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丹
高校就业教育过程共管教学模式探索
张丹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本文对政校企协同模式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就目前政校企协同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寻求一种有效协调政校企三方在职业指导课“过程共管”中相互配合、无缝衔接的新途径,以达到产学研相结合,发挥出政府服务的决策力,高校专业化水平优势及企业市场开拓力,打造协同发展新平台。
政校企协同合作;职业指导课;过程共管
企业招工难、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冲突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紧密结合的政校企协同模式在职业指导课的“过程共管”是政府、高校及企业三方创新合作发展的新途径,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打造从专业选择到教育培养再到就业创业的一条龙人才输送服务体系。
1.1 高校与政府战略合作
《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提升高校特色办学,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己任,将教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全方位有效服务体系,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教育发展战略。高校与政府战略合作,依靠高校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展课题研究,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为政府提供智力支持。高校利用教育优势积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提高所在地区居民文化素质和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扩大再就业[1]。同时,政府在行政方面给予高校开展课题研究充分的资源支持,在高校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为其提供科研信息、项目资料、争取科研经费等便利。
1.2 高校与企业战略合作
目高校在校企协同模式下,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及社会发展功能性人才需求,开设对口专业,因材施教,采用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手段,本着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社会培养服务型人才的教学宗旨,赢得社会及企业对高校人才的认可。同时,企业主动与高校形成产业、人才的对接,利用高校资源优势为企业发展创建先决条件。校企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人才的供输关系,应更加深层次的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以项目为导向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实习、实训基地,利用高校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拓展企业市场,凝聚企业技术核心力。
2.1 政府主导作用薄弱
国家对深化校企合作,开展高校特色办学,推动高校人才岗位就业落实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思想,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各级政府关于政策的落实和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与监督作用仍缺乏力度,政校企合作难以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深度合作模式,由此在政校企合作成果方面进展缓慢。
2.2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对与高校合作缺乏合作的积极性,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商业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要求较高,商业数据对于企业战略发展和市场竞争非常重要,对相关设计文件和先进技术都需要严加保密。因此,企业在与高校合作期间,虽然根据合同接收高校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但是在关键技术和涉及到企业深层次内容时,往往都选择让学生回避,对于学生的企业指导只能停留在点到为止的状态,学生难以真正融入到企业真实业务操作的平台进行锻炼。这种实习实训过于形式化,学生在企业也难以得到技术提高的预期的效果。
2.3 跨领域校企合作未落实
高校在选择与企业合作中,本着专业对口企业为优选的原则进行专业对口实训。而对于跨领域、跨产业、跨行业的校企合作并没有作为校企合作方向被落实。这导致企业难以与高校人才有效对接,而高校也难以有效开展学生岗位实训人才培养。
3.1 择业指导中的“过程共管”
政校企协同模式下的职业指导课对择业指导工作的突破口在于对学生所学专业在未来的社会经济中地位和作用作出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素质的要求和学生自我认识等问题进行指导。在此过程中,政府作为平衡社会职业人才分工的管理者,在择业指导中应对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作出明确要求,诠释各职业在社会分工中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体现,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高校作为学生职业的教育机构,在择业指导中应让学生认识专业、了解专业所对口职业,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向往,并通过综合评价给予学生专业选择的建议,辅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学习方向。企业作为学生毕业就业的人才主要输入对接单位,在择业指导中,应明确所需人才综合职业素质要求,并做出职业未来的发展规划解释,明确学生学习目标,让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通过学习满足企业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2]。
3.2 创业指导中的“过程共管”
为结合现代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充分给予政策支持,减免税收、担保贷款及建立创业融资平台等方式全力支持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愿意创业、敢于创业。高校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在创业指导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创业技能教育及挫折教育,具有创业品质,会创业、创好业。企业为学生提供创业方法和创业途径,将创业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素质要求灌输到学生心中,并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的物力、财力、人力支持。
3.3 就业指导中的“过程共管”
由政府出台就业指导政策,根据地区经济特点和就业市场情况,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分工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高校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传授学生有关就业知识和求职技巧,调整学生就业心态,使学生能够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企业作为高校毕业生的接收单位,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能力与岗位之间的匹配程度,并指导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完善,能够达到企业用人标准。
以政校企协同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指导课“过程共管”需要紧密结合经济、产业、行业确定教育类型,充分发挥三者各方资源优势形成高度战略合作关系,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在政校企合作过程中,只有政校企三方协同配合,紧密联系才能体现出职业指导课的价值,进而达到各方多赢的目的。
[1]和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01)
[2]张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长春师范高校学报.2012(05)
Probe into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course of employment education in Colleges
(F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108)
This paper of government,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ve mod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the current government,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operation study, seek for an effective coordination of government, school and enterprise in Vocational Guidance Courses "process management" in mutual cooperation, new ways of seamles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combining, play a service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power and the advantages of professional level and enterprise marketing force, build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platform.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Vocational guidance course; Process management
(责任编辑:张时玮)
F241.4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6.069
1672–7304(2016)06–0149–02
张丹(1982-),女,福建福州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