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英语专业的新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探究

2016-03-11 00:55赵若盟
考试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大学生

赵若盟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在这种环境下,我国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型英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应当更注重探究服务于英语专业的新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大学虽然设置了一些实践性的课程,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模式限制了课程实践作用的发挥。对此,应当以服务于英语专业为基础,对新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进行探索,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英语专业 大学生 新型社会实践课程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结构的矛盾性日益突出。企业在招收员工的过程中,对于员工的实践能力更重视,而很多大学在教学培养模式、课程安排、专业设置方面都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尤其是对于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其社会实践能力往往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对此,急需对大学生英语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大力建设和发展服务于英语专业的社会实践课程,从而使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迅速融入社会,找到理想的工作。

一、 新型社会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针对我国当前大学的实际教学情况,教育部规定,各个大学在实践育人工作中应当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加强和推行社会实践教育,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并对实践教学的效果加以强化。在总学分中,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科目应当达到15%以上的比例。在人文社会科学中,英语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实践教学量应当远远超出15%的比例。在英语专业教学当中,学习是主要方式,而习得只能发挥辅助作用[1]。语言学习指的是掌握母语的人由不会使用另一种语言到学习使用这种语言,语言习得指的是人类对母语自认掌握的过程。因此,英语专业大学生要想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培养文化基础等,就应当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运用。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教师引导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并且在课外,学生应当自主服务于社会经济。

就当前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用人单位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由单纯的语言工作者转变为全面的综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应当同时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例如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等。其中,创新能力是指进行创新所需要的解决问题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与人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学习他人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在大学英语专业教学当中,应当将更多的关注点从理论、学术的角度转业到实践的角度,通过新型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2]。

二、 社会的实际需求

当前社会中,虽然很多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找工作较为困难,但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其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仍然是非常大的。例如在一些社区学校中,缺乏大量的师资力量和管理人员,现有的人员在专业性、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3]。对此,可以在大学和社区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与合作关系,通过志愿者、义工、社工等方式,让大学生到社区学校中担任教师和管理人员。这样,不但能够解决社区学校师资力量和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还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当前很多大学都设有丰富的专业和学科,同时拥有很多优秀的社工队伍和社会工作者。这些社工人员可以和英语专业学生共同参与到这些新型社会实践课程中,在工作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学,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进行观察和了解,实现相关能力的提高。

结合上述情况,我们在某地区针对大学生志愿参与到社区学校实践中的意向和素质能力进行了调查。根据点差结果发现,该地区仍然有大部分大学生对此基本上不够了解[4]。即使如此,仍然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参与此类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包括一些曾经有过兼职教师经历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新型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施方式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但是,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在参加此类社会实践之前,为了确保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应当事先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训练。因此,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此类新型社会实践课程的时候,对于没有教学经验的学生,应当帮助其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课堂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手段,从而让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

在社区当中,大都具有较丰富的资源,学校和教师在实施新型社会实践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开展各类相关的实践活动。这样,不但能够使社区学校中的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对于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还能够得到多方面的启发和锻炼,从而掌握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素质技能。在社区学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英语专业的学生具有很大的优势。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当中,英语培训市场的市场总值十分巨大。在如此繁荣的英语经济背后,能够反映出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各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总体要求在不断提高[5]。

在当前社会中,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的英语学习感到为难,很多家长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能力素质有限,尤其是在英语方面几乎一无所知,因此无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培训。虽然一些家长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对于自身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缺乏信心,担心无法正确对孩子的英语学习进行引导和帮助。此外,家长对于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同样缺乏信心,因此很多家长都希望将孩子送到社会中的培训和教育机构进行学习。然而,有些英语培训机构本着盈利的目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都十分有限,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素质。在一些社区学校,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力和素质有所保证,并且愿意在此类社会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其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使其英语能力和知识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英语专业大学生能够得到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 新型社会实践课程对英语专业的作用

(一) 塑造学生品德

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这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除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塑造。因此,大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传统的大学德育教育对于认知、灌输更重视,忽视了实践和内化,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进行良好的体现,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相符,因此,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人格错位、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等。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公益性实践当中,学生通过接触一些弱势群体,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帮助他人,对于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发展与完善十分有利。

