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武义县始置县时间新考

2016-03-13 11:41赵瑶丹方如金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关键词:寰宇武义武义县

赵瑶丹,方如金(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浙江省武义县始置县时间新考

赵瑶丹,方如金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关于武义县的最早建置时间存在两种鲜明的观点,其一为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其二为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据《旧唐书》和《太平寰宇记》的记载,唐天授二年是“又”置武义县,自然就不是武义县的始置县时间。武义县始置于吴赤乌八年的说法则疑点重重、矛盾丛生,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根据《太平寰宇记》引《东阳记》中关于晋州之设的确切时间推断,武义县则应该是在陈朝永定三年(559年)设晋州时始置;即使不是在永定三年设置,根据《补陈疆域志》的记载,武义县在陈朝永定三年(559年)至陈末祯明二年(588年)时作为单独的县存在是毫无疑问的。

武义县;建县;“唐置说”;“吴置说”

随着全国第二次修志工作的展开,各方志办公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修纂地方志,其中包括对历史沿革的重新审查。武义县地方志办公室对武义原县志中关于武义县始置县时间提出质疑,推翻其始置于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的说法,明确提出武义县的初始建置时间为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①2009年2月15日,《金华日报》刊发蒋中意关于《武义建县时间早了447年》的报道,2009年5月6日武义新闻网又刊发古梁《论武义始置县应在吴赤乌八年即公元245年》一文,武义县方志办黄寿高、何胜云皆持此说. 这一论点作为新的研究成果编入新出版的《武义县志(1986-2005)》,影响不断扩大,继而出现了2012年4月6日《金华日报》第九版《武义:三国时已有县》的报道. 武义于吴赤乌八年始置县似成定论.,《武义县建制时间再考》一文作为重要的新成果编入2010年出版的《武义县志(1986-2005)》②参见:武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武义县志(1986-2005)[M]. 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本文将对武义县建县时间重新考订,指出武义始置县既不是吴赤乌八年,也不是唐天授二年,而是南朝时的陈永定三年(559年)。

一、关于武义县始置时间的两种不同说法

关于武义县的最早建置时间存在两种鲜明的观点,其一为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其二为吴大帝赤乌八年(245年)。究其两说(以下简称“唐置说”与“吴置说”),武义县建置时间相距446年。

关于“唐置说”。据《旧唐书》记载:“武成,(唐)天授二年(691年),分永康置武义县,又改为武成”[1],“天授二年,又置武义县”[2]1592。《新唐书》记载:“武成,上。本武义,天授二年析永康置,更名,天祐中复曰武义”[2]1063。从新旧唐书的记载看,武义虽然曾经更名,但设置时间为唐天授二年(691年)是没有争议的。唐人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记载:“天授二年,分永康西界以为武义县。”①参见: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江南道:卷27[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代王溥的《唐会要》亦载:“武义县,天授二年置。”[3]清人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承袭前说,指出:武义“本永康县地,唐天授二年分置武义县,属婺州。寻更名武城(新旧唐书作“成”),天祐末复名武义。宋因之”[4]4303。从以上诸多史料的记载,我们可以得出唐天授二年始置武义县的结论。

《浙江通志》也认定武义县始置在唐朝,“(小字注)谨按《太平寰宇记》云:吴赤乌八年,分乌伤永康置武义县。考赤乌八年,始分乌伤置永康县,不应是年即分永康又置县(指武义县),且《晋书·地理志》,并宋、齐《州郡志》并无武义一县,则县自唐始置无疑也。”②参见:浙江通志·建置四·武义县:卷7[M]. 嵇曾筠,监修. 沈翼机,编纂.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由此可见,《浙江通志》也否定武义县始建于赤乌八年的观点,认定武义县“自唐始置”。

由于府、县级志书隶属的关系,其说因袭。如《浙江分县简志》《金华府志》以及《武义县志》(清嘉庆版和1990年版),均认定唐“天授二年”为武义县始置时间,否定“吴置说”。而明嘉靖版和清康熙版《武义县志》,则均采用“两说”并存的方式记之,虽然记述中提出质疑,有所考证,但均未贸然确定孰是孰非。《浙江通志》的记述被各地方志沿用,因而,武义县始置于唐天授二年就成为较普遍较常用的说法。

