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信灌区信息化建设及预期效益分析

2016-03-13 05:10乔小天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支渠干渠水利

乔小天

(延寿县加信灌区管理站,黑龙江 延寿 150700)



加信灌区信息化建设及预期效益分析

乔小天

(延寿县加信灌区管理站,黑龙江 延寿 150700)

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灌区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延寿县灌区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并在灌区防汛抗旱、水资源优化调配、节水增效、提高灌溉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阐述了延寿县加信灌区信息化建设规划内容及预期效益分析。

延寿县;信息化建设;规划内容;预期效益

1 概 述

灌区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最终目标是实现灌区管理的现代化。灌区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灌区用水管理、用水计量现代化,灌区工程管理现代化以及灌区行政事务管理现代化。加信灌区是一座中型灌区,目前灌区的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信灌区信息化建设规划根据《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以及水利部《十二五”期间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经济实用、可靠先进”的原则编制而成。计划经过3a建设,逐步建立信息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实时监控、辅助决策于一体的信息系统,以此促进灌区技术升级和提高灌区管理水平,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2 加信灌区概况

加信灌区位于蚂蚁河一级支流东亮珠河下游左岸冲积洪积三角地带,东临东亮珠河,北临蚂蚁河,西以干渠及天台总干渠为界,渠首位于灌区最南部的东亮珠河上,加信灌区总控制面积7 987 hm2,其中耕地5 533 hm2, 设计水田面积4 800 hm2,现有水田面积3 600 hm2。加信灌区始建于1938年,是一处老灌区,当时只有加信渠首和东、西2条总干渠,1958年后逐步形成加信、天台两个渠首,天台、东、西3条总干渠。灌区现有小型补水水库5座,灌溉支渠24条,三条干渠长44.01km,24条支渠长86km,斗渠长68km。

3 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根据《全国水利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和2012年规划》的要求,针对加信灌区的实际情况,本次加信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的指导思想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平台公用,资源共享,急用先建,务求实效。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遵循实用性、先进性、经济性、可扩充性兼顾的原则。

加信灌区信息化规划根据加信灌区的实际出发,对灌区信息化整体规划、设计;根据灌区的建设程度,分布实施;从而最终实现整个灌区的信息化,带动延寿县水务管理的整体信息化步伐。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根据规划拟建成加信灌区的中心站建设、水雨情自动化测报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可视图像监控系统、基础数据库及系统应用软件以及覆盖全灌区的地理信息系统[1]。

水雨情自动化测报系统,是整个灌区内最根本的业务需求,它将实现对灌区内各主要干、支渠的流量进行监测;对灌区内干、支渠的进水闸门的开启进行监控,以达到对灌区内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网络通讯系统,是整个信息化建设的传输枢纽,灌区内水情各监控站的数据及视频图像的数据的应用都将通过网络通讯来实现。无线网络的建设还提供了语音和数据传输业务的网络构建,使之具备了基于IP的语音电话传输和联络业务,这将有效提高业务通讯和管理的能力。

在建设上述系统的同时将建设覆盖加信灌区的地理信息系统,直观地展示各个监测点的水情、雨情、闸位开度、工情等各类信息,以提高加信管理处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

可视图像监控系统的建设实现对渠首及主要分水闸的可视监控,能够在汛期及用水期对闸门及其周边进行实时的监视、观测,通过可视和直观的信息掌握所监控区域内所需的信息,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直观快捷的决策信息[2]。

4 主要建设内容

灌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延寿县水务局为了今后科学有序的进行加信灌区水利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提出了今后加信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建设目标、建设项目、建设计划、投入的资金等都要有一个完整、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加信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范围为加信灌区区域内加信东干、西干、天台干渠及其所属的各个支渠,以及一个加信管理站中心站的建设。方案实施期2016年到2018年底。

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加信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必要性、需求分析、规划目标、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平台、业务应用系统等。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与处理等系统。应用服务平台包括应用服务和资源管理的软、硬件平台及网络通信。

加信灌区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内容及目标具体由以下6部分组成:中心站及配套系统建设、数据库及应用软件系统建设、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无线网络通讯系统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及配套设施部分建设。

5 预期效益

加信灌区水利信息化对灌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是综合的。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防汛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水利信息化不但能产生经济效益,更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5.1水利信息化技术实施过程的效益

由于加信渠首闸门前、干渠、支渠、斗渠、配水点、入水口等所有的出水、取水口都安装有水位和流量信息的自动监测设备,所以无论哪个单位用水、用多少水,在加信灌区中心站内都能够一目了然,另外可以严格按照日供水量进行供水。因此,加信灌区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完成后,既防止了偷水现象的发生,也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这样就能够不但提高了灌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增加了政府水资源费的收入。

5.2水利信息化改善了行业管理

信息化在行业管理和对国民经济推动作用层面的效益主要表现在:通过有效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对业务认识的深化,使水利事件的预见期得到延长,预报的准确性得到提高。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2个方面。

5.3水利信息化社会效益

人类的活动不能离开水的利用,本规划的实施除了有明显经济效益,更重要地体现在加信灌区水利信息化进程中所能发挥的社会效益。由于水利工作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特性,水利信息化规划的实施也将以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公益性服务为主。

加信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充分利用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加信灌区的管理,按规划实施后,它是实现加信灌区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工程的建设实施完成,将极大地提高加信防洪、水资源开发、水土保持、政务办公等方面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加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实现加信灌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信息化观念正确、方法得当、体制合理,加信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就能够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信息产业自然而然就会蓬勃发展。

[1]黑龙江省农田水利管理总站.灌区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J].水利天地,2013(07):12-14.

[2]周亚平,李欣苓,李晓辉,张志松.浅析我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J].水利水文自动化,2007(03):1-7.

1007-7596(2016)07-0157-02

2016-05-26

乔小天(1984-),男,黑龙江延寿人,助理工程师。

S274

B

猜你喜欢
支渠干渠水利
东支渠灌区存在问题调查及治理措施浅析
吐鲁番市景观用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不同渠道衬砌型式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安阳市灌区支斗渠管道化改造可行性分析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