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村民行为特征的乡村公共空间研究
——以上海乡村为例

2016-03-13 07:03
工程技术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村民空间活动

潘 勋

(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40)

基于村民行为特征的乡村公共空间研究
——以上海乡村为例

潘 勋

(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40)

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是乡村地区建设的关键环节,对打造乡村风貌、促进乡村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文章以村民行为角度入手,尝试总结符合村民行为特征的乡村公共空间布局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上海的乡村提出包括规模类型、布局要求、界面要素以及配套设计等方面的引导,促进乡村健康持续发展。

村民行为特征;公共空间;上海乡村

乡村公共空间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主要描述特定的空间和范围内具有公共性的、相对固定或约定俗成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形式,包括两方面内容:①村民可以自由进入和表达思想的交流场所,如集市、广场、庙会等;②相对制度化的活动形式,如红白喜事、村民集会等。就规划而言,乡村公共空间侧重指供村民公共生活、户外交流的集中场所和日常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的总称。它是乡村空间最为核心和最有特点的部分,是村民日常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和社交中心。它几乎涵盖了乡村所有的生产、生活活动,集中体现了村民的生活观念、理想和价值,体现村落的历史记忆和承载“乡愁”的重要载体。

1 村民及其行为特征

从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乡村社会也出现非常不同的变化。如从传统的刚性亲缘邻里关系,到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半刚性业缘邻里关系,再到现在以地缘为主的复合型邻里关系,村民的行为特征也随着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1 村民构成

村民构成受乡村社会的生产劳动方式影响很大。传统乡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劳作形式,乡村住宅一般围绕生产,院落中养殖家禽、存放农产品等,人员构成比较完整。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促进,以家庭式为主的劳作方式开始逐渐淡出乡村空间,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及后来的机械化大生产使得乡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同时由于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大量的青壮年开始外出打工,仅在收获时节回乡帮忙,甚至逐渐已经“在打工的城市定居”,脱离乡村生活。这种情况下,造成农村留守人员多为儿童、老人和妇女。中国农业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人员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另外,上海、北京、广州、杭州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村民构成中还包括一些外来租住人员。这些外来人员从事的工作多位于郊区产业集聚区,因此一般选择在工作区域周边乡村中租赁村民闲置房屋进行居住,而这些“租户”一般是夫妻在外打工,白天仅留有老人和儿童在家生活。

这两种趋势的逐渐发展,从而形成了目前乡村人员的特殊构成:以儿童、老人、妇女为主要群体。这三类群体共同的特点是闲暇时间较多、心理素质相对脆弱,所以亟需彼此的交流与慰藉,这就需要在空间环境方面创造有利于乡村社会村民交流的场所与空间。

1.2 村民活动类型

村民的活动类型比较简单,从活动类型和发生频率上可分为日常行为活动和非日常行为活动两类。日常行为活动是指以家庭为中心围绕日常生活生产展开的交往活动行为,相互交往的人群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发生频率很高,对空间场所的要求不高。通常是有血缘、地缘、业缘关系的邻居或朋友,具有重复性和固定性。常见的活动比如锻炼、聊天、打牌、下棋等。

非日常行为活动交往的主体除了个体与个体之间,更多的是团体、组织等之间的活动,通常为社会性交往。这类活动发生频率不高,活动的构成范围比较大,要求的场地更广阔,内容呈现多样化特征,但同时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常见的活动类型有,商品买卖交流、集会庙会、红白喜事、过年过节待客等。

1.3 村民行为特征

与城市社区不同,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彼此之间都非常熟悉,村民相互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即使是作为外来租户比较多的乡村,由于相同的经历和生活环境,再加上传统农民天然的淳朴热忱的品质,邻里之间的关系大都是非常和睦的。村民的行为总体表现出阵发性、随机性、就近性和半私密性的特征。

(1)阵发性。乡村的活动尤其是非日常的、集体参与的活动,经常是非连续性的,具有比较明显的阵发性特征。比如传统节日、集市庙会、红白喜事等,活动的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涉及人员多,场地需求广阔。这部分的活动一般不是经常发生,但是由于涉及的空间较大,有时候会几个村甚至是乡镇共同组织,需要宽敞的、连续的公共空间体系支撑。村民往往是随着这类活动的开始而聚集,随着活动的结束而分散,产生阵发性的变化。

