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宇湘辨治痤疮经验管窥

2016-03-11 14:53盖红肖管佳畅魏美美郄日强黄毅强王海洋
环球中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郁化火脾虚痤疮

盖红肖 管佳畅 魏美美 郄日强 黄毅强 王海洋

毛宇湘辨治痤疮经验管窥

盖红肖管佳畅魏美美郄日强黄毅强王海洋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且易于复发,缠绵难愈。痤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其致病原因多为饮食不慎、情志失调、起居无节。毛宇湘教授认为痤疮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是“脾虚湿滞,兼有肺胃蕴热,肝郁化火”,在治疗方面强调对脾、肺、肝的调治,提出“健脾化湿为主,辅以肃肺清胃,疏肝清热”的治疗原则,自拟“九味消痤汤”加减治疗痤疮,临床疗效确切。

痤疮; 脾虚湿滞; 毛宇湘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此病易于复发,缠绵难愈,令患者痛苦不堪。毛宇湘教授,主任医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高徒,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及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肝胆胃肠疾病、艾滋病等内科杂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良多,现将其治疗痤疮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为脾虚湿滞为主,兼有肺胃蕴热,肝郁化火

古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多从外邪郁表、湿聚为患、血热郁滞3方面论述[1-3],现代中医多从肺经风热、湿热蕴结、冲任不调与痰瘀凝结4个方面辨证施治[4-5]。

毛宇湘教授认为痤疮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是脾虚湿滞,兼有肺胃蕴热,肝郁化火。脾虚湿滞是痤疮发生的重要病机,因现代之人多图一时之快,饮食不节,贪辛辣之愉,饱肉食之悦,嗜酒料之瘾,加之起居无常,诸因交织伤脾。脾在五行属土,主运化,脾脏有运化水液的功能,脾气虚弱,使得脾脏运化水液功能不能正常发挥,造成水液代谢障碍,湿邪停滞在体内,内湿困脾,湿邪郁久化热,痤疮由生。加之脾为中州洞察各脏,脾为中焦气机之枢纽,若脾虚湿滞则各脏不安,气机不畅,诸病由生。又因临床来就诊的痤疮患者多数已过用清热解毒药,此类药物多苦寒,易伤脾气、脾阳,致脾气虚弱,为湿所困。脾肺胃郁热是指由于素体胃肠有热,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或炙烤类食物,使胃肠积热或湿热内蕴,循经上攻于颜面,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均上行于面部,郁热聚于毛孔则发本病。在痤疮患者中,亦有一部分人伴有便秘,进一步证明了胃肠积热或湿热病机之存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有诸内必形之于外”。肺主皮毛,皮肤病变,往往反映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调肺以治皮肤之疾可奏佳效。肺经受热,熏蒸于上,故病位以颜面、胸背为主;肺经有热,循经可见炎性丘疹;热盛则肉腐成脓,故见脓头;中焦脾胃日久蕴积湿热,故见口苦;肺经热盛移于大肠,故见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均为肺胃郁热之象。

肝郁化火是指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如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或因其他原因影响气机升发和疏泄,就会导致肝郁,肝郁日久即会化火。肝属木,脾属土,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木克土,肝火盛自会犯脾,《金匮要略》中有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胃失和降而见脘痛、呕逆,吐酸水、饮食不化;脾气失和就发生腹痛、腹泻。肝郁化火之痤疮多于经前加重,可伴乳房胀痛,郁闷或烦躁易怒,胸闷,嗳气,面红目赤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均为肝郁化火之象。肝火亦可犯肺,灼伤肺阴,导致肺失清肃或肺络受伤,中医又称“木火刑金”。肺主皮毛,肺经受热,熏蒸于上,更使痤疮加重。临床上三者可单独为患,也可交互为因。

2 治以健脾化湿为主,辅以肃肺清胃,疏肝泻火

毛教授认为在痤疮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为苦寒药伤脾,导致脾虚,脾虚生湿,湿聚日久化热,湿热之邪胶着阻滞体内,耗灼阴津,血分郁热。热在血分,热炽血壅肉腐,故局部疮疖红肿热痛,脾健则湿化,故健脾化湿为主要治法;一方面为肺胃蕴热,循经上攻于颜面,郁热聚于毛孔则发本病。肺以降为顺,胃以清为安。其中肺主宣发,宣开汗孔,使郁热得散,病邪乃去。故肃肺清胃尤为关键;另一方面为肝郁气滞化火,根据五行生克制化原理,肝火可以犯胃,亦可犯肺,而加重痤疮,故疏肝泻火甚是重要。因此,治疗痤疮,以健脾化湿为主,辅以肃肺清胃,疏肝泻火可奏佳效。

毛教授认为治疗痤疮应注意以下几点:(1)清热解毒:临床痤疮患者因火毒致病者居多,故清热解毒尤为重要;(2)忌过用苦寒:痤疮多为热胜所致,苦寒药占据高位,但同时亦应谨记,过用苦寒伤阳伤脾,更易致脾虚生湿;(3)调畅情志: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大多数人压力较大,易情志不畅,肝郁化火,痤疮由生,故调节情志极其关键。

