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国,郭 娟
(1.林州市畜牧兽医管理局,河南 林州 456550;2.林州市中农颖泰生物肽有限公司)
探讨养殖场免疫程序的合理制定
马振国1,郭 娟2
(1.林州市畜牧兽医管理局,河南 林州 456550;2.林州市中农颖泰生物肽有限公司)
长期以来,动物疫病一直是影响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动物发病死亡造成的直接损失不可估量,虽然造成这种损失的原因很多,涉及药物、疫苗、管理等诸多因素,但是免疫失败或缺乏免疫保护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现就养殖场如何科学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谈几点看法:
1.1 免疫优先次序安排
一是在现代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根据动物的生理和免疫特性以及传染性疾病的发病规律,最适于免疫接种的时间段是有限的,称之为免疫特定时间。这种限制对于仔猪尤其严格,一般认为0~65日龄是最为有效的免疫时间;而且通常要在7~45日龄之间完成所有的基础免疫,这就更加限制了免疫特定时间的范围;但种猪的免疫特定时间相对比较宽松。二是养殖场通常需要接种多种疫苗,半数以上疫苗需要加强免疫1~2次,因而导致狭小的免疫特定时间段非常拥挤,有的猪场甚至缩短免疫间隔,以安排更多的接种次数。这样的后果往往是按照厂家说明,认真免疫了猪瘟疫苗,还是有猪瘟流行。因此,如何合理选择疫苗和安排疫苗的免疫次序,显得非常重要。
1.2 免疫抑制因素存在
只有健康的猪才能针对疫苗产生最佳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当前许多猪场都存在多种免疫抑制性因素,包括免疫抑制性病原的感染,兽药残留蓄积以及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等,都能导致生猪免疫功能被抑制和破坏。
1.3 疫苗之间相互干扰
通常在使用两种以上弱毒苗时,应相隔适当的时间,以免因免疫间隔太短,导致前一种疫苗影响后一种疫苗的免疫效果。病毒之间的相互干扰,可能因先接种病毒诱导产生的干扰素,抑制了后接种的病毒。因此,免疫过于频繁,致使免疫间隔过短,会发生免疫效果低下,导致免疫失败。
1.4 免疫与诱发疾病
一是疫苗可直接引起猪只不同程度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精神沉郁等应激反应。此外,注射、抓猪本身也会造成应激。这类应激无疑会损害猪的健康,如果能减少非必需的接种即可减少猪的应激反应。二是有些疫苗佐剂能激发某些疾病。
1.5 免疫需要营养物质
无论是免疫中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还是细胞反应中的白细胞数增加,均需消耗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与能量。接种疫苗种类越多,所消耗的营养物质越多,因此,在猪群有限的免疫空间里,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减少接种不必要的疫苗,降低免疫反应所消耗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猪的生长与繁殖。
为使动物机体获得稳定的免疫力,选用适当的疫(菌)苗,安排在适当的时间给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是当前养殖场控制动物疫病的唯一出路。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应根据当地疫病的流行特点及规律、动物的年龄和用途、幼龄动物的母源抗体水平以及疫(菌)苗的种类、性质和接种途径等具体情况,制定养殖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2.1 动物免疫接种的目的
一是提高动物抗病能力,减少病原感染动物群,阻断病原在场内循环传播。二是通过提高母猪体内的母源抗体来保护仔猪。三是在疫病发生早期,紧急大量接种相对应的疫苗,可以让动物在短期内产生较高抗体,以防止疫病在动物群中传播,达到迅速控制疫病的目的。
2.2 免疫所需疫苗的选择
在生猪疫病防控过程中,可根据生猪疫病爆发期、散发期、扑灭期等不同过程选择使用不同的疫苗。一般来说,疾病爆发期,选用能迅速刺激猪只免疫力提升最快的疫苗,以达快速防疫的效果,这时活苗比灭活苗好,水性佐剂比油质佐剂优;疾病如果在散发期,选用保护时间长的疫苗,此时尽量选择活苗或油质佐剂的灭活苗较佳;而在进行扑灭期时,选用标示疫苗和没有散毒危险的疫苗。活疫苗(冻干疫苗)优点是常在-15℃以下保存,产生的免疫力强,用量少,产生免疫力快。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毒性高,安全性差。有些疫苗使用后会出现免疫后的猪给没有免疫的猪传播该病的散毒情况发生。灭活疫苗(油佐剂疫苗)2~8℃保存,禁止冻结,同活疫苗正好相反,安全没有散毒的危险,同时受原有抗体特别是母源抗体的影响较小,大群使用产生的免疫水平比较整齐。缺点是产生的免疫力低而且需要的时间长,疫苗价格高。
2.3 做好种猪群的免疫
改善种猪的免疫水平,减少甚至避免隐性感染,提高母源抗体水平,是释放仔猪免疫空间的重要手段。很多猪场被迫在仔猪断奶前打各种疫苗,是因为其猪群母源抗体偏低,对哺乳仔猪保护力不够,被迫对产房里的仔猪进行多种疫苗接种,而造成严重的免疫应激。如果母猪伪狂犬病、口蹄疫等疫苗免疫做得好,母源抗体水平很高,仔猪在45日龄前受到充分保护,仔猪就无需在产房接种这两种疫苗。
2.4 病毒疫苗优先免疫
到目前为止,对于病毒仍然没有任何特效药物,猪只抵抗病毒的感染最有效手段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病毒性病原的特异性免疫,即疫苗接种,是猪场控制病毒性疾病最为有效的办法。另外,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等病原本身可侵害肺部组织,引发严重的肺部病变,再加上继发的细菌感染,危害非常之大。因此,建议优先接种病毒性疫苗。
2.5 合理选择细菌性疫苗
细菌性疾病的感染十分复杂,一些病原细菌的流行血清型十分复杂,然而不同血清型疫苗的交叉保护并不理想。因此在选择细菌性疫苗时,必须充分了解本场、本地区的疾病流行以及相关病原细菌血清型的流行情况,尽量做到不接种无效的细菌疫苗。
2.6 药物保健控制细菌感染
