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泽华 周晓睿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
探秘深海文化
赵泽华 周晓睿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向海洋要资源、要增长、要空间、要环境、要财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海兴国强民富,海衰国弱民穷”。因此,人们需要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让海洋更好地造福人类。
海洋;文化;生物
一直以来,海洋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唯美的画面、神秘的海底,关于未知,人类总是充满了深深的好奇。随着海洋的不断开发,人们开始渐渐认识一些浅海的事物,也开始有很多的科普知识给大家讲述关于海洋的各种神奇,但是到目前未知,人类对于海洋的认知,基本上还停留在浅海层次,在深深的海洋底部,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未知和神奇呢?
提到海洋,我们首先不可避免的会想到海里的各种生物,那么深海中到底会有些什么样的生物呢?试想一下,在没有阳光,没有空气并且超强压力的深海里真的会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吗?曾被认为是不毛之地的深海底其实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聚集地。深海是地球上条件最为恶劣的栖息地--寒冷、漆黑、缺少氧气、压力超常,然而,这里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聚集地。深海中众多构造奇特的生物向我们展示了深海世界的玄机和奥妙。
哪里有适宜生命的环境条件(哪怕条件恶劣),哪里就有生命。事实证明,即使在大洋比2500m还深的深处,只要有适宜的温度,就会造化出生命。
在2500m的深海之中,生命正在以如下方式演绎:
在深海底,如烟温泉从地缝中不断喷涌而出,由地热温度造化,产生氧、甲烷、碳、氮等,由海水、矿物质及喷涌出的化学物质共同化学反应,造化生命的基本物质,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碱基、糖类……——这些物质,也有部分来自海面。海底温泉不断涌动,使生命的基本物质(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碱基、糖类等等)基因单分子在水中随机缘组合编码生命的DNA基因链,造化出管状蠕虫、巨蛤、贝类、盲蟹、龙虾等等一系列生物。这些生物以海底温泉为中心生存繁殖,在深海底有温泉的地方建立一个个洋底荒漠之中的“生物之城”。
深海底受食物匮乏的限制,所以这里只有小生物。即使深海底或许曾造化出大型生物基因,也会因缺食物而夭亡。食物充足与否,也直接控制着生命。在比2500m更深的深海中,不见有吨量级的大型生物存在。
大洋底深海荒漠之生命兴衰繁盛消亡,取决于温度。当深海温泉消逝,生命随之殒灭。当深海底别处一旦有新的地热温泉喷涌而出,不久这里便会造化演变出生命。
即使在深深海底伸手看不见手掌的墨黑“地狱”,地球也会顽强造化出生命。
当然,除了生物,关于神秘的深海世界,宝藏是不可不提的话题。
深海宝藏多得没法数,海底除了矿藏以及各种能源外,还有实实在在的金银财宝。在幽深的海底,为什么会有比人们想象还要多的财宝呢?这是因为,在历史上,每隔29h就有一艘船只葬身大海。
在16世纪,每100艘从美洲殖民地运往西班牙去的金银船只中,就有45艘被海盗和风暴击沉到了海底。直到19世纪初,被海盗和风暴击沉的货船仍达30~40%。每一艘沉船几乎多多少少都带有一笔财宝。
自1498年哥伦布第三次横渡大西洋时到达这里以来,被风暴和海盗击沉的各种满载金银珠宝的船只少说也数以千计。除加勒比海外,南非的好望角海底里也沉睡着数百艘各种沉船,其中大多数都是当年荷兰人运载财宝的船舶。黄海、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巴斯海峡、智利、秘鲁、委内瑞拉和巴西的沿海,以及西班牙、英国和美国南部的沿岸,也都是沉船较集中的海域。
相对于国外的沉船满载金银而言,中国的沉船则装载着更多瓷器,2007年,在广东曾经进行了一次世纪沉船打捞,出水了大批的明代瓷器。据专家研究,南海附近的沉船绝不仅限于一个朝代几条船,根据相关水下考古专家的估计,南海附近的沉船绝对不少于2000艘。
相对于国外的沉船,中国沉船的价值更大,同体积的黄金和瓷器相比,显然是瓷器的价值更大,加上中国自古便有着极高的造船工艺,其装载量也是让国外的船只望尘莫及,因此,中国的南海底下实实在在的是一处深海宝藏。
向海洋要资源、要增长、要空间、要环境、要财富,我们还是期待我们的专家们给我们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惊喜。
周晓睿,助理工程师,学士,供职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经济研究中心。
P71
A
1004-7344(2016)03-0289-01
2016-1-10
赵泽华,高级工程师,硕士,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