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平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广州,510091)
网络教学团队兴盛的质性研究
——以广东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团队为例
孙平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广州,510091)
网络教学团队是现代网络技术与专业教学组织融合的产物,网络教学团队在远程教育方面发挥着传统教学团队无可比拟的作用。从质性研究的角度去观察网络教学团队的运行轨迹,可提炼、总结优秀网络教学团队的经验和做法,将其复制和推广。通过五年之久的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以及文本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发现:网络教学团队得以兴盛的要素在于团队带头人的匠人精神、通过项目驱动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以及网络技术与专业知识的完美结合,网络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这些要素的支撑。
网络教学团队;远程教育;质性研究
(一)质性研究对网络教学团队的关注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网络教学有三种具体的类型:第一种是网络辅助教学型;第二种是网络教学与传统面授教学结合型;第三种是网络教学主导型。在普通高等院校中,第一种、第二种类型普遍存在,而在以远程教育为主的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体系中则以第三种类型为基本的教学类型。网络教学主要依赖的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相结合而形成的网络教学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内容”[1]。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教学最能体现时代的技术进步。
网络教学团队是网络教学的产物,有了网络教学,自然也就有了网络教学团队的组织形式。伴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近年来,人们普遍看好网络教学的形式和网络教学团队的建设。网络教学团队的优势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时效性、灵活性,发挥团队的聚合作用。网络教学团队的平台不受时空的限制,参与人员也可以无限扩充。网络教学团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团队,它是一种吸收了传统教学团队元素和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的新型教学团队。现在绝大多数的网络教学团队都不被教育界同行所看好或被认可。其原因在于网络教学团队的质量评价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优秀网络教学团队的经验没有得到很好地提炼,可复制的模式不多。现代远程教育离不开网络教学团队的支撑。网络教学团队的突出特点在于时空性、技术性和时代性鲜明,这正好符合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要求。
网络时代的发展使得教育的形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如果使用传统的“量化”研究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数字的统计和表述的时间相对于网络的变化总是落后的。用“量化”的方法研究远程教育的问题,由于调查者的立场、社会地位和知识背景的制约,往往使得远程教育的真实状况很难得到实质性的反映。要解释清楚远程教育的问题,需要的是实证性的调查材料。在这方面,质性研究有别于在教育方面粗略的“量化”研究,具有更加独特和实际的应用意义。当然,质性研究在我国的义务教育、农村教育方面有了一定的影响,在远程教育方面还鲜见成果,国外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田野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以及深描等人类学的方法,对一定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从微观到整体性的探究,目的在于解读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形成理论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研究活动。“质性研究具有探索社会现象,对意义进行阐述,以及发掘总体和深度社会文化结构的作用”[2]。质性研究不同于其他研究方法的一个特征在于它重视人文的因素,把“写文化”当成认识事物的视角,使得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富有文化的意义。质性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方法论,被运用于人文科学有关的教育学、政治学和管理学中。质性研究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为远程教育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广东开放大学是主要面向成人开展远程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78年11月的广东广播电视大学。2012年12月,教育部批准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广东开放大学,是全国六所开放大学之一。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广东开放大学,但是其下属的学校仍然沿用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名。广东开放大学拥有全国最完整的办学体系,包括19所市级广播电视大学、70所县级广播电视大学,10所与行业企业及学校合作办学的二级学院和分校,办学网络遍布广东城乡。广东开放大学现在开设4个本科专业和13个专科专业。广东开放大学同时是国家开放大学的地方分部,目前开设国家开放大学的本科专业20个、专科专业41个。
网络技术已经成为远程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在广东开放大学的网络教学团队中,最具有超前性、创新性和代表性的当属Z老师主持的会计专业团队。Z老师主持的会计专业团队也是广东开放大学成立最早的网络教学团队。该团队近年获得了30多项官方的各种奖励。Z老师带领的网络教学团队成为了我们研究的范本,而且我们对这个团队的观察持续了五年之久。
(二)研究网络教学团队第一手材料的获取
质性研究“其主要的研究方法被称为个案的特定现象的实例进行深入的、基于实地的研究”[3]。质性研究离不开实地调查。我们对广东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团队及其带头人Z老师的研究就是借助质性研究的方法进行的。质性研究的进步不在于田野调查地点的纯正与否,而在于是否具有质性的视角,是否能够客观地获取“社会事实”。参与观察是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其往往从观察某个有故事的具体人物开始。对广东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团队带头人Z老师的认识来自于日常工作中的观察。在参与观察中,他人的认识与我们的认识往往基本一致,这种认识学校的人事组织部门也是认同的,许多校方组织的励志性的活动往往都能够看到Z老师的身影。特别是在平时的交往中,教师们对Z老师的评价几乎是一边倒,这也激发了我们研究的动力。