关于“吴置说”。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指出,武义县“吴赤乌八年(245年)分乌伤、永康县置,隋废,唐天授二年析永康西境又置。”③参见:乐史. 太平寰宇记:婺州:卷97[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根据是南朝梁陈之际的训诂学家顾野王(519-581年)的《舆地志》(已佚)。唐代杜佑的《通典》记载:“吴赤乌八年置武义县。”④参见:杜佑. 通典:州郡十二:卷182[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代欧阳忞的《舆地广记》云,武义县“吴赤乌八年置,后废。唐天授二年分永康复置,属婺州,后改曰‘武城’,天祐中复曰‘武义’”[5]。清代谢钟英的《三国疆域表》则指出东阳郡领十县,其中“武义县,权赤乌八年立,地缺”[6]2989。洪亮吉又在《补〈三国疆域志补注〉(十一)》中指出其材料来源:“今据《通典》补武义为十县”[6]3122。因而有武义乃“吴赤乌八年立”之说,而东阳郡亦有领十县之说。陈健梅《孙吴政区地理研究》则引用《通典》《舆地广记》的记载,自然得出“武义,吴赤乌八年置,后废”[7]的结论。2009年2月15日,《金华日报》刊发了蒋中意《武义建县时间早了447年》一文[8],2009年5月6日武义新闻网又刊出古梁《论武义始置县应在吴赤乌八年即公元245年》一文,明确宣扬“吴置说”[9]。而考究“吴置说”的史源,都来自于早已佚失的《舆地志》,现已无从考证。因顾野王生活在南朝,同时又专长于训诂考据,因而《通典》中的州郡志、《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等几部重要的地理志都毫不怀疑地沿承“武义始置于吴赤乌八年”的说法,包括清代《三国疆域表》都持此说法,以至于众多后来的研究者也持“吴置说”。

二、“两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关于武义始置县时间的两种说法,都有古代地理志和正史作为依据,各执一端。

“吴置说”依据较早的史源,作出推断,武义始置于吴赤乌八年,隋平陈时遂废,而唐天授二年又重置。根据《隋书·地理志》记载:(隋)平陈,置婺州。统县四:金华(隋平陈时改为吴宁县,十二年改名曰东阳,十八年改名曰金华)、永康、乌伤、信安[10]。隋朝区划中无武义县,它在隋平陈时废置,这一点无疑义。而诸多史料证明,在唐天授二年置武义县亦无疑义。但是,据《旧唐书》和《太平寰宇记》的记载,唐天授二年是“又”置武义县,自然就不是武义县的始置县时间。因此,“唐置说”不辩自明。但是,否定了“唐置说”,未必就可以武断地认为“吴置说”必然成立。

武义县是析永康县所置,那么查实永康县的设置时间成为关键线索。据《宋书》记载:“永康令,赤乌八年分乌伤上浦立。”[11]《水经注》亦云:“(永康)县,赤乌中分乌伤上浦立。”①参见:郦道元. 水经注:浙江水:卷40[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而宋人欧阳忞的《舆地广记》则对永康县在宋以后的沿承作了论述:“紧,永康县。吴赤乌中分乌伤县上浦置。自晋至隋皆属东阳郡,唐武徳四年置丽州,八年州废来属。”[5]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亦指出:永康县“汉乌伤县之上浦地,三国吴赤乌八年置永康县,属会稽郡,宝鼎初属东阳郡。晋以后因之。”[4]4301《浙江通志》根据《资治通鉴注》记载:“吴大帝赤乌八年分上虞、乌伤立永康县,属东阳郡。”②参见:浙江通志:建置四:武义县:卷7[M]. 嵇曾筠,监修; 沈翼机,编纂.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谢钟英的《三国疆域表》亦指出:“永康县,权赤乌八年分乌伤上浦立。”[6]2989由上述诸多史书记载可见,永康县于吴赤乌八年始置,无疑。若能看到吴赤乌永康县分置的史料,那么武义县的建置时间就一目了然。但是,历代史书并无直接记载。诚如《浙江通志》指出,“赤乌八年始分乌伤置永康县,不应是年即分永康又置武义县”③浙江通志·建置四·武义县:卷7[M]. 嵇曾筠,监修. 沈翼机,编纂.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当时的编修者已经看到了“吴置说”的不当之处,而这一质疑是依据历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的常规作出的推断。吴赤乌八年置永康,同时又置武义,几乎是不可能的;换言之,如若置永康同时又置武义,史书应当继而记之,而且遗漏的可能性极小。

