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付杰,陈静
中职护生临床实习管理策略研究
王宇,付杰,陈静
(太原市卫生学校,山西太原030012)
临床实习是中职护生在校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护生进入临床工作前最有效、直观的学习阶段,也是其成为合格乃至优秀护士的关键阶段。为提高中职护生临床实习效果,围绕实习前校院企共建、实习中校院企共管、实习后校院企互评3个阶段提出临床实习管理策略。
护生;临床实习;管理策略
1.1 校院企共参护生临床见习
临床见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获得临床感性认识并培养其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在现代医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1]。由于中职护生大多数是按照父母意愿选择专业,入学前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专业定位不够准确,缺乏职业规划。因此,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临床见习对其明确学习目标及专业发展方向等具有重要意义。
每年学校组织新入学的护生到临床进行认知见习,普通护理班学生进入我校校外母婴急救实训基地——太原市妇幼保健院见习;订单班、冠名班学生进入相应企业如太原爱尔眼科医院、山西红十字口腔医院见习。通过参观、现场教学、观看录像等方式,让护生对今后工作产生感性认识,了解专业发展前景,找准专业定位,熟悉医院、企业文化理念,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在新生军训中加入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血压测量、医护礼仪等医护专业课程,激发护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在正式学习阶段,结合教学进度分批组织护生进院企见习。通过临床见习,临床带教教师提前了解护生,为其今后临床实习安排及实习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1.2 校院企共建“双导师”教学队伍
学校引进院企一线专家与校内教师合作,实施“双导师”教学。如爱尔眼科护理班专业技能课由爱尔眼科医院一线专家讲授,口腔护理班专业技能课由红十字口腔医院一线专家讲授,康复护理班专业技能课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康复科一线专家讲授;公共课、医学基础课则由校内教师讲授。此外,学校还派骨干教师去医院举办讲座。“双导师”教学队伍的建设,促进了校院企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效缩短了专业知识与临床工作的距离,缓解了学校长期以来理论教学脱离临床的尴尬局面。
1.3 校院企共参护生技能考核
本着“技能大赛人人参与,核心技能人人过关”的教学原则,护理专业学生参加国家指定的护理技能大赛,学校其余专业学生参加市赛。技能大赛评委由省市各级院企专家担任,坚持“四个公开”原则,即赛场赛事公开、比赛用物公开、理论题库公开及评委会成员公开。比赛场地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试题类型由病例分析转变为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理论成绩由赛后公开转变为赛中公布,评委由赛点自主聘请转变为政校联合公开推荐,校院企三方共同参与护生理论实践教学及考核。
校内外专家共同细化考核标准,对即将到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临床必备护理技能考核,不合格的护生将重新接受一对一指导,直至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严谨的校内理论教学及严格的校内技能考核为护生临床实习加上了双重保险。
2.1 成立实训中心,实施校院企共管模式
我校专门成立了实训中心,具体负责协调、落实、实施、管理护生实习工作。首先,为每一位实习生讲授实习责任险,校院企三方共同策划制订具体的实习计划,确定实习阶段与时间,确立各专业实习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其次,安排护生与院企相关负责人见面,实行双向选择,签订实习协议。再次,学校指定实习班主任对护生的组织纪律、住宿生活予以严格管理。院企采用一对一带教形式,定期进行教学及考核,对护生实习全程跟踪与管理。最后,由实习班主任和院企相关负责人对护生实习进行全程跟踪与指导,实习班主任每周到实习单位检查追踪一次,解决护生思想、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实习结束后由实习班主任和院企相关负责人对护生进行量化考核,得出实习成绩。学校实训中心及院企实习管理部门督察实习班主任定期走访实习生检查记录的情况并存档,要求实习班主任平日注重收集实习管理中的典型案例,在实习结束时将典型案例整理成论文提交或者以经验交流的方式作报告,从而评选出优秀班主任,为下一批实习班主任提供参考。
2.2 送教入院,促进理论与技能水平提升
学校开展送教入院活动,校内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录课、微课、音频等多种形式将真实课堂送入医院。护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强化理论知识,理实一体化教学促使护生理论与技能水平得到同步提升。
2.3 严格考评管理,推行校院企月考制度
为检验实习护生临床能力,巩固、强化实习护生专业理论知识,实习科室对护生进行出科考核。我校推行了实习生月考制度,包括实习生出科技能考试及理论考试。出科考试以该时间段科室内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护理操作为主,考核有笔试、操作及讲课等形式。在护生实习期间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结合护生科室学习内容进行阶段性测试。借助问卷星、蓝墨云班课等现代信息技术,班主任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布试卷二维码,学生通过在线答题,实现异地远程考试,为护生从事临床工作及获取执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3.1 强化护考辅导,成立护考辅导团队
为有效提升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我校对实习返校护生进行集中考前辅导,成立以临床课教师为主、文化课和基础课教师为辅的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辅导团队,紧密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科学排课,抽调具有多年护考辅导经验的教师参与辅导和管理。辅导期间发现,通过临床实习阶段的培养与锻炼,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专业知识领悟能力和人文素养等较实习前均有大幅度提高。我校学生护考通过率由2011年的30%上升到2015年的76%,保持着逐年上升趋势。
3.2 建立奖励制度,开通优秀护生就业直通车
为调动院企临床带教教师的积极性,我校建立临床实习带教教师考核制度,每年从各院企评选一批优秀带教教师并给予表彰奖励。院企也评选出优秀实习护生给予表彰奖励。通过校院企三方共同搭建的优秀实习护生就业直通车为优秀实习护生提供工作岗位。两年间先后有40余名优秀实习护生通过就业直通车顺利进入太原市二甲医院。
3.3 注重积累经验,校院企互评互动共进步
每年护生实习结束后,由学校牵头,组织所有参与实习的院企来校召开年度实习护生管理经验交流报告会。校院企三方共同围绕实习管理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典型问题、特殊案例等进行交流,通过研讨,提出解决方案,为构建我校实习护生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及实习管理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总之,在推进实习生管理过程中得到了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但不足的是,目前对于中职护生来说,仍然不能推行顶岗实习制度。我们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制定推行中职护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办法,落实企业接收护生实习财税减免和经费补贴等优惠政策,以调动医院和企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做好顶层设计,填补中职护生顶岗实习管理层面的制度空缺。
[1]张淑娟,王振涛.心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4):51.
G424.4
A
1671-1246(2016)19-0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