对Z老师的进一步了解,特别是有关她所主持的网络教学团队的了解,还必须使用深度访谈的方法。深度访谈不同于一般的访谈,往往在一个问题上持续访谈的时间久,展开的范围广,访谈的对象多或访谈的次数多。总之,要对某个具体人物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的访谈才能得出使人信服的结论。同时,深度访谈需要研究者直接与受访者互动,站在“他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有效的叙述,印证访谈者假设的目的。“深度访谈的优点在于,通过深度访谈,我们可以从受访者的立场了解他们的生活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个人经历与强大的社会力量、组织力量发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我们可以发现,生活和工作在相同环境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4]。深度访谈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认识网络教学团队兴盛的缘由和存在的危机,为网络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找到一条通道。深度访谈不仅能够通过访谈获取一些有研究价值的访谈资料,检验访谈者认识上的观点,而且能够引发受访者对主题问题的反思,同时也勾起受访者对过去经验的总结。“质性访谈提供了对生活某些方面开放的、深入的探究,访谈者在这种生活中有着真切的经验,并包含着有价值的见解”[5]。有人说“口述资料是人类学的生命线”,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的思维判断进行验证。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不仅在于网络教学团队建设本身上,而且需要站在文化的视角上考虑网络教学团队存在的精神意义。在访谈中我们最关心的是会计专业团队的持续发展问题。我们需要关注团队的带头人离开团队后,这个团队还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文本收集与分析也是质性研究十分重要的方法。对广东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团队的研究离不开文本收集与分析。研究文本来源于研究对象提供的各种项目的申报材料,来源于网络新闻、学校的报纸以及各种表格。在收集文本的过程中,我们既通过向研究对象索取材料,也通过收集图片新闻和官方的报道,以求相互印证,防止不实材料的引用。
(三)网络教学团队兴盛的实践与文本考察
广东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团队是从2003年开始组建的,从最初1门课程的团队发展到现在6门课程,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160多位教师参与。虽然课程已经从1门发展到了6门,但是团队的核心人物只有一个,就是团队带头人Z老师,我们把这个6门课程的团队称为会计专业团队。Z老师主持的《税务会计》和《电算化会计》两个网上教研中心是广东开放大学最早成立的网上教研中心,也是广东开放大学最早成立的网络教学团队。
“网络技术最独特的特征是交互,人们可以跟远程的知识站点和远方的人交流,这种方式对教育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6]。早期会计专业团队的网上教研中心并不是由学校官方组建的,而是由会计专业团队的带头人Z老师主动以所在教学系的名义发文组建的。会计专业团队明确了网上教研中心的职责,开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推进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区域互动、师生互动,解决教学疑难问题。会计专业团队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网络教学团队符合远程教育“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适应需求为宗旨,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整合资源为基础,以模式构建为重点,以质量保证为核心”的总体思路,在网络教学团队的建设方式方面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目标人群的交互,使得会计专业团队时刻处于一种教学的开放形式当中,时空的概念淡化了,虚拟的空间变成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在基于网络的会计专业团队中,教师们虽然很少面对面地在一起工作,但是团队有定期网上备课制度、教学情况电子邮件通报制度,根据需要安排视频会议,教师之间可进行专业知识互补交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互帮互学等网上教学研讨,突显了这一组织形式在时间、空间的优势和远程教育的特色。
2010年9月的一份会计专业团队的文本材料显示:
本实践以会计本科《税务会计》和会计专科《电算化会计》课程作为切入点,在6年来的探索中分阶段设定任务目标,逐步形成以“基于网络”为重要特色的课程教学团队。基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办学的特点以及远程开放网上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各市县广播电视大学教师“单兵作战”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显局限性,这就需要转向有组织、有计划、有部署、有控制的“集团作战”,建立有效的团队教学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两个课程网上教研中心的成员与各市级广播电视大学任课教师共120多人形成涵盖全省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老中青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教学队伍。
2013年10月的一份会计专业团队的文本材料显示:
会计专业最早于1995年成立全省广播电视大学会计专业教研组,本团队带头人Z老师是当时中心组成员。在2002年开放教育试点中期评估后,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日趋重要,课程教学因此面临“落实教学过程,确保教学质量”的挑战,基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办学的特点以及网上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各市县广播电视大学教师“单兵作战”日显局限性,急需建立有效的团队教学模式,共同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支持服务,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会计专业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进行了长达10年的探索,至今建设了3个课程教学团队,其中2个是本、专科课程联合教学团队,在教学资源建设、网上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改革、基于网络的考试改革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在此基础上组建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将课程教学团队的经验向整个专业推广,以期在广东开放大学的专业建设中做出新的成绩。
