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二飞 指导 万 强
(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710000)
从脾胃伏火论口苦
罗二飞 指导 万 强*
(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710000)
脾胃伏火论来源及医家对脾胃伏火的认识,老师认为的脾胃伏火为虚火、食火及其病因病机。传统观点认为的口苦为肝胆热引发,老师认为脾胃伏火导致口苦,其病因病机及用药治疗、临床医案。
脾胃伏火 口苦 病因病机 临床医案
“脾胃伏火”理论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与《小儿药证直诀》,前者创伏火之名[2], 后者创治伏火之方,如泻黄散[1]。《医方考》云 : “脾家伏火, 唇口干燥者,泻黄散主之[3]。”其含义与今所言“脾胃伏火”基本一致。谈到伏火,典型的代表有,金元时代李东恒认为:脾胃虚弱 ,升降失常 ,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郁伏中焦 ,“伏火”产生,运用甘温除热法[2]。清代郑钦安认为:伏火为脾土之虚致使元阳外越产生虚火,虚火即为伏火、阴火,故提出补土伏火法[4]。
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伏火即为虚火、食火,脾易虚寒而胃易实热,饮食失节或外感六淫、情志不畅,伤及脾胃,脾胃虚弱,故脾胃不健,运化无权,升降转枢失利,则脾之清阳不升,郁伏于内而生脾火; 脾不升清而致胃气不降,则胃火内生,火郁伏于脾胃,谓之“脾胃伏火”。饮食不慎引发的脾胃伏火居多,饮食因素中多以嗜食辛辣、酒肉肥甘为主。《内经》云“少火生气”、“壮火食气”。若脾胃素健,则饮食化为气血、津液以营养周身;若脾胃不健,脾不运化,胃不降浊,中焦气机失利,久郁生热,又遇饮食不节而成食火证;脾胃虚弱,湿邪内生,食火内郁日久,结而为痰饮,故成“伏火”。“伏火”致病以慢性迁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为特点。
传统观点认为,口苦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指出了胆热、肝热是形成口苦的主要病因,胆汁上溢是口苦形成的主要病机,后世医家遵《内经 》之旨 , 在论及口苦时多从热论治,多认为口苦为肝胆犯胃,故多以清肝利胆之法,历代医家惯用龙胆泻肝汤化裁以治疗口苦。而老师认为口苦是由于脾胃运化失常引发虚火上浮,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脾胃浊气上泛于口而成。故多用半夏泻心汤以复其脾升胃降之机,使脾胃正常运化,中焦气机调畅,进一步宣散伏火,达到虚火潜,浊气降之效。即脾胃达火自敛,脾升胃降浊自除。临床上脾胃伏火多见于口干、口苦、口臭、复发性口疮、唇疮、小儿消化不良、口中多涎等病症。而脾胃伏火引起的口苦 , 或口苦而淡 , 或口渴而不思饮食,或渴亦不多饮,或口苦而咸涩多涎,或口多清水。其舌苔多见白滑、微白腻 , 或白腻罩灰黄色,舌质偏淡或淡白胖嫩边多齿痕 。
老师强调由伏火引发的口苦,在治疗时切忌大剂苦寒清解,而宜升散宣泄,所谓“火郁发之”,在调畅中焦脾升胃降气机的前提下多采用轻清上扬之品以散伏火,脾胃伏火重在升散脾胃气机,促进饮食运化,保证腑气通畅。食化便通则无形之伏火无以寓藏。治伏火不求速效、迅速控制症状而重在消除伏火积热,防止复发。药多用防风、升麻、葛根、连翘、金银花、淡竹叶等。很少单独使用黄连、栀子、大黄、石膏等苦寒直折或攻下之品。“伏火”本属无形,但常常和有形之邪相合。与食相合者当配麦芽、莱菔子、鸡内金; 与痰相合者当配半夏、贝母、瓜蒌;与血相合者当配桃仁、川芎;与大便互结者当配大黄、火麻仁、肉苁蓉;与水饮互结者当配茯苓、薏苡仁等;还可加牛膝、肉桂引火归元。如若多种病邪相互兼夹,则又当多种药物相互配伍。
医案:
患者姜某,女,50岁,口苦2 年。 2015年08月16日初诊:患者形体丰腴,口苦2年,时轻时重,饮食不慎即明显,伴口干,时有胃脘痞闷不适,食纳差,晨起即感口中黏腻不爽,大便质黏,舌淡,苔腻,脉沉细。中医诊断:口苦。病机:脾虚失运、虚火上犯。治则:健脾胃、清伏火。处方:半夏泻心汤化裁。药物组成:黄连6g,干姜6g,黄芩10g,姜半夏10g,太子参15g,枳实15g,厚朴10g,瓦楞子15g,连翘10g,防风10g,木香10g,茯苓15g,莱菔子10g, 7剂,水煎分服,1 剂 /d。2015年08月23日,二诊:口苦减轻三分,口干、口中黏腻、大便质黏减轻五分,纳差减轻三分胃脘痞闷不适消失,加金银花10g,淡竹叶10g,葛根10g,牛膝10g。2015年08月30日,口苦减轻八分,其余无不适,上方巩固。
按:本案患者形体丰腴,口苦时轻时重,饮食不慎即明显,考虑患者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津液无法上乘,胃火无以下降,口干口苦,当为脾胃有伏火,脾开窍于口,伏火上蒸于口,则口苦、口干;脾湿日久多为痰,故晨起即感口中黏腻不爽,大便质黏,脾胃腐熟功能下降,即纳差;舌淡,苔腻,脉细数为脾虚失运、虚火上犯之象;无烦躁、大便秘结、舌红脉数等症,知非实火。老师以半夏泻心汤化裁治之。方中黄连配干姜辛开苦降,清胃火暖脾土,大寒大热相佐制,黄芩配半夏以清热化痰,莱菔子、瓦楞子消食化痰,枳实、厚朴消痞除满,使胃肠气机通降下行以降浊阴,连翘,既散结以助消积,又清解食积所生之热。正如王旭高云:“盖脾胃伏火,宜徐而泻却,非比实火当急泻也。”即为伏火,当发之,用防风取其发散之功,可升清胜湿,木香、茯苓醒脾化湿,行气化湿,湿化痰自消,既可振奋脾气,又可助防风升散脾胃伏火,太子参、甘草健脾气、调和诸药,二诊,在一诊基础上,脾胃运化功能逐渐恢复,加金银花、淡竹叶轻清上扬之品以宣散伏火,用牛膝引火归元走下焦。脾胃伏火慢性迁延,故服上方巩固治疗。
体会
老师认为学习中医,要根据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推陈致新,切莫局限于惯性思维。口苦,不再限于肝胆热,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多饮食不节,疏于运动,脾胃运化功能逐渐下降,没有单纯的寒热虚实,常多虚实、寒热错杂。普通人没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学习古人的经验没错,应当与时俱进。
[1]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2] 金•李杲.脾胃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 清•吴昆.医方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 张建伟.郑钦安“补土伏火”说略[J].杏林中医药.2010,30(1):85.
(2016-03-17 收稿)
* 西安市中医院·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