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凯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张小惠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段振勇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
向管理要效益,突破精细化产能
张小凯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张小惠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段振勇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
目前各大油田越来越注重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通过本篇论文可以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向你介绍了生产中如何向管理要效益,突破精细化产能。
经营管理理念 精细开发 沉积微相 水驱油 注采调整 滚动勘探开发 六表四图一曲线
总体开发思路:坚定不移执行油藏经营管理理念,以精细开发、效益开发为主线,精细油藏研究、开发调整、注采管理,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加大沉积微相研究和应用,依靠工艺技术集成配套,不断创新挖潜手段,增加拿油井点、提升单井产能,实现油藏的精细注采调整和剩余油的精细挖潜,提高油藏经营管理水平。
(一)加快产能建设和滚动勘探开发工作。部署思路:一是细化老区构造和小层沉积微相研究,在井网不完善的区域进行局部井点更新、侧钻,挖潜剩余油;二是利用非常规技术动用难动用储量,实现储量接替。
(二)拓宽思路,创新挖潜手段,提升科技增油能力。2016年面对日益恶化的井况、挖潜难度不断增大的现状,全体工作人员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解放思想、科学管理,不断深化地质研究,利用工艺新技术,精细注采管理,夯实稳产基础,不断提升油气产量。
1.加大油井储层复合解堵应用,提高油井产能。统计2016年以来作业井发现16口井存在结垢现象,在分析2015年储层解堵应用效果的基础上,2016年加大复合解堵技术的应用,解除储层近井地带的污染,提高渗透率,增加油井产能。首先针对结垢井实施酸化解堵;其次对注采井组长期不见效的油井实施酸化引效;再次对累积产油量高的天然能量井实施储层解堵试验。
2.加大径向水平井应用、实现开发新突破。径向水平井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注采井距过小以及压裂裂缝与注水方向不匹配的问题,也可以代替侧钻、分支井和水平井的部分功能,可以大大节省占地、钻井及地面采油工程设施的投入。具有施工周期短、费用低、污染小的特点。
3.加大层内调驱力度,实现层内挖潜再提升。构造相对封闭的条带;受非均质性影响较大的储层;水下分流河道发育较小的区域。
4.加大停产井大修力度,增加拿油井点。强化停产井研究,分析历次作业过程,剖析停产原因;还原注采历史,逐小层分析潜力,结合目前现状,恢复老区注采井网。在井网损坏区主要通过大修、侧钻恢复构造高部位井损区主力层注采井网,提高主力层采收率。
(三)不断加强基层研究,精细老区调整。加强地质基础研究,重新建立“六表四图一曲线”分析模板(完善作业总结、井史台账、井况台账、小层产量劈分表、完善吸水剖面台账、产出剖面台账、历史见效台账、油水物性台账;构造井位图、小层平面图、水淹状况图、沉积相图;绘制完善注采曲线)。老区重新认识剩余油潜力,分单元制定开发思路。
1.精细地质基础研究,老区产能接替稳步推进。2016年实施新井3口,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液41.6吨,日产油26.2吨。累产油2382吨;与去年同期对比,井数减少8井次,产量减少了5962吨,效果远差于去年。主要原因是新井投产少,产量增产幅度小。
2.精细注水结构调整,夯实稳产基础。强化注水管理,提升有效注水,以水促油,多项并举,提升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1)、在新井部署完善的基础上,逐步配套完善注采井网,提高区块注水开发潜力,培养见效井组,保持区块的长期高产稳产。(2)、深入地质基础研究,寻找构造相对简单、相控剩余油较富集的区域,通过整体部署,优选论证,逐步实施,利用河道内油井转注、水井补孔等措施,超前注水,有计划地形成了下步产量接替区。
3.精细层间调整,改善注水开发效果。遵循“从油藏着眼、从单井入手、以井组为单元、细化到小层”的程序,通过对油层物性、水驱状况、注采状况的综合分析,找准主要潜力层,进行井组层间精细调整。通过实施水井分注、封堵、调驱等措施,压缩井段,减小层数,实现挖潜对象到最小自然段、单砂体。达到了低效井组层间精细注采调整的目的。
4.丰富挖潜手段,提高措施产量。按照“先实施水井措施,补充地层能量,后挖潜油井潜力”的原则,依靠水井培养措施,改善措施结构,提高措施的有效率。首先措施优选以水井为中心,在能量充足区域,通过一类层补孔、差异相带以及二类层压裂引效等措施,提高单井增油量。其次充分引进工艺新技术,利用径向水平井、油井储层复合解堵、水井调驱等手段,提升工艺增油能力。第三对培养的停产井见效井组,每月定期收油、捞油验证效果,见效后再下泵利用,提高措施有效率,减少成本投入。
5.落实四级动态分析,注采调配常态化。(1)“单井承包”提升员工管井水平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员的能动性。全面开展“视井如子,视站为家”单井承包活动,将重点井管理、长寿井培养和“比学赶帮超”活动有机结合,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管井的积极性。
(2)加强待见效井组培养,实施三级承包体系实行领导干部、班组长三级承包体系,对2015年培养的20个注水待见效井组全部承包到人,每季度对干部进行排名考核。
(3)落实调配制度,精细动态调配,控制含水上升建立注采调配管理体系,成立以领导为组长的管理小组,注采见效井组全部承包到人,通过准确录取资料、及时跟踪分析、积极动态调配,稳定和延长已见效井组的见效周期。
原油产量下降幅度大,地质开发工作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①新井投产井数少;②投产的新井钻遇储层少,单层厚度小,无法注采完善,产量增产幅度小;③高产见效井组数量减少,累增油量减少,见效无水采油期短。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补孔措施向二三类层转移,特别是文79断块区层间差异大,补孔增油效果差,有效率降低。种种原因导致,油井产量下降,原油接替困难,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部署,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向管理要效益,突破精细化产能。深入地下,让油井重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