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两林
摘 要: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我们的数学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给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为此应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特别是职业中学教学,教师更要在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方面下工夫,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立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研究。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知识重点 关键环节
在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指导学生根据教师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分析问题,探索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获得新知识,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发挥学生的智能。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并且学会运用知识的能力。下面我结合我校职业教育的情况谈几点做法。
一、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在不断下降,主要是由于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结果招来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很差,而且思想状态不稳定,学习往往不认真,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喜欢做小动作、讲话,作业完成质量较差,课外容易惹事等不良习惯。这些现象的存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立足于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大纲要求与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了问题教学法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经过多次的考试检查发现,学生数学基础比较扎实,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应提高,一些学生在学习上也有所创新。可见,遵循教学大纲和新教材的要求,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立足于改革,着重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必要的,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分析问题才会有理有据、有条不紊。
二、突出知识重点、精心设计问题
设计好题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职业中学的学生普遍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我在数学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设计题目时,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结合各章节的教学目的,适当降低数学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逐步提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能力,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因此,在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的备课尤为重要。怎样做好备课这一环节呢?首先,要吃透教学大纲的要求,职业中学数学课程教学大纲是针对职业学校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制订职业学校各年段授课计划、开展教学和教学评价的依据。它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在职业中学区别于普通中学的教学基本要求,针对性地在职业教育中开展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敢于创新、勇于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对不同的知识内容确定学生了解、掌握和理解等水平的要求,然后根据各单元、各小节罗列教学知识内容网络。因此,研究透教学大纲,深刻理解教学重点、教学关键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数学教学要从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比较差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听得懂,按时按质量完成练习,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树立热爱数学的信心,教师实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教会了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授抽象函数的定义域时,我列举了下面这道题:设函数f(x)=x■-4x+6,x≥0x+6,x<0,则不等式f(x)>f(1)的解集是(A),A.(-3,1)∪(3,+∞) B.(-3,1)∪(2,+∞) C.(-1,1)∪(3,+∞) D.(-∞,-3)∪(1,3)。首先,我指导学生求解函数定义域的方法,若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求出。若已知函数f(g(x))的定义域为[a,b],则f(x)的定义域为g(x)在x∈[a,b]时的值域。接着循着这方法解答:由已知,函数先增后减再增,当x≥0时,f(x)≥2,f(1)=3,令f(x)=3解得x=1,x=3;当x<0时,x+6=3,x=-3,故f(x)>f(1)=3,解得-3
三、抓住关键环节,进行思考探索
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面形成职校本身具有的教学方法,应从数学知识网络出发,使学生自觉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指导学生怎样思考的方法,找到思考问题的突破口。那么,数学课上怎样提出有效的问题呢?要提出让学生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就要对知识网络有深刻的理解,梳理清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弄明白了知识的相互联系就能够把握关键环节,根据知识的重难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也就学会了提出问题的思维技巧和方法,提高了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达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具体做法是,教师要重视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把握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的一般规律,为学生创造能提出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有效解决问题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用恰当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重难点知识相关的问题,加强探索与研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要突出教材的知识主干线,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解决各章节,各单元数学知识发展的思维主线,指导学生自己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问题提出以后,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探索性学习。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讨论,发表意见,得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在学生普遍感到棘手的时候,要抓住关键,给予画龙点睛的提示,指明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这样,由于抓住关键,课堂上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许多学生认为这样比较容易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职业学校教育要围绕双基的重点知识,引导学生学会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一题多解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课堂上要重视解题方法与思路的传授,根据数学的思维对问题进行严格的推理、计算,课后通过作业严格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