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

2016-03-11 13:35矗哈尔
2016年3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内蒙古

作者简介:矗哈尔(1987-),女(蒙古族),内蒙古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政策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出现了经济高增长而就业低增长的情况。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各阶段内蒙古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很小。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通过计算内蒙古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得到三次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据此提出提高内蒙古就业率的对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挖掘第三产业就业空间;扶持私营企业,鼓励创新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内蒙古

三、内蒙古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

产业部门是就业的载体,产业结构变化必然会反映在就业结构的变动上。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分工的深化、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产业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一直处在变动过程,因此也会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

1、内蒙古产业结构特征

从长期变化过程来看,内蒙古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而且各产业的变化特征也十分明显。总的来说,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32.67%下降到2013年的9.5%,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1978年的45.43%上升到2013年的53.97%,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较为缓慢,由1978年的21.9%上升到2013年的36.53%。

分开来看,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过程存在较大不同。第一产业在1997年之前产值比重下降速度减缓,基本维持在30%左右。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进入快速下降阶段,每年平均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过程较为波动。在1980年后出现下降趋势,1994年以后进入上升阶段。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轨迹是较为平滑的,1980年以后开始上升,最高时达到1987年的37.52%,其后经过几年的下降和徘徊,从1998年后又开始上升,到2003年时达到41.9%,到2013年又再次下降到36.53%。

2、内蒙古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演进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产业结构从“二、一、三”逐渐转变为“二、三、一”的结构,但就业人员方面,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一直居高不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一直属于少数。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简称就业弹性,具体来说是以经济增长(GDP)为自变量,就业量为因变量计算出来的弹性。指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时,经济增长变化一个百分比引起的就业变化的比率,即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

产业就业弹性表示某一产业就业量的变化对产值变化的灵敏度,用来反映某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即该产业的产值每变动百分之一,劳动力相应变动的百分比①。就业弹性系数为正时,数值越大,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越大,数值越小,则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越小。当就业弹性系数为负时,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为经济正增长但就业减少,此时就业弹性的绝对值越大,则这种情况越发严重;另一种是经济负增长但就业增加,该情况下就业弹性的绝对值越大则可以吸收更多的就业。

下面通过计算内蒙古1981-2013年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来探究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表1是计算得出的历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进而计算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的平均值,分别为第一产业0.24,第二产业-0.02,第三产业0.91。

这表明三次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对GDP贡献最大的第二产业提供了最少的就业机会。这种不协调性会导致产生更多的失业人口,消费水平降低,进而对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结论与对策

通过对内蒙古国民生产总值与就业的数据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却显得不那么显著。通过对内蒙古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计算,发现三次产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由高到低依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为了提高内蒙古的就业率,提出以下对策。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挖掘第三产业就业空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核心是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挖掘农业自身潜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在扩大政府投资和促进产业升级中带动就业。

在发展第三产业中吸纳就业。第三产业的高就业弹性系数,应成为促进就业的主要渠道。研究表明,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与就业量增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李文星,2012)。也就是说,第三产发展对增加社会就业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就等量资本投入来看,第三产业创造的就业岗位是重工业的两到三倍。因此,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广泛吸纳就业的突破口,在相对短缺的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中介等新兴服务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拓宽就业渠道。

2、大力发展能大量吸纳就业人员的个体和私营经济,鼓励扶持新兴产业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也一直在发生变化和改善,私有经济,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私有经济可以大量吸收劳动力,并且为社会经济增长贡献了大量的力量。未来,新兴产业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它可以缓解,甚至化解经济运行中的基本矛盾,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增强综合国际竞争力。从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路径上看,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是市场选择和政府扶持共同作用的结果。

3、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源素质

现有劳动者素质无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所出现的新的需求,很难实现就业,如此一来,人力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应专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着眼于劳动力的教育、技能等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并培养其创业精神,是所有政策中最具持续性的。(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①李刚.产业就业弹性变动规律及就业促进政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参考文献:

[1]蔡昉.为什么“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再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J].宏观经济研究,2007(1):11-14.

[2]齐义军,付桂军.产业结构视阈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失衡研究——以内蒙古为例[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3):87-94.

[3]吴雪莲.重庆市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45-48.

[4]陈桢.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8(2):90-95.

[5]王汉祥,王美萃,马占新.内蒙古地区劳动力就业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1):93-97.

[6]李文星.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J].当代财经,2012(3):14-24.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就业内蒙古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