如果吴赤乌八年置武义县,那么正如《浙江通志》中提出的,按常识推论在后世的晋、宋、齐、梁、陈等朝代的诸多史书中应该有关于武义县的记载;如果吴赤乌八年置武义县,即使是短暂的存在,之后被废置,理应也会留下记载痕迹。二十五史中的17部地理志,并不齐备,而17部地理志或因编修的疏忽,或因后世传刻的错误,存在种种问题。《宋书》《南齐书》《魏书》虽有地理志,但东晋十六国以来,多侨置郡县,朝南暮北,旋生旋亡,建置沿革极难推求。诚然,正如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从三国之后的西晋、东晋十六国,直至南朝宋、齐、梁、陈,国家真正统一的时期很短,由于政权更替频繁,造成典章制度不全,文档不齐,史书难免遗漏较多,是很自然的。但是,如果以这笼统的说法来解释武义县记载的遗漏似乎理不服人。

据“吴置说”的观点,吴置永康县,分乌伤、永康县置武义,属东阳郡,那么查东阳郡统县史料,亦有可能发现武义县的建置情况。据《晋书》记载:东阳郡“吴置。统县九,……长山、永康、乌伤、吴宁、太末、信安、丰安、定阳、遂昌”[12]。《宋书》记载:东阳郡领九县,分别为长山、太末、乌伤、永康、信安、吴宁、丰安、定阳、遂昌[11]卷35,1035-1036。《南齐书》记载:东阳郡领“长山、太末、乌伤、永康、信安、吴宁、丰安、定阳、遂昌”[13]诸县。倪士毅《浙江古代史》、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综合了各家异说经过考证皆指出:孙吴时东阳郡领九县,治所在长山,辖长山、太末(吴赤乌三年(240年)更名龙邱)、乌伤、永康、新安、吴宁、丰安、定阳、平昌(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遂昌)①参见:倪士毅. 东吴时期的浙江[C]//倪士毅. 浙江古代史.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44. 胡阿祥. 孙吴政区建置表:天纪四年280年[C]//胡阿祥.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 增订本.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411. 按:两位学者皆是立足于区域分时段的考察,系成为考察吴时期武义建县问题的最重要的今人论著.。无论是历代史书,还是当今学者论著,吴置东阳郡,无疑,但东阳郡所领诸县均未出现武义县。正如《浙江通志》中所指出的:从晋、宋、齐等史书中,未发现有武义县,很难证明“吴赤乌八年置武义县”之说②参见:浙江通志:建置四:武义县:卷7[M]. 嵇曾筠,监修. 沈翼机,编纂.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显然,吴置武义县这一观点确实引起过许多人的质疑。例如:清末何德润在其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成书的《武川备考》中指出:“(武义)吴赤乌八年置,不为无据”,但却建言“俟博雅者正之”③参见:何德润. 武川备考:地舆考上:卷2[M]. 武义:武义县志办公室藏,1987:8.,言外之意,他对武义县始置于吴赤乌八年的观点处于存疑状态。

综上,武义县始置于吴赤乌八年的说法疑点重重、矛盾丛生,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而且所列论据与推断在相关史料中没有得到证实,不能成立。

三、武义县最可能始置在陈朝永定三年(559年)

