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烹调油造成的致癌风险?

2016-03-11 09:47范志红
健康女性 2016年2期
关键词:烹调油醛类致癌物

范志红

烹调油会产生致癌物?

人们以为油脂是耐热的,其实,日常用的烹调油受到高温之后,会发生多种化学反应,产生意想不到的有害物质。各位是不是注意到,油炸食物剩下来的油,和新倒出来的油不太一样了?

一位女士说:仔细想,用过的油好像变得不那么爽滑了,有点黏。抽油烟机上吸出来的油,都是黏糊糊的。

我说:没错。这就是油脂热氧化聚合的结果。长时间加热之后,油脂的分子因为聚合变得越来越大,黏度就越来越高。餐馆的菜显得特别油腻,用热水都涮不掉油,就是因为他们往往使用反复加热之后的油。如果这么黏糊糊的油进入到你的血管里,想想会怎样?

另一位女士说:油炸过一次之后,油再用的时候特别容易冒油烟,简直是一下锅就起好大的烟呢。新油下锅也会冒油烟,只是速度会慢些。

这是因为,纯净的新鲜油,烟点通常都在190摄氏度以上,甚至二百几十摄氏度。但是油炸之后,油中进入了杂质,烟点就下降了。可别小看油烟!它是家居环境中PM2.5的重要来源,而且直接合有多种醛类致癌物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它不仅会污染厨房的四壁、伤害人的皮肤,还会增加肺癌的风险。

早就有研究证明,油烟中的醛类物质对人类肺表皮细胞具有遗传毒性和细胞毒性,而且显著降低各种抗氧化酶类的活性,增加活性氧的产生。经常在油烟中生活的人,比如中式厨房中的厨师、经常炒菜的家庭主妇、军队里的炊事兵等,血液中的致癌物含量都明显高于不接触油烟的人,他们的尿液里所含的有毒代谢产物和DNA受损产物也比正常人高得多,肺癌风险明显加大。年幼的宝宝解毒能力低于成年人,更不宜接触油烟。

还有很多研究发现,油炸、油煎、油炒的高温操作,会让含油脂食物中产生反式脂肪酸、氧化胆固醇、过多的丙烯酰胺、脂肪氧化产物、脂肪环化产物等,它们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比如说,油脂加热产物会让身体长期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反式脂肪酸和氧化胆固醇可能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而丙烯酰胺也是一种疑似致癌物。国外研究表明,长时间加热的油对胃肠、肝脏都有损害,对血压和血脂也有不良影响。

如何在烹饪过程中降低致癌风险?

女士们听得有点容颜变色,不约而同地问:到底什么油炒菜之后更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呢?能不能想办法减少点害处啊?

我说:这就问到点子上了。首先,越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就越容易形成多种油脂聚合物,形成油脂氧化、环化、裂解等产物。简单说,加热之后更容易发黏,更容易产生氧化物质和致癌物质,更容易产生油烟。研究发现,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这类号称“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油脂,其实是最怕热的,特别是大豆油。相比而言,茶籽油、精炼橄榄油(黄色而且没有橄榄涩味的)、芥花油、稻米油、花生油之类就会好一些。用它们来做菜,产生的有害醛类物质和氧化聚合物质会少一些。

不过,即便选对了油,避免过度加热也是最要紧的。做菜的时候,不要等到满锅油烟再放菜。油烟将起未起的时候就放菜,温度才是最合适的。其实三餐的菜肴不必每个都用煎炒烹炸的方法,尽量多用炖煮、蒸制、焯烫、凉拌的方式,产生的有害物质就少得多了。少吃油炒油炸菜肴,既有利于保持美丽身材,又有利于皮肤腱康,还能减少肺癌风险,顺便也为大气环境减少污染做了贡献,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烹调油醛类致癌物
合理使用油盐糖,健康常相伴(上)
一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不同成熟期番石榴果实香气成分变化
生活如蛋糕
胶粘剂中挥发性醛类化合物的环境气候箱释放模拟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咸鱼被列为致癌物是一种生活习惯预警
生活中究竟有多少致癌物?
1993年和2012年扶绥县4乡镇居民膳食烹调油摄入量的调查分析
HS-SPME同时萃取衍生化定量白酒中反-2-烯醛和二烯醛类化合物
顶空衍生固相微萃取测定大米中醛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