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 辽宁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深化改革之我见
宋瑞 辽宁大学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事业起步较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已经远远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处于明显脱节的状态。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是建立在公民整体意识和素质提高的基础之上的,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长治久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站在民族兴旺和社会进步的高度,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转型,朝着公民教育、民族振兴的方向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转型
随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改革和转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实践的需要,与社会转型共同进行,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并行性。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随着现代化脚步的加快,社会经济和社会实践都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发生了新变化,因此它们之间的实践关系也开始转型,这标志着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会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又会带来哪些机遇和风险,是现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现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考验。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紧密。现代社会的多样化发展,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打破传统类型的束缚,向现代教育类型发生转变,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是建立在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上,是改革开放向前推进的必然结果。互联网络的普及和西方文化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理论灌输的教育方法显然已经与现代社会相脱节,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教育目标,还是教育的内容,或者是教育功能方面都亟待变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势在必行。
(一)被动式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性公民教育的转型
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主体性公民教育,这是由公民的本质所决定的。公民是一个国家的主体,也是公民赋予了国家的主权,因此公民是权利的所有人,也是义务的承担者。国家富强离不开公民整体的素质和责任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秉持着理论灌输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忽视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注重单方面的强制灌输而弱化了教育对象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传统的教育方式让教育对象学会了一味的接受和服从,却不能学会自己的思考、去判断、去探索、去解决,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往往是现代社会公民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由此可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缺陷存在,是一种单向的、被动的教育和灌输,是限于教育一方对受教育一方强制性的道德灌输和教育,与现代社会要求的自主创新,素质教育不相适应。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公民的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就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变被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性的公民教育。采取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倡导教育对象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判断的能力,为全民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义务性思想政治教育向权利与义务共存的公民教育转型
任何一个公民都对国家和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将强调个人义务作为主体思想,忽视了个人应享受的社会权利。公民是构成社会的主体,公民对于社会不仅仅是责任和义务的承担着,同时也是社会权利的享有者,这是由社会本质决定的。公民社会强调的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也是社会构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正是由于权利与义务的共同存在,使得公民在社会的地位得到保障,社会得以稳定发展。公民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责任和义务是双向的,是互利共赢的,涵盖了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模式,认清公民的地位和作用,将原本纯粹的义务性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转变,以此为前提构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走科学化、规范化、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三)以国家为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以人为本的公民教育的转型
现代社会对于公民的教育,其目标在于提高公民整体素养,从而提高民族素养,构建健康和谐社会。从这一角度来说,公民教育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社会发展对于公民素质的要求,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社会,以人为本。有学者认为,公民教育必须结合社会发展如生活现实的需要,与实际要求结合起来才能学有所用,才能对解决社会各方面的问题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教育是无意义的。传统的本位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的目标立足于国家和集体的宏观利益,对教育对象的个性需求和独立人格予以忽视,这是不科学的,不仅对受教育者个性的成长和素养的提高缺乏有力的促进作用,也会造成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教育是为发展服务,而以人为本的公民教育强调的是现实社会与教育对象个体之间的紧密相连,共同成长,具有实际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现代社会经济新居民,着眼于社会未来发展,强调的是观念上的创新、思想上的进步、新体系的构建。作为了一个历史相对久远的学科,如今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作为了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而受到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关注。面对新时代、新格局,对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重新加以定位。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需要在遵循学科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总结过往经验教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面向学科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效用和价值。
[1]孙立平.我国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J],企业文化,2015.
[2]孙其昂.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