既然“唐置说”和“吴置说”都不能成立,那么武义县的始置时间则有待进一步考证。

西晋维持五十多年后,南北分裂,之后的东晋历一百多年,被刘裕所夺,改国号为宋,此后齐灭宋,梁灭齐,陈灭梁。自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吴主孙皓向晋投降,今浙江地界归属西晋版图。当时郡、县大抵沿东吴旧制,属于扬州。根据《晋书·地理志》和《晋书·地理志新补正》记载,东晋时期的东阳郡领长山等九县④同时参见:毕沅.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C]//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 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8:3555.倪士毅. 东晋南朝时期的浙江[C]//浙江古代史:第55页. 胡阿祥. 东晋实州郡县(含实郡领侨县)建置表:义熙十四年418年[C]//胡阿祥.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 增订本.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425.,并无武义县。根据《宋书》记载,东阳郡领九县:长山、太末、乌伤、永康、信安、吴宁、丰安、定阳、遂昌[11]1035-1036。《南齐书》记载东阳郡亦领九县:长山、太末、乌伤、永康、信安、吴宁、丰安、定阳、遂昌[13]。两书记载没有出入,宋和南齐两朝的东阳郡均领九个县,可就是没有武义县。可见,朝代更替并没有给东阳郡带来行政建置上的较大变革。到梁朝,东阳郡领十县,根据清人洪齮孙《补梁疆域志》记载,有“长山、太末、乌伤、永康、信安、吴宁、丰安、定阳、遂昌、建德”[6]4371,增领建德县。可见,根据《宋书》《南齐书》《补梁疆域志》记载,南朝宋、齐、梁时期,东阳郡所领诸县中都未出现武义县⑤倪士毅和胡阿祥皆持此说. 参见:倪士毅. 浙江古代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56,57. 胡阿祥.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M]. 增订本.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444,460,483.。

而到了陈朝,据臧励龢《补陈疆域志》记载,“金华郡,领县七:长山、太末、乌伤、永康、武义、建德、丰安”[6]4447,在历史文献的记载中首次出现了武义县,倪士毅《浙江古代史》亦采用此记载[14]。但是胡阿祥在《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中指出陈朝时东阳郡领9个县:“长山、太末、乌伤、永康、武义、建德、丰安、信安、定阳”[15],其统计时间定格在陈祯明二年(588年)年底。据臧励龢的《补陈疆域志》考证,按《明一统志》记载,梁改置金华郡,陈兼置缙州,《大清一统志》记载东阳郡于梁末置缙州⑥《太平寰宇记》引《东阳记》作“晋州”,故下文皆用“晋州”.,据《东阳记》时间是在陈永定三年(559年),此时改东阳郡置金华郡,设信安郡,两郡统属于晋州。胡氏称陈朝时的婺州为“东阳郡”,失考,而且将信安、定阳划入东阳郡,自然有误。但抛开这一点,其史料来源于臧励龢《补陈疆域志》是没有问题的。据此,武义县作为单独的县名出现找到了确凿的史料,因而可以断定陈朝时有武义县的设置。

如果说,武义县在陈朝时设置这一推断成立,按理应在《陈书》中有相关记载。可因为《陈书》体例中缺志,各地区划设置失于记载,因而也就不会有武义县设置的记载。直至民国年间臧励龢的《补陈疆域志》问世,才弥补了《陈书》的这一缺憾。但遗憾的是《补陈疆域志》记载武义县设置是根据《寰宇记》引《东阳记》①《东阳记》乃南朝宋郑辑之撰,已佚.云:“吴赤乌八年,分乌伤永康置”。而笔者查《寰宇记》引《东阳记》则云:“赤乌八年,分乌伤之上浦置为永康县,属会稽郡,隋平陈废之,唐武徳八年又置”②参见:乐史. 太平寰宇记:婺州:卷97[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而《寰宇记》中对于武义县的记载则如前文所指出的,根据的是《舆地志》的记载,“赤乌八年,分乌伤永康县置”②,而不是引《东阳记》的记载。由此可见,《补陈疆域志》在引用时脱漏了《寰宇记》中的“之上浦置为”这几个字,在句首加了一个“吴”字,句尾加了一个“置”字,将永康县的记载误注成武义县的设置、沿革,这种张冠李戴式的错误造成永康、武义演变记载的混乱,以至于错误地得出武义乃“吴赤乌八年分乌伤永康置”的结论。虽然,《补陈疆域志》在引用时出现本不应该出现的讹误,但这并不代表陈朝时有武义县的设置的记载出现错误。