(二) 培养综合素质

目前,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学生无论在学校中能够学习和掌握多少知识,在毕业后进入社会的时候都将要面临职业变更、知识更新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对于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服务于英语专业的新型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与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英语专业学生到社区学校中担任英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教师职业素养和技能的锻炼,例如课程内容的导入、提问、板书、讲解、演示、评价,以及课堂和教学的组织能力。从更深层次来看,学生的仪态仪表、组织能力、沟通技巧、演讲能力等都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在任何一种职业中,这些能力都能够发挥出一定的用处,从而使大学生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

(三) 转变学习观念

就近几年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已经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英语专业已经成为教育部公布的失业率最高的大学专业之一。对于大学的英语专业教学和发展来说,这是一种极为不利的情况。很多大学英语专业由于受到这一冲击和影响,导致生源的质量和数量均有所下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于专业信念不够牢固,对于本专业的学习逐渐失去信息,转而开始学习一些经济、金融等社会需求量较大的知识,希望能够在毕业之后找到更合适的工作。此外,一些大学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盲目进行教学改革,没有考虑到学校的办学传统、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条件等因素,强制性地进行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一些学校纷纷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很多其他专业的课程,并且规定学生必须多选课。从表面上来看,虽然学生学习了更多的课程和知识,但是在这些课程之间,往往缺乏内在联系,学生对于基础技能的训练不够重视,对于其他专业的知识不能广泛、深入地掌握和了解。对此,英语专业学生通过新型社会实践课程的锻炼和体验,能够认识到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竞争力核心还是在英语语言技能本身。学生无论是到社区学校当教师,还是在展销会等活动中担任翻译,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都与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这几项内容息息相关。因此,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能够转变自身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鉴定专业信心,更积极地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 新型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施

(一) 实施方法

1. 校内实践基地

在当前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中,建立实践基地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更广、更深地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通过更好的实践课程,服务于英语专业教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文化素质和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可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掌握主动的学习过程,基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建构。教师应当基于学生实际,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掌握,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实例或情境,引起学生的反思。校内实践基地应当注重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充分拓展实践这一界面,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对接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对教学承载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兴趣。在校内实践基地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从而实现英语发展能力的自主构建。此外,新型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能够获得英语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良好对接。

2. 校外实践基地

大学应当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社会中的相关企业、社区等建立联系,为大学生开拓新型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提供英语素质与能力,可在以往的和现有的社会实践项目基础上,进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在实际活动开展中,可以组织一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参与度和知名度。对学校的外语角进行整合,组织晨读活动或各种节日活动,将西方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引校外英语爱好者参与到活动中。同时,应当以校内实践基地为依托,与相关的企业和商会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学生在企业中实际工作,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将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应用。在企业的商务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英语技能的运用。这样,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商务英语能力等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 重点难点

1.实践教学思想的融入

英语专业新型社会实践课程是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其基本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英语综合能力等进行培养和提升。因此,在新型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应当基于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充分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实践课程和活动的设计组织。对于教学方法和实训形式的选择,应当更恰当。可将情景模拟教学法、专题研讨法、参与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应用在具体的实践课程中。通过对各种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实践能力的训练,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

2.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开展英语专业新型社会实践课程的基本保障。合格的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并且能够在实践课程改革与实施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英语专业新型社会实践课程中,教师除了应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应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组织。因此,大学应当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加强教师的实践和培训。具体来说,可以组织安排教师到一些相关企业中进行实践、体验和学习,还可以聘请专业认识对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

结语

对于当前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为了能够在毕业之后更快地融入社会,融入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当中,除了学习和掌握专业的英语知识技能,还应当具备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服务于英语专业的新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妮.布迪厄理论视角下英语专业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11:70-72.

[2]俞建耀.学生感知需求的调查分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重构设想[J].外语界,2014,02:25-33+57.

[3]王靖,李亚珍,邸娜,苏志芳,郑喜清.大学生暑期新型社会实践课程化模式探讨——以农学专业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4,19:110-112.

[4]张莲,孙有中.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的英语专业写作课程改革实践[J].外语界,2014,05:2-10.

[5]李守超,胡鑫,孙兆翠.基于社会需求的课程设置及能力培养方式——江南大学英语专业学习、语言实践、人才需求的报告分析总结[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02:61-66+87.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以BP制辩论为牵引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