是通过多模式控制围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内容之一就是提倡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宣教。通过我们对患者进行宣教,详细介绍手术过程,能够明显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消除患者对手术室和手术治疗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其次,对于普外科和妇产科手术患者,我们在围术期减少胃肠道干预、术中限制性补液、术中防止低体温,如及时给手术患者做好术中保暖及保证术中液体恒温等,术后嘱患者早期进食、下床活动等,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显著减轻。同时做好进一步的术后访视工作,使患者在术后保持积极的心态,适时下床活动,合理饮食,患者围术期舒适度得到明显改善,促进了患者快速康复。

5 结语

通过“快速康复技术”的应用,组织手术室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学习和交流“快速康复技术”知识,通过交流使他们的快速康复理念普遍得到提高。在工作中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能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自己的服务能力,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大提高。此外,有效预防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融洽了护患关系,避免了因误解产生的医疗纠纷,为改善护患关系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通过围术期“快速康复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手术患者术后住院的天数,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了床位周转率,提升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

R195

B

1671-1246(2016)16-0138-02

猜你喜欢
围术手术室麻醉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8:14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8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40:03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 03: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