会计专业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之一,近3年本、专科的招生人数位居全省广播电视大学第二位,在校生4万左右。全省广播电视大学会计专业专职教师有200多人,教学团队从无到有,担负着教学教研的重任。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学习课件的教学应用。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税务会计实务》、《电算化会计实验》手机课件在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属领先地位,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近3个学期都有学生使用该课件学习和进行形成性考核,同时该课件得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山西、福建等15家省市广播电视大学的重视和推介使用;在今年第13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受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邀请进行演示介绍,与会高校反映热烈,会上高等教育出版社以及南开大学出版社提出了数字化出版合作意向,本课件将在更广领域教学应用。
2016年6月的一份会计专业团队的文本材料显示:
会计专业教学团队近三年取得如下成绩:
1. 团队成员Z老师、SH(佛山广播电视大学)、JH(珠海广播电视大学)获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教学名师称号(2013.12);CF(惠州广播电视大学)获惠州市首席教师称号(2014.9);YY(茂名广播电视大学)获茂名市2015年名教师称号(2015.8);ZQQ(肇庆广播电视大学)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2016.3)。
2. 《税务会计实务》、《电算化会计》获广东省高等教育精品共享课立项(2013.8)。
3. 开发的《电算化会计实验》移动学习软件获全国第13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最佳技术实现奖(2013.11)。
那一年,我中途接手了一个班,第一课上的是《草原》。这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语言简洁,感情真挚,意蕴深刻。我先为孩子们进行示范朗读。
4. 开发的《税务会计实务》移动学习软件获全国第13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2013.11)。
5.“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考、评”一体化设计与实践”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4)。
6. 出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实务》本科教材(2014.4)。
7.“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评为广东开放大学开放教育优秀教学团队(2014.7)。
8.“基于会计课程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获广东开放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5.3)。
9.“基于移动学习的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立项(2015.4)。
10.“基于移动学习的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2015.9)。
11. 出版《税务会计实务(第3版)》“互联网+”教材(2015.9)。
12. 获得2013、2014、2015年度广东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网上教学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
(一)团队带头人是什么样的人?
Z老师,女,1956年2月出生,1971年11月参加工作。2003年从基层广播电视大学调到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广播电视大学)任教,2010年11月被评为教授,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企业会计师资格。Z老师具有丰富的基层教学工作经验,之所以能够带领会计专业团队取得骄人的成绩,与其在专业上的“服众”和让人钦佩的奉献精神分不开。Z老师与会计专业团队的成员良好的交互作用,使得双方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Z老师在企业工作过8年,后来进入大学,高校教龄30年,最高的行政职务是教研室主任,多数情况下就是一名专业负责人。
2015年3月6日《中国电大报》在全国广播电视大学优秀女教师风采栏目专门介绍了全国优秀教师Z老师:
2003年,她从市级电大调到省电大,除每学期承担三门以上的课程教学以及全省专业课程管理工作以外,她在教学资源建设和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学科研中投入了全部精力,被同事戏称为“拼命三郎”。5次评为市级优秀教师,3次评为广东电大系统优秀教师,1次评为市级劳模、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她是电大系统当之无愧的榜样和标兵。
Z老师是一个真心热爱教育职业,有责任心的人。她虽然有过当工人的经历,但是自从她干上教师职业后就再也没有动摇过,除了教书育人外,她再不曾有过其他欲望,任何其他领域都没有对她产生诱惑。她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收获了事业的成就和人生的乐趣。要做就做一辈子,通过自己的坚守维护教师职业的神圣,这是Z老师的行为表现。2012年6月26日,我们对Z老师进行了访谈,Z老师说:
现在的年青人很难让他们学习我,系里要求年青老师学习我,我说千万不要向我学习。(我)有段时间几乎每天晚上都是11点回家。现在的年青人有自己的生活。我一直强调老师就要有责任心,要爱学生。
Z老师是一个工作狂。Z老师总是在学校的食堂就餐,学校的食堂不供应晚餐,只供应早餐和中餐,Z老师就中午吃饭时把下午的饭也打好,这样的生活其实已经许多年了。Z老师的同事介绍,她爱人和孩子在身边时她也是这样,有时把孩子带到学校一起学习。在“他者”的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Z老师在自己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是多么的自在,而外人看来这是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2012年6月29日,我们对Z老师所在系前系主任进行了访谈,他说:
我原来一直想着给Z老师配(个)年青人,曾经配过一个年青老师,她带了一段时间,而且这个年青老师也学到了一些课程制作的技术,但是这个老师不熟悉远程教育的情况。现在没有人了。Z老师团队的形成与她的奉献精神,对事业的热爱,对课程研究的深入有关系,她总是研究最新的会计知识,总是走在最前面,因此(会计)团队可以维持下去。维持(会计)团队主要还是依靠(Z老师)个人影响力。
Z老师是一个有创新精神、不断学习的人。Z老师很会在网络技术方面进行探索。1990年她才开始接触计算机,通过自学,现在已经是网络技术在教学运用方面的能手,一些计算机专业老师也不及她的网络运用技术水平高。Z老师善于在网络技术和会计知识结合方面进行探索,成为青年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榜样。一位学生说道:“我的理想就是50岁时还能像Z老师这样,活到老学到老。”2016年3月25日,会计专业团队的一位成员说:
Z老师具有永远学习的心态,不管是技术、知识都自动学习,大家都佩服她。她不断地更新教材内容,对新技术的领悟精神非常(令人)佩服,如手机APP课件,在2013年就开始用了,全国其他(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还没有听说过,而Z老师已经应用了。这让团队的老师感到只有跟着她,愿意跟着她。有时候她告诉我们又研究出了一个新东西,欣喜若狂的神情感染了年青人。
2013年2月,Z老师正式退休。可是广东开放大学正处于自主办学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征得Z老师同意的情况下学校继续返聘她,还是让Z老师继续带领会计专业团队。2016年4月5 日,学校人事处处长说:“希望Z老师在课程建设方面多做一些成绩,为学校多做一些工作。她是一面旗帜,(希望)为学校多增光”。目前像Z老师这样返聘的“就她一个”。
(二)团队能有什么吸引力?