“武义”作为单独的县名,首次出现在《补陈疆域志》中,如果按这一史料,武义在陈朝时设县。如果武义始置县在陈朝,那么必然有确切的设置时间。《补陈疆域志》对金华郡(梁之前称东阳郡)的变迁情况作了列举:“本吴东阳郡。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梁大同六年(541年)改金华郡,寻复;《通典》:梁、陈置金华郡;《寰宇记》:吴,东阳郡;梁、陈曰“金华”;《一统志》:东阳郡,梁末置缙州,陈改置金华郡。诸书建置牴牾莫可详考”,因而最终得出“梁曾改东阳为金华,寻复旧,至陈又改金华也”[6]4447③洪齮孙《补梁疆域志》(《二十五史补编》,第4371页)中亦有记载:东阳郡,吴置,梁时尝改名为金华郡. 《通典》:梁、陈置金华郡; 《寰宇记》:东阳郡,梁武置金华郡于此. 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梁大同六年(541年)改金华郡,寻复.的结论。而《寰宇记》引郑缉之《东阳记》云:“此境为会稽西部,尝置都尉理于此,吴宝鼎元年始分会稽置东阳郡,属扬州。晋、宋、齐皆因之,不改。梁武帝④梁武帝萧衍分别于502年、535年登帝位,此处虽然记载不明,但“又置”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是在第二次登帝位之时,据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记载应该是指梁大同六年(541年)改金华郡.又置金华郡于此,陈永定三年(559年)于郡置晋州,寻又改信安县为信安郡。”②如果说武义县在陈朝时置县,而武义县隶属于金华郡,那么理清金华郡的沿革变迁,成为考证武义县的始置时间的关键。

洪齮孙《补梁疆域志》记载东阳郡领十县:长山、太末、乌伤、永康、信安、吴宁、丰安、定阳、遂昌、建德[6]4371,但没有出现武义,因而可以断定梁朝没有设置武义县。根据《补陈疆域志》记载,晋州下设金华郡和信安郡:“金华郡,领县七:长山、太末、乌伤、永康、武义、建德、丰安”[6]4447,那么武义县最大的可能是在陈设置晋州,并在改置金华郡之时始设。而且,当时信安县置郡,领信安、定阳两县,说明此时陈朝对政区作了较大的调整,从部分县中析出另外的县,并升格改置部分县为郡。因此根据《太平寰宇记》引《东阳记》中关于晋州之设的确切时间推断,武义县则应该是在陈朝永定三年(559年)设晋州时始置。即使不是在永定三年设置,那么,根据《补陈疆域志》的记载,武义县在陈朝永定三年(559年)至陈末祯明二年(588年)时作为单独的县存在则是毫无疑问的。

《补陈疆域志》成书在《浙江通志》之后,因而其成果不可能被《浙江通志》所采用,而自明清中经民国直至1990年十六次①据 1990年版《武义县志·考略·武义县历代修志情况》统计:明代修《武义县志》六次,即正统初年、正统十六年、嘉靖三年、万历十四年、万历十八年、万历三十七年. 清代六次,即顺治三年、顺治十一年、康熙十二年、康熙三十七年、嘉庆九年、光绪二十年(《武川备考》). 民国三次,即民国二十年、民国二十六年、民国三十八年. 建国后一次,即1990年.武义县志修撰时又失于考证,自然而然地承袭了《浙江通志》的说法,因而使武义县的始置时间千余年来一直处于悬而未决、迷糊不清的朦胧状态。

四、余论

综上所论,武义县在南朝陈(559-588年)时始置,最可能为陈永定三年(559年),隋平陈遂废(589年),而到唐天授二年(691年)又置。我们知道,对于地方行政建置的考证不仅关涉一方历史,亦是牵涉一朝政治变动的重要关节点,因而其历史意义不容忽视。通过解析历代地理志以及学者论著中关于武义县设置莫衷一是的记载与说法,进一步查找史料线索,经过缜密推论,本文使武义始置县时间之谜得以拨云见日,而这一结论亦顺理成章地化解了“吴置说”与“唐置说”之间的争论焦点,找到了出现论点分歧与史料讹误的内在逻辑。总之,本文重新考证了武义县始置时间,并指出武义县的设置是在陈朝地方行政区划改制的大背景下完成,大胆提出新论点,以求方家批评指正。

[1] 刘昫. 旧唐书:地理志三:卷40[M]. 北京:中华书局,1975:1593.

