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文献综述

2016-03-11 10:27张慧芳
2016年3期
关键词:失衡配置公平性

作者简介:张慧芳(1991-),女,汉族,河南永城市人,管理学学士,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专业:市场营销,研究方向:网络营销。

摘要:卫生资源是保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公平合理地配置卫生资源,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原因以及卫生资源配置途径三个方面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进行文献综述。对于优化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失衡

引言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卫生资源配置进行研究。自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省份相继开展市场对卫生人力需求量的预测研究。自中央及各部门制定及颁发的1997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1999年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掀起了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的高潮以来,各省市相续开展了四次全国性的卫生服务调查。国内各学者对卫生资源配置展开了大量研究,本文从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原因以及卫生资源配置途径三个方面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进行综述。

一、卫生资源配置现状

朱玲(2000)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较好东南沿海地区卫生资源过度配置,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相对匮乏。袁菁华(2004)、刘平等(2004)认为我国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严重不均。不论是卫生资源数量还是质量,城市均优于乡镇。国内学者采用多种方法分析了医疗卫生资源的筹资公平、结果公平等方面。尹冬梅(1999)采用基尼系数分析了农村内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由于受到地域、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农户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及负担能力不同,导致有些农户无法消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晓华(2004)用实地调查法分析指出均衡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有助于提高社会公平性。王庆彬(2010)指出我国城乡之间的参保缴费、财政补贴、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等医保待遇标准均有不同。谭琼和吴平(2013)利用广义指数对2005-2011年成都市城乡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距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显示城乡卫生资源差距是造成成都市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距最主要原因,其次是农村内部的差距,城镇内部的差距对总体影响最小。

二、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均,城市配置资源优于乡村,经济发达地区优于经济落后地区。导致这种现状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卫生体制机制的原因

马振江(1997)、王云岭(2005)、刘金伟(2006)等都指出,目前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最大的原因是政府历史上采取的“城市偏向”战略,这是造成城乡卫生差距的总根源。这种偏向战略使得包括卫生资源在内的公共服务以及各种福利性资源,迅速而大量地向城市聚集。李岳峰等(2009)研究发现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和政策导向是导致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重要原因。郝模(2009)进一步发现卫生资源投入方式和投入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二)政府等公共部门在医疗资源配置职能缺失

政府在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政府是卫生资源的供给者,资源供给量以及供给结构均有政府决定,因此政府等公共部门对卫生资源配置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王茵(2008)在其公共卫生支出公平与效率分析一文中指出,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公平与否,对于提高公共卫生的配置效率是有益的。徐印州等(2004)深入探讨了公共财政支出在医疗资源配置中具有正向作用。安体富(2007)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在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缺位现象。崔红华(2008)调查发现,我国公共卫生资源在卫生机构分布、卫生条件改善、卫生人力资源输送及政府财政支出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并强调,政府应承担其在公共卫生资源供给问题上的主体责任,合理布局卫生机构,改善卫生条件,增加卫生人员输送,以解决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三)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被引入到卫生领域,市场逐渐成为卫生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刘金伟,2006)。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的活动均具有逐利性(马振江,1997)。在利益的驱使下,各级卫生机构的关系开始发生着变化,由分工合作、相互配合逐渐变成相互竞争的关系。在缺少“第三方”引导和制约的情况下,卫生资源流入收益较高的城市和高端服务领域。优质的卫生资源(高水平的医务人员、先进的机器设备)大部分集中于大城市,而落后的农村地区则由于购买力不足,卫生资源及服务萎缩。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失衡有体制原因、职能部门原因也有市场化改革的因素。其本质是政治和经济的原因。如何改善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是众多学者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途径研究

第一,取消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是造成城乡二元不同管理体制的根据,取消户籍制度是制定城乡平等政策的坚韧一步。第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章也微(2005)提出要健全财政管理体制,核定各级政府财权事权,落实农村医疗卫生专项转移支付,确保农村医疗卫生经费安全。第三,健全医疗卫生保障体制。颜媛媛等(2006)提出在各地农村建立卫生保障体系时,要考虑到各地方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构建多层次的医保体系。第四,引导市场机制。甘行琼和赵继莹(2013)提出了促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措施:完善财政体制,充实基层政府财力;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城乡间政府财力的均等化。

总的来看,关于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的研究不断增加,研究宽度和深度也在提高,但是仍存在一些需要研究空白:一是尚无对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乡层面上进行配置的逻辑分析,缺少均衡配置的标准及内涵界定,有关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的指标体系也未建立,对城乡卫生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的经验借鉴的研究比较少。二是缺乏对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纳入框架内进行定量分析。三是在数据使用方面,使用典型调查数据和国家层面数据的研究较多,而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少。(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玲.从建立传染病社会医疗保险起步[J].金融研究,2003(7):16-24.

[2]袁菁华.卫生公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公共政策选择[J].卫生经济研究,2004,(6)

[3]刘平,张宜民.收入分配差距对我国卫生保健公平性的影响[J].卫生经济研究,2004,(11)

[4]尹冬梅.中国贫困农村地区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杂志,2007,(3)

[5]郝模,我国农村卫生发展的关键问题政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3.

[6]应晓华.不同收入人群家庭筹资公平性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8)

[7]王云岭,杨同卫.论影响卫生资源分配公平性的因素[J].医学与哲学杂志,2005,(7).

[8]王庆彬,姜宝法.关于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城乡整合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10,(2)

[9]李岳峰,吴明.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再认识[J].生产力研究,2009,(10)

[10]谭琼,吴平.基于GE指数法的城乡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距分析:以成都市为例[J].消费经济,2013(2)

[11]徐印州,于海峰,温海滢.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J].财政研究,2004,(5).

[12]安体富.对我国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7,(66).

[13]崔红华.公共医疗资源供给的政府缺失与改进[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2).

[14]甘行琼,赵继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证研究:以东中西三省区为例[J].财经政法资讯,2013,(4).

[15]王茵,公共卫生支出公平与效率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失衡配置公平性
一种提高TCP与UDP数据流公平性的拥塞控制机制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关于公平性的思考
面向多路径并行传输的拥塞控制及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