(2)随机性。由于生产生活的开放性,村民与邻居都非常熟悉,这使得他们之间的交往活动随时都可能发生。无论是农忙还是闲暇,都喜欢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聊天。这种随机发生的活动对空间场所的要求不高,只需要相对宽敞、安全、独立的空间即可。比如村子的街巷、小卖部、自家宅院门口空间等。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玩耍,通过各种活动不仅可结交玩伴,还可使儿童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同时儿童喜欢与自己同龄人甚至比自己大几岁的孩子一起玩耍。儿童的大多数游戏是随机发生的,当他们看到别的小孩在玩耍,游戏就有可能会发生,而这并不是预先计划和设计好的。只要有适宜的场地,孩子自然会安排他们的游戏。

(3)就近性。非日常活动类型是乡村最常见、发生频率最高的活动,根据抽样调查,主要包括散步、聊天、买东西、锻炼、打牌、晒太阳、看报、照看小孩等内容,这些活动的发生场所一般都是就近选择,比如自家门口、主要街巷、小卖部、邻居家、临近小广场等。老年人在参与这些活动的时候,经常会选择不超过自家半径距离300m的区域去活动或聊天。而现在老年人普遍成为照看小孩的主要成员,小孩的活动习惯也会呈现比较明显的就近性原则。

(4)半私密性。聚会聊天是村里最常见的公共活动内容之一,一边聊家常一边作其他事情,很多事情都是通过这些的方式传播到整个村庄。交谈的内容多围绕村民身边发生的事情,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有一些正面的交谈内容,比如谁家孩子学习很好考上大学、谁家女儿找到男朋友等之类的话题。也有一些负面的情绪,比如向相熟的邻居倾诉与其他邻居的矛盾、婆媳关系不好等。在进行这些交谈的时候,往往需要相对安全、相对私密的空间,这样可以让其他村民进入到此空间的线路是可视的,避免如对邻居表达不满情绪的时候而那个邻居已经走到身边才突然发觉。

2 乡村公共空间普适模式研究

乡村的公共空间应该满足以下条件:①在类型上,既有满足非日常活动的大规模开放空间,又有满足高频化的非日常活动的小型开放空间;②在布局上,大规模开放空间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小型开放空间要与民居紧密结合;③在方式上,大规模开放空间要尽可能规整便于活动组织,小型开放空间应尽量的灵活方便使用。

文章根据以上分析尝试构建出乡村公共空间的普适模式,即“一心集中、多点开花,就近布局、样式灵活”。主要内容为:①一心集中。结合出入口、公共服务设施、宗教设施、古树名木等设置一处集中的、开敞式的空间,如入口广场、健身场所、公园绿地等。这类空间的区位条件比较好,规模一般比较大,可以作为村民举行非日常性的活动空间,如集会、庙会、红白喜事等,闲时甚至用以临时停车、村民晒谷等使用;②多点开花。结合主要街巷、宅前屋后空地、农田、临路院落等布局数量众多的小型开放空间。这类空间一般规模比较小,遍布在整个村庄聚落中,作为村民主要的日常活动发生空间,活动发生频率最高,包括各种活动;③就近布局。与民居建筑就近布置,一方面符合村民的习惯,便于使用;另一方面公共空间与民居建筑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丰富有序、变化多样的乡村景观;④样式灵活。公共空间的样式不拘泥形式,而是灵活的穿插在乡村聚落中。乡村公共空间是村口的大树,或是宅前屋后的水泥地,或是田间地头的小路,或是桥头的空地,呈现出自由布局的形式。

3 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重构——以上海为例

上海地处长三角地区,水系丰富、自然环境优越。因此上海的乡村和水系的关系密切,水体的形态也决定了建筑、街道和河流之间的关系,水网构建和联系乡村的分布骨架,形成了明显的江南水乡特征。

3.1 存在问题梳理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规模和数量缺乏。普遍情况是结合公共设施布局一处集中的开敞空间,规模一般比较小,而邻里间使用的小型的开放空间很少,规模和数量严重缺乏;②空间品质低,缺少引导。乡村公共空间由于设计和观念的差异,认为只要硬质化的、面积大的场地就是公共空间,对公共空间的功能、植被、铺装、景观小品等缺少设计引导;③针对性不足、利用率低。缺少对村民使用的需求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的布置健身器材、篮球场地等,公共空间“因建而建”,而不是“因需而建”,出现逐渐荒废的尴尬局面;④配套设施单一,管理不到位。由于技术和管理的原因,垃圾桶、座椅、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出现损坏、损毁现象严重,后期管理和保养工作不到位。

3.2 重构乡村公共空间

针对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上海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重构要求和规划。

