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铭娣
习惯是通过长期保持逐渐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机械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小学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性思维及综合能力,使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将科学素养转化为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
1.有效运用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中,重点培养观察能力课占总课数的40%。这说明在三年级实验教材中培养观察能力的内容比例是占首位的。如:观察植物(叶、花、根、茎)的外部形态;观察动物(鱼、蚂蚁、鸽子、兔、蚕宝宝)的外部形态和生活方式;观察天气变化(晴、阴、雨、雪等)和四季特征;观察光和影的变化并根据太阳辨认方向;观察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等,都是以培养观察能力为重点的教材内容。因此,通过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的训练,观察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2.备足典型的观察材料,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充足的材料有利于分组观察,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观察的机会,更好地认识自然事物;典型的观察材料有利于学生顺利观察,找出其特征;新颖的材料可以激发学生乐于观察、主动探究的情绪,全面认识自然事物的特征。
3.训练学生运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掌握具体的观察方法。按照新课标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即用眼、耳、鼻、舌、手(皮肤)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的特性。训练学生用自己的感官感知事物,不但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用各种感官进行正确的观察的方法。没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学生的观察能力将得不到较好的培养。因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非常重要,在科学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系统的观察方法。
4.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兴趣是入门的先导,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三年级的小学生对神奇的大自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让他们亲自接触自然界中的事物,凡是能观察到的教材内容都让他们亲自去看、去听、去摸、去感受,积极为他们创造观察的条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除了教材上要求观察的材料以外,还可以找些当地常见的、学生熟悉的实物观察,以此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兴致勃勃的情绪中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得到能力的培养。
二、要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科学教学中必须贯彻这一理念,多给学生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自主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实现由知识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点拨者转变,不能越俎代庖,剥夺学生主体活动的地位。例如教学《我们吃什么》,在学习本节之前,教师让学生从家里把各种食物带到课堂,学生带来的食物种类很多,有花生、牛奶、馒头、大米等。一上课教师就问:同学们带来这么多的食品,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们发现食物的种类太多;有的学生说食物颜色非常多;还有的学生说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很多,主要有蛋白质、钙、铁、碳水化合物等。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器材检验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吗?各组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几乎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材料是学生自己搜集的,营养成分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的,验证是学生根据教材提示完成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引导与点拨,学生在亲手实验中发现规律,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是需要学生动手去做、去探究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如五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虽然学生知道一些物体在水中沉浮,但是没有认真仔细探究物体的沉浮,不知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要搞清楚物体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首先要考虑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大小都在同时影响它们的沉浮,设计一套实施方案,最后小组讨论方案的可行性,修改方案。通过实验,学生发现体积大小一样的不同物体重的下沉、轻的上浮。相同重的物体,体积大的物体上浮,体积小的物体下沉。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从方案的设计、修改到实施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修订方案,到实验成功。整个过程的观察、记录、交流无一不需要学生细致、严谨,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然而,某些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尽管他们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很少有父母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毫无保留地将答案告诉孩子,唯恐孩子听不明白。进入学校后,某些教师在教学中“绞尽脑汁”地将知识通过语言、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或者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探究,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物体的滚动摩擦大于还是小于滑动摩擦?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学生探究学习之外“袖手旁观”,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怎样适时适度地发挥作用,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使探究活动持久、有效地进行下去?
三、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培养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订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在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地并用,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
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诸如:电磁铁是由什么构成的?怎样制作电磁铁?电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若有极性与什么有关?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及对活动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及既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四、要养成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得不到预期的结论,甚至得到的结论是偏谬的,对此,教师既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更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因为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是给探究者提供反思认识的好机会,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失败未必是坏事,如果老师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重新成功,学生会收益很大。如:学生在进行电路的连接时,经常会出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帮助学生查找线路故障,激励学生合作讨论、自主分析,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小灯泡不亮。学生会饶有兴致地分析出很多种原因,诸如:电池没电了;线路某处没接好断路了;小灯泡的灯丝断了;两节电池接反了;开关连接不对或开关接线处松动;连接灯泡的两根导线接到一起短路了等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线路进行检查,找到问题所在。这样对待“失败”,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强烈地自发地反思过程,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实干的胆略,处事的机敏,思索的睿智。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使之成为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通过总结反思,学生在成败中受益。
总之,担负科学启蒙任务的小学科学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重要,它将决定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追求科学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小学科学课带给学生一个神秘多彩的世界,对大自然的疑问、对生活的改造、对生命的思考,都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得以升华。生本理念是对学生由心而识的科学促进和由念而学的科学牵引,教师要引领学生大胆展示、快乐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新、奇、趣充满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