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艳
摘 要: 小学数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应当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建构起属于自己的一套认知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学习基础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发现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大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严重限制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学生也很难适应现代教学模式,所以改革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自主学习变得更有效。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自学习惯 自主学习意识
数学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才能更深层次地掌握内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找到它们之间的规律。自主学习也是学生的独特体验,通过独立思考和认识,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中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自学意识,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个同学都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和进步。
一、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养成自学习惯
情境的创设对于小学数学学习来讲十分关键,只有创设情境才能将教学寓情于景,用最高效的方法导入新课,问题要让教师提出,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提出,但是在创设问题的过程中要找准问题的实质,找出能击中思维的关键点,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得到提高,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自己的认知系统高效地运转起来。
比如,在学习分数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孙悟空分西瓜。孙悟空说:“我准备给八戒分1/3的西瓜,沙僧给2/6的西瓜……”孙悟空的话音未落,八戒就很不开心地说:“猴哥,你这样分西瓜是非常不公平的!为什么沙师弟的比我多?”教师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可以接着问学生:“孙悟空分西瓜的方法公平不公平呢?两个人的大小数应该怎样比较呢?”在创设问题情境之后,学生心中就有了自己的答案。再比如,学习“圆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导入新课,在课前做一个套圈的小游戏,让全班同学排成长方形随后再往中间套圈,如果套准就能获得奖励。然后就会有几位同学反驳:“这样套圈不公平,有些同学距离中心很近,有些同学距离中心又很远。”然后教师问:应该怎样站才能够公平呢?圆到底有怎样的特征?经过教师层层追问,不断创设新问题,学生自然能主动探索思考。
二、培养学生乐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做出思考和推论,给学生讲的少一些,应当更多地引导他们。课堂教学应当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思路进行积极引导,但是为了能够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展示,需要培养学生乐学,引导他们增强自学能力,利用诱思导学的方式为后面的教学和学习做好铺垫。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激活学生的认知系统,并从开始的排斥学习进入主动学习的阶段。
比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的时候,就需要让学生自己通过“化圆为方”的实验探索出圆的面积公式应当是什么,随后再提出应当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问题,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就会被集中于圆的面积之上。紧接着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探讨问题,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之上,注意圆的周长和半径与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以此自己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在整个问题发现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三、让学生学会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体现,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意教学的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意识。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还能使其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学生自主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观察他们的状态,根据交流的情况准确又精炼地对学生的发言加以引导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多进行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够更深入地学习,也能够更好地接纳新知识。
比如在学习加法算式的时候,有一道题是:5+5+5+5+4,在相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将它弄成乘法算式,大部分学生都写出了5×5-1,但是有一个学生却算成了6×4,很多同学都反对他的回答。这样,学生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辩论中,全班同学的热情会逐渐变得高涨起来。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对这几个算式进行评价,让他们自己说出来哪一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一个算式更简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学习压力也能得到进一步减轻。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学会了举一反三,知识量倍增,还善于运用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解题,做到触类旁通,且更富有创造性。
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激发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增强自己解决知识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习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小学数学课堂面临着不断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也变得更明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不仅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还有利于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水平,为学生创造出不同的学习标准,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照顾到每一个水平的学生,才能实现数学高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薛华.运用“导学案”教学培养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李树清.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黄桂芳.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
[4]赵冬臣.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5]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总目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3:1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