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16-03-11 16:09曹璐
考试周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曹璐

摘 要: 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够直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更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为切入点,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自主学习 教学方法

“中国的学生是知识太多,活的思想太少。”这是杨振宁先生对中国学生的概述。言辞犀利但是醍醐灌顶。中国的教育太重视一点一滴知识的积累,而忽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灌、学生学,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传统模式,但是实践证明“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我以《皇权的加强,相权的削弱》之一教学内容谈谈具体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历史课堂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它推动人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只有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在历史课堂上培养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前首先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课堂中要把每一堂课讲得生动,让学生学懂弄通,使其对你所讲授的课程感兴趣。如何能够激发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首先要在导入新课上下工夫。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新课一环非常重要。教师从一开始导入新课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堂成功课的关键环节之一。设计妙趣横生、形式多样的导入语,能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积极心理因素。比如在讲授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教学内容时,我为学生展示了中国历史上几位著名的皇帝和丞相,如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明太祖朱元璋和胡惟庸等,并且为学生简单讲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由于学生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并想深入挖掘,立马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大家的思绪快速进入教学内容的学习中。

二、指导学生阅读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指导学生的阅读要做到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和要求,阅读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阅读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例如我在讲皇权加强、相权削弱这一内容时,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四课知识链接关于“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的原始材料,明确要求通过阅读概括出变化的表现及原因。后来在提问时,学生都能概括出官员地位在不断下降,并通过表现得到皇权加强的结论。

三、启发学生思考

善于思考才能善于学习,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甚至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如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问,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难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用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的方法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的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例如我在讲汉朝加强皇权的措施时,先要学生回答秦朝的制度,以及丞相的地位和权力,再谈谈丞相权力过大带来的危害,最后设问汉代应该如何限制相权?这样通过层层设问,由浅至深,使学生理解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的前因后果,并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四、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是学生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合作讨论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创设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无心却有意地向学生灌输了一种社会观念,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过人之处,学生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学习资源。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道路乃至人生道路都是益处良多。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讨论课氛围,鼓励学生之间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从相互启迪中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的子目教学中,我创设了问题情境:“假如你是朱元璋在面对元末明初的政治状况时,你是要保留还是废除丞相制度呢?”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个时代,俨然以朱元璋的身份思索答案,甚至有的学生还入木三分,分析其中的原因,加强皇权必然的结果,非常准确到位。当然,由于受认知水平和个体的差异的限制,学生思考的结果或所持的观点不可能科学、合理,教师要从中发现其合理的因素并给予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自信,感受成功的喜悦,才会继续参与辩论。

五、引导学生总结

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纳的过程,教师不能包办。为了使学生掌握总结技能,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例如在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讲解中,各个朝代的措施和变化,教材中没有归纳,散见于两课的教学内容中。因此,在课堂阅读、讨论、学习后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汉朝到清朝的变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发现,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时,学得好;当学生能学以致用时,学得更好;当学生能自主参与探索创新时,学得最好。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