[2] 欧阳修,宋祁. 新唐书:地理志五:卷45[M]. 北京:中华书局,1975:1063.

[3] 王溥. 唐会要:州县改置下:卷71[M]. 北京:中华书局,1985:1272.

[4]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卷93[M]. 贺次君,施和金,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2005:4303.

[5] 欧阳忞. 舆地广记:卷22[M]. 李勇先,王小红,校注.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645.

[6] 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 二十五史补编[M]. 北京:中华书局,1998.

[7] 陈健梅. 孙吴政区地理研究[M]. 长沙:岳麓书社,2008:90.

[8] 蒋中意. 武义建县时间早了 447年[EB/OL]. [2014-09-21]. http://www.jhnews.com.cn/jhrb/2009-02/19 /content_455395.htm.

[9] 古梁. 论武义始置县应在吴赤乌八年即公元 245年[EB/OL]. [2014-09-21]. http://wynews.zjol.com.cn/wynews /system/2009/05/06/011089282.shtml.

[10] 魏征. 隋书:地理下:卷31[M]. 北京:中华书局,1973:878.

[11] 沈约. 宋书:州郡一:卷35[M]. 北京:中华书局,1974:1036.

[12] 房玄龄:晋书:志第五:地理志下:卷15[M]. 北京:中华书局,1974:461.

[13] 萧子显. 南齐书:志第六:州郡上:卷14[M]. 北京:中华书局,1972:246.

[14] 倪士毅. 浙江古代史[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58.

[15] 胡阿祥.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陈政区建置表(祯明二年588年底)[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494.

(编辑:朱青海)

A New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ing Time of Wuyi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ZHAO Yaodan,FANG Rujin
(College of Humanities,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China 321004)

There are two distinct viewpoints about the earliest establishing time of Wuyi County:one is in the second year under the reign of Emperess Wu Zhetian (AD 691),the other is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Wu Chi Wu eighth year (AD 245). It is recorded in Old Book of Tang and Tai Ping Huanyu Ji that Wuyi County is rebuilt in the second Tian Shou year of the Tang Dynasty. Therefore,it is not the establishing time of Wuyi County. The other viewpoint about the establishing of Wuyi County in Chi Wu eighth year of Wu State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is full of doubtful points and lack of sufficient convincing evidence. According to Tai Ping Huanyu Ji quoting the establishing time of Wuyi County given in Dong Yang Ji,Wuyi County should be initially set up in Yong Ding third year of Chen Dynasty (AD 559) which was called Jin Zhou then. It is recorded in Bu Chen Dynasty Jiangyu Zhi that Wuyi County as a separate county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Yong Ding third year of the Chen Dynasty and the Zhen Ming second year of the end of the Chen Dynasty (AD 588) even if it was ont established in Yong Ding third year.

Wuyi County; Set-up of the County; “Tang Zhi Shuo”; “Wu Zhi Shuo”

K239.1

A

1674-3555(2016)01-0103-07

10.3875/j.issn.1674-3555.2016.01.015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2014-11-14

浙江省重点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成果

赵瑶丹(1979- ),女,浙江兰溪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宋史,浙江地方史

猜你喜欢
寰宇武义武义县
浙江省武义第一中学
浙江省武义县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寰宇鸣钟 千秋律动——曾侯乙编钟研究与文化建设10年(2008—2018)回眸
父亲
小熊和星星
武义 山水如画温泉城
《何日君再来》怀念的岁月—寰宇直播
武义:力促工业垃圾妥善处置
城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土石方平衡细化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