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80后”:我们的观点和立场
开栏语
2006年11月, 德国汉学家顾彬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 2009年10月,著名作家王蒙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说“中国文学处在它最好的时候”;2009年11月,著名批评家陈晓明说“今天的中国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于中国文学好或者坏的争议,在学界,甚至在民间,一直争论不休。其实,无论唱盛还是唱衰,都无法掩盖中国文学的羸弱。
中国文学羸弱的一个重要根源是浅写作。当代作家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表面化写作,没有深入到生活的肌体里头。建国后,浅写作越发肆虐,这是此后很长一个时期写作者的通病,即为时代潮流甚至是某一时期的一个口号或一种观念而进行的写作。一个作品成功了,一个题材热了,所有人都一窝蜂地跟着去写。它的本质是臆造和模仿。至上世纪80年代后,出人头地的那批作家,都是上世纪80年代得一时风气之先的那些个作家,他们依靠对西方的刻意模仿,和对本民族文化的主观臆造,在当时较为闭塞的文坛突然崛起。
“80后”作家们在这几年的成长、崛起,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浅写作的状态。正如著名批评家李敬泽所言,“80后”作家并没有为当代文学提供什么新的重要因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成长”、关于“青春”的文学书写已经形成一个庞大、丰富的谱系,“80后”的出现使这个谱系得到了延续,但迄今为止,他们并未表现出挑战和改写这个谱系的真正能力。我相信,任何一个有充分的当代文学阅读经验而又愿意去读的人都会看出:文学并没有重新开始,一批新人出现了,但其实并没有出现真正的新事。
开设此栏目的目的,就是想让“80后”批评家通对上几代较活跃的作家的研究,提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彰显这一代批评家的批评观念和美学意愿。“80后”不能总跟在上辈批评家后面,阐释他们的文学过往,而是应该建立起我们自己的美学标准,如此,方能显示我们这一代人存在的价值。
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面对文学史写作,必须对文学史负责;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老老实实对待文学的真正指标——文学性。文学性达不到,其他一切指标再强大、再离奇,都只是怪胎。当代中国乏有大作家出现,是因为作家不是面对文学史写作,不重视文学最最本质的属性——文学性。真正的写作是深写作,是个性化的写作,是对生命感恩,对美好未来向往,如雕刻一般的,有深度生命痛感的,精细文雅的写作。
——周明全,现供职于云南人民出版社,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