控制细菌感染的药物在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品种也很多。对于猪场常见细菌性病原而言,都可以找到合适的药物进行控制。猪场只要针对本场猪群常发生的细菌性疾病种类,选择质量好、敏感性高的药物,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通常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3.1 动物自身对免疫程序的影响
动物的品种、年龄、营养、体质等因素,都会对动物的免疫产生影响。如果对动物的饲养管理不善,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过低,动物机体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畜禽的免疫功能不健全或者是畜禽具有免疫抑制性的疾病,都会导致动物机体不能对疫苗产生免疫性的应答,使免疫失败。
3.2 药物对免疫程序的影响
药物的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动物在接受免疫后抗体的保护率低,如果动物在接种疫苗前后的1 w内,使用了药物和添加剂,如抗生素等;或一些畜禽在接种疫苗之后出现高烧、少食或停食等正常反应,若是养殖户不懂这些常识而擅自给畜禽服用药物;紧急免疫的时候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防治,或在注射疫苗的同时动物饮用消毒水,都会影响动物免疫后抗体的产生。
3.3 人为操作对免疫程序的影响
疫苗的保存和运输不当;免疫的接种操作不当;免疫注射的剂量不准确;在对疫苗进行稀释时,稀释剂的选用不当;缺乏无菌操作的基本观念,或者随意改变接种的途径、方式;此外,在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的时候,对畜禽群的追赶,都能抑制动物机体的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影响到免疫效果。
3.4 母源抗体水平对免疫程序的影响
母源抗体是幼龄动物经血液循环或初乳等途径由母体获得的对某些疾病的抵抗能力,该抗体一方面能使动物避免一些疫病的侵袭,另一方面也会给疫苗接种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弱毒活疫苗。如果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接种,会有大量的接种疫苗被母源抗体中和而减少抗原的有效量,从而降低针对该病原的抗体水平;但是如果母源抗体过低时才开始接种疫苗又会有一段时间内抗体水平较低,形成所谓的“空白期”,因此接种时间最好依据免疫监测结果确定。了解动物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选择最佳的接种时间对提高动物免疫力有重要的意义。
3.5 疫(菌)苗种类对免疫程序的影响
许多传染病病原存在若干种不同的毒株或血清型,因此针对同一种疫病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有些病毒或细菌会发生变异,出现超强毒株或新血清型,或现场毒株具有很高的毒力,这时就应该有针对性地调整免疫程序,选择合适的疫(菌)苗进行接种才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3.6 多种疫苗或多次免疫时间对免疫程序的影响
如果同一时间需要接种两种以上疫苗时,或同一类疫苗需要多次接种时,要考虑疫苗之间或多次接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只有疫苗间在引起免疫反应时互不干扰或有相互促进作用时,才能同时接种。如果互相间有抑制作用,则不能同时使用,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4.1 加强免疫前后的免疫监测
免疫监测一般是采用免疫学方法测定免疫动物群血清抗体的平均滴度,比较接种前后滴度升高的幅度及其持续时间来评价动物的保护力或疫苗的免疫效果。如果接种后的平均抗体滴度比接种前升高4倍以上,即认为免疫效果良好;如果小于4倍,则认为免疫效果不佳或需要重新进行免疫接种。此外,通过免疫监测结果还可以评价疫苗的选择是否合理、免疫时机的选择是否合适、接种剂量是否准确等。在免疫的同时选择良好的监测手段,建立和执行可行的免疫监测程序,来优化免疫程序并确保免疫效果,才能最终达到控制疫病的目的。
4.2 加强免疫后的管理工作
接种疫(菌)苗后,要加强对动物的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对动物的影响。弱毒苗以及灭活苗的使用,对动物来说也是一个弱的应激,而接种疫(菌)苗后一般要经过约1~2 w的时间机体才能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因此这期间需要做好更为细致的管理工作,切不能认为用了疫苗即完事,可以适当在动物饲料中补充一些诸如VC之类增强体质的营养物质,在饮水中加入抗应激类药品,减少冷热、拥挤、潮湿、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大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机体顺利地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4.3 疫苗接种反应的治疗方法
在注射疫苗时,由于疫苗质量、操作不当或个体体质差异等多种原因,在接种疫苗后个别动物会出现轻度精神萎靡或不安、食欲减少和体温稍高等不良反应,一般这种症状可自行减轻或消失。如果出现气喘、呼吸加快、眼结膜充血、发抖、皮肤发紫、口吐白沫、时常排粪、后肢不稳或倒地抽搐等急性反应或过敏反应,此时应尽快使用盐酸异丙嗪、地塞米松磷酸钠、盐酸肾上腺素、盐酸苯海拉明、扑尔敏等药物来缓解或消除过敏症状。若体温超过40℃可用复方氨基比林;若心脏衰竭、皮肤发绀可注射安钠咖,并注意保温、通风和给予充足干净的饮水。
总之,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多种因素都可能对该过程产生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尽力降低或避免对免疫应答过程的不利影响,积极探索能够促进和加强动物免疫应答反应的条件,制定科学合理适宜本场的免疫程序,对于养殖场控制动物疫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S851.33
1004-5090(2016)12-0029-03
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