(1)规模类型。从规模等级上,乡村公共空间可以分为两个等级:集中的公共空间和分散的公共空间。集中的公共空间一般位于居民点出入口、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区等人流活动密集区域,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居中,空间开阔。每个集中居民点根据规模,建议设置1~2处区级公共空间。规模无需过大,避免呆板形式,一般建议在200~300m2左右,形状一般比较规整,呈现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分散的公共空间位于建筑组团之间,为周边居民提供交流场所,规模较小、空间呈现半围合性。分散的公共空间数量较多,秉承生产生活等交流活动空间需要小而密的布局原则,建议在50m2左右,宽度为15~20m,长度宜在20~30m。

(2)布局要求。集中的公共空间规模较大,一般选择交通条件、景观环境、设施集中的区域,如主入口、社务服务中心前、保留古树名木等,形成丰富的活动场所。提供乘凉休憩的空间、传统节日的空间、聊天会面的场所、儿童参与的场所、节庆活动的场所、宗教活动的场所。分散的公共空间的布局应结合居住组团布局考虑,传承向心型农村居民点的社会文化氛围,在每个村民居住组团中都应设置组团绿地和公共活动场所。尽量结合道路弯道、水系转折的节点,宜适当布置小型的公共空间,包括亲水栈道、小型广场、亲水绿地空间等,丰富公共空间体系,提升公共环境趣味性。

(3)界面要素。界面要素是形成空间围合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构成,也是空间景观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集中的公共空间一般周边多为道路、绿化等,开敞度较高。其界面要素一般由建筑墙面、绿化树木等构成围合界面,因此要对公共空间周边的建筑墙面的高度、色彩、形式等提出控制要求,如公共空间南侧的建筑墙面高度不宜过高,不利于广场的阳光照射;建筑色彩不宜过于鲜艳,一般以白色、灰色、木色等为主;面向公共空间的墙面不宜开窗过多,如现状已经存在,可以采取立体绿化、种植高大乔木等方式,减少公共活动的噪声污染。分散的公共空间主要由建筑立面或内院外墙围合,尽量选择通透式围墙或立体绿化进行分割。优先使用镂空花墙、绿篱等隔断手法,虚实相间、使内外空间产生渗透,并增加节点处的视线焦点。在色彩上应该尽量轻快明亮,符合乡土的材质特色。

(4)配套设计。由于乡村公共空间的特殊性,如在非集中活动期间可以作为临时停车的场地,应以硬化地面为主,主要活动区域应达到100%硬化率。材料上公共空间地面宜就地取材,节约材料资源,提倡采用渗水型材料。地面铺设材料有:天然石材、砂土、卵石、木材、透水砖、植草格等。应该杜绝大绿地,尽量不要种草坪,避免过多使用养护要求。以乡土特色种植为主,经济作物和观赏树木结合搭配。功能上要考虑各个年龄段的使用需求,利用不同的铺装或采取绿化、植被等物理分隔划分出各自的区域。家具小品一般就地取材,造型应简朴,同时结合景观设施考虑,包括堤坝、凉亭、步道、廊、藤架、坐凳等。照明设施的造型宜简洁实用,不宜过于花哨,可以采用一定比例的太阳能灯,但要考虑到相应的维护管理。

4 结束语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如何发展已经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留住乡愁”也成了当下城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词。而能否做好乡村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已然成了继承和发展具有千年历史的中国村庄空间环境、传统文化和传统风貌的迫切课题。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选取了村民行为特征这个视角,通过普适空间模式的研究,并以上海为例,通过梳理现状问题、提炼特色要素等,提出重构策略,以期全面提升上海郊区乡村空间品质,塑造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品质相符的乡村风貌,进而留住上海人的“乡愁”,同时也为其他地方的乡村规划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陈琳,石崧,王玲慧.从规划理念到实践的低碳城市与复合社区——以上海市南桥新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1,(4):30-38.

[2]王东,王勇,李广斌.功能与形式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演变及其特征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3,(2):57-63.

[3]董磊明.乡村公共空间的萎缩与拓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5):51-57.

[4]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J].天府论坛,2005,(4):88-92.

[5]李小云,孙丽.公共空间对农民社会资本的影响—以江西省黄溪村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2-97.

[6]严嘉伟.基于乡土记忆的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策略研究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5.

[7]李明彦.乡村社区中的公共空间营造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

TU982.29

A

1006-6012(2016)12-0246-03

猜你喜欢
村民空间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空间是什么?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创享空间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