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煜
我虽然有驾照,还是10年期的长期驾照,但从来不开车,这主要是为了安全考虑。我也就成了零公里、零事故、零记录的三零司机。
平时不开车,对我的生活影响不算太大。但自从有了孩子,而且还是两个以后,没车给出行带来的问题和麻烦就显现出来了。老婆大人很是不满,经常正面侧面、直接间接,唉,其实都是很明白地说:谁谁谁的爸爸又带着孩子去哪儿玩了。末了,意味深长的——他们可是开车去的。
小时候我就常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现在升级当了老爸,还没等我教训自家娃“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先听了满耳朵“别人家的爸爸……”
我带孩子平时出行基本上是打车,有时候就会遇到问题,最主要的是打不到车,其次是车况不好。在打不到车时,我愿意多付钱,有时甚至愿意翻番儿都行。可是我这个加价的需求,并无有效的渠道传递出去。我还试过北京市的叫车电话96106、96103什么的,根本就不好用。
直到前年,滴滴、快的出现了,打车方便多了,然后就是用滴滴专车;再然后就是今天五月份,滴滴快的合并后,推出了“滴滴快车”;再再然后又有了优步(uber)专车的出现,我出行上的烦恼在互联网时代,终于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老婆大人的抱怨渐渐少了。
坐上了专车还有快车,有两点简单感受。一是便宜,专车就不算贵,快车更是便宜得令人发指(出租车价格的一半或2/3)。第二是车况好。从今年以来,我们家出行,很少再打出租车了。从1月份到5月份是专车,从5月起是滴滴快车。一家人在出租车上的消费全转移到了专车(快车)上。我相信,这样的家庭还不少。
由这场战争引发的思考
专车、易到、uber等等的出现就是对出租车行业的维度打击。易到在2012年出现,应该说小小地切走了一小块“高端”需求,整个出租行业几乎没有感觉。而这次滴滴快车则来势汹汹,是对整个出租行业的一次维度打击。如果把传统出租行业看作是二维的出行(简单的路边招手叫车,或电话约车)。而滴滴、优步则是进入了出行的三维空间。理由如下:
第一,充分调动了整个社会的车辆闲置资源和驾驶技能的闲置资源。这个不用解释了。
第二,有效地实现了出行需求和车辆供给的对接,做到了资源有效配置。我们学的现代经济学浓缩起来就是两句话,一句是研究供给和需求,二是解决资源有效配置。
第三,激发了潜在的坐车出行需求,增大了出行打车的市场。在最终降低整个社会的出行成本的同时,提升整体出行感受。
第四,我推测(那几乎一定是真的,做企业的老板们比我想的要远得多),出行只是第一步,或称是一个主干。在这个主干上,可以附着无穷的细分服务——导游功能。比如说,我是个老北京,遇到外地来京旅游的乘客叫车,我是可以提出特色服务的,兼导游。还有,我作为司机,特别爱聊足球,在头像边加行小字,欢迎球迷乘坐,我们来聊聊布拉特是怎么下岗的。
另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这场维度打击的精髓所在,值得多谈。
一是补贴问题。现在快车、专车太便宜了,当然来自背后大boss的烧钱补贴。如果补贴停止,怎么办?我的想法是,如果快车、专车能挺过这段时间,虽然补贴会有所下降,但也许会长期存在,使专车维持在略高于出租车的价格水平,而快车略低于出租车的价格水平。
道理如下,互联网思维里重要的一条:羊毛出在猪身上,猪猪们还心甘情愿。比如,我用快车后,滴滴对我的行踪了如指掌,家在哪儿,单位在哪儿,周末经常去动物园和一家主打幼儿早教和游戏的商场,稍微加以大数据分析,就知道要给我推送什么样的广告。大数据再神一点,也许我的需求是什么,滴滴的后台比我自己还清楚(谁叫我生性淡泊、稀里糊涂)。将来,对滴滴掌握的客户群感兴趣的商家,也许会主动来为补贴买单。当滴滴手里的客户群足够大,自然会有人来为出行补贴买单。
二是非法运营问题。当然,按现行法规,没有运营资质的车拉活儿挣钱就是黑车,肯定不符合现行法规。这需要好好想想。
提问,政府对车辆运营资质的审批、严控和管理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
回答是保证乘客安全。在技术条件达不到的情况下,没有经过审批的车辆从事运营,其安全度肯定大大低于经过审批且有上级管理主体(一般是出租车公司)的车辆。
但是,技术发展到了互联网时代,以滴滴为例,每次出行在通过GPS定位和数据保留,所有行踪一清二楚,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安全,而且向滴滴的投诉绝对比向出租车公司的投诉有效得多。
最安全的保证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只要对司机和乘客留下记录,那么可以说,安全已经做到了最大化(当然,样本足够大时不排除个例)。安全不是问题。所以,政府对运营资质严控的最主要目的,已经通过技术手段达到了。
政府对运营资质的管理,第二个因素是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也是合理的。不过,作为政府来说,应该算大账。滴滴这块,政府是没收到钱。但是,乘客省下的钱,司机赚来的钱,最后都会以各种形式的消费,回流到社会中,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政府算大账比算小账有意义。
我们上点年纪的都记得80年代甚至90年代中期,刑事犯罪中还有条“投机倒把”罪,也就是把甲地便宜的商品运到乙地来卖,赚取差价,这在当年也是不折不扣的严重违法行为。可问问现在的年轻人,谁还知道有个“投机倒把”罪?
回过头来看,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所谓“投机倒把”行为,不是犯罪,是当时没有机会的老百姓,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如把广东福建的衣服裤子电子表运到北方,满足了北方人民的需要,赚取利润是堂堂正正的,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正能量。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自有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最终会把某些只在一时有用的“法律”淘汰掉。在我看来“投机倒把”和“没有运营资质”这两个概念倒很是相似。再过十年,我们回头看,“运营资质”也该进到历史的垃圾堆了。
从我们记事以来,很多当年熟悉的行业似乎再也看不到了,什么补锅补碗、修钢笔、爆米花……新一点消失的行业有:一分钟快照、机关单位里的专职打字员……出租车行业会不会是下一个?
我感觉,整个出租车行业未必会很快消失,但是逐渐衰落的趋势已经很明显,这种以出租汽车专营公司为主体运营管理的行业模式必然会日渐边缘化,最后成为一个很小众的、勉强维持的行业。因为一个行业的消失,并不是竞争对手把它消灭了,而是整体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不知不觉中把它淘汰了。套用热门科幻小说《三体》里的话就是:“我毁灭你,但与你无关。”社会的发展进步包含多个方面,技术的进步、观念的进步,最后带来的是整体环境、商业模式的升级换代。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