3 方拟九味消痤汤加减

毛教授自拟九味消痤汤加减治疗痤疮,临床疗效确切。九味消痤汤由黄芪赤风汤、升降散、三仁汤加减所成,主要药物为黄芪、赤芍、防风、白芷、僵蚕、蝉蜕、炒杏仁、生炒薏苡仁、白茅根等。

黄芪赤风汤,出自《医林改错》,以黄芪为主,佐以防风、赤芍,益气透表。王清任自注云:“此方治诸病皆效者,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更有防风引药上行,头面之巅,唯风药能达。白芷不仅引药入阳明经,而且古籍多处记载其治痤疮等皮肤病之佳效。如《本经》:“长肌肤,润泽。”《日华子本草》:“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等。

升降散出自《伤寒瘟疫条辨》是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从治膀胱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散逆浊结滞之痰也;蝉蜕气寒无毒,味咸且甘,为清虚之品,能祛风而胜湿,涤热而解毒。共奏升清降浊,散风清热之功。

三仁汤一方出自清朝的《温病条辨》,是祛湿剂中清热祛湿的方剂,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的功效,杏仁苦辛,宣利上焦肺气,气化则湿化。生薏苡仁甘淡、渗利下焦湿热,健脾。生用偏于排毒,炒用偏于祛湿。白茅根,味甘,寒,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的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述白茅根:“味甘,性凉,中空有节,最善透发脏腑郁热,托痘疹之毒外出。”又善利小便,给湿热之邪以出路。诸药合用,共奏佳效。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26岁,2015年1月12日初诊。患者面部长痘3月余,胃脘怕凉,纳少,反酸,多梦,口黏,四肢凉,大便可。舌红苔腻,脉细。治则:升清降浊,清热解毒,凉血养阴。处方:炒杏仁10 g、炒薏苡仁30 g、白茅根15 g、炒枳壳12 g、当归12 g、僵蚕12 g、蝉蜕12 g、白芷12 g、炒白芍15 g、金银花12 g、连翘12 g、百合20 g、生黄芪15 g、太子参15 g、玫瑰花15 g、红花12 g、牡丹皮12 g、甘草8 g。7剂,每天1剂,水煎服,煎煮两次,取汁300 mL,分早晚各一次温服。并配合中成药茵连和胃,丹栀逍遥胶囊口服。2015年1月19日二诊时,患者药后痤疮减少,诸症好转。处方:首方加生地黄12 g、石斛15 g。2015年3月9日三诊时,痤疮明显减少。处方:减连翘、生地黄、石斛、牡丹皮,加瓜蒌15 g,焦三仙各12 g、茯苓15 g、合欢皮12 g。之后随症加减桂枝、炒枳壳、山楂等药。并配合中成药茵连和胃,丹栀逍遥胶囊口服。治疗1个月痤疮愈。

按 方用九味消痤汤减川芎、防风,赤芍易为炒白芍,加炒枳壳、太子参、当归、玫瑰花、红花、炒白芍、丹皮、百合、甘草。二诊时在初诊的基础上守法守方,略有调整,加生地、石斛以加强凉血养阴的功效。三诊时患者的痤疮明显好转,减少清热凉血药,以防伤及正气,如连翘、生地、石斛、丹皮,运用瓜蒌宽胸理气,用焦三仙消食和胃,茯苓健脾利湿,合欢皮解郁安神。四诊因胃胀减轻故去炒枳壳、桂枝。因其心烦易怒、痛经故加丹皮,山楂清热凉血,行气散瘀。四诊痤疮愈,痛经除。诊疗之中谨守健脾化湿,清肺胃热,疏肝泻火之法,根据病情及病因病机的变化,随症加减,灵活应对,遂解除患者的病痛。

[1] 苗建章,张婷,唐远山.痤疮的病因病机及临床分型[J].陕西中医,2014,35(6):728-729.

[2] 李艳萍,张友堂.痤疮病因病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59.

[3] 黄云,李丽琼.痤疮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6):83.

[4] 刘叶兰,孙亦农.中医对寻常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J].河南中医,2006,26(4):6-8.

[5] 郭潋,李咏梅.痤疮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述评[J].中医学报,2012,6(6):759.

(本文编辑:蒲晓田)

R758.73+3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6.06.040

050017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盖红肖(硕士研究生)、管佳畅(硕士研究生)、魏美美(硕士研究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郄日强(本科生)];河北省中医院脾胃二科(黄毅强);河北普济中医消化病研究所(王海洋)

盖红肖(1991-),女,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基础。E-mail:1142833790@qq.com

2015-10-20)

猜你喜欢
郁化火脾虚痤疮
中医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理论探讨
董氏奇穴微络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