网络教育的兴起,对网络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网络教学中的教师担任着信息的导航者、教育过程的设计者、协作学习的指导者、教学过程的辅导者等角色”[7]。高标准要求对远程教育的教师来说是必须的任职条件。环境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形势的发展使得远程教育的教师从单打独斗走向了集体协作。教学团队的本质特征就是拥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即成员的个人目标和集体的目标保持一致。广东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团队是一种典型的教师网络教学实践共同体。实践共同体是一种自组织,是由一群对事业有共同追求的人组成的。成员在持续地相互作用中深化某一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它有利于培育成员树立共同的价值观,提高成员的归属感和合作精神”[8]。同时,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会计专业团队成员的合作变得更有吸引力和更有活力。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团队成员能够快速获取最新的技术和教学信息。团队成员频繁地互动与分享专业技能是保证团队活力的关键因素。“团队必须塑造一个有利于团队成员分享其知识,进行团队学习的情境,这包括情绪、感觉,并建立互信的模式等”[9]。
2012年6月26日,我们对Z老师进行了访谈,Z老师说:
其实(我们的)教学团队最重要的(问题)是经费问题。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得到)什么经费的支持,完全靠(教师)自愿,靠热情。为什么还有人跟着我们干,对一些老师来讲,毕竟大家在一起可以提高业务,另外也有一些课题让他们参与,对老师评职称有吸引力。我们这个团队已经有6个老师评到了副教授。
2015年11月23日,我们再次对Z老师进行了访谈,Z老师说:
(会计)团队到现在还在运作,(与)项目驱动有关系,同时与(具体)负责人有关系。这种项目需要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有成果,有成就感。为什么这个(会计)团队出了那么多副教授,项目驱动与他个人的奋斗目标相符合。大家天天见面不可能,就出现了网络教学团队,有了项目驱动后就有了动力。现在我只要一招手,大家都愿意来,就是要有新的项目
广东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团队突破了地理上、组织上的限制,整合和发挥了分散在全省各地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师资力量,将分散的课程任课教师组织起来,成立课程网上教研中心,使任课教师借助基于网络的远程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跨空间的教学组织和学习支持服务。基于网络的教学团队组织形式,教师虽然很少面对面地一起工作,但是团队定期进行网上备课、教学情况邮件通报、双向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组织教师之间的专业知识互补交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互帮互学等网上教学研讨,突显了这一组织形式在时间空间的优势和远程教育的特色。在该团队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和“导学为主线,网络资源为支撑的多元互动教学”的教学模式,对适应远程教育学习者个性化、探究性学习的需要、提高网上教学质量和促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组织关系上来看,广东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团队其实是一个非正式的组织,它不同于官方设立的正式组织,它是基于某种共同利益而形成的,因此在团队的运行方面它有自己的一套运行规则。校方既没有实质性的支持,也没有分裂性的干涉,团队的生存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有自己独到的吸引力和凝聚力。Z老师一直冲在前面,团队中的教师能够获得新的知识,能够为职称的晋升和课题项目的参与和优秀教师的评选创造便利的条件。
2010年9月的一份会计专业团队的文本材料显示:
在多年的团队运作中,团队成员各方面素质得以显著提高,中心成员有一半以上评为当地市级优秀教师,团队负责人Z老师200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ML(汕尾广播电视大学)等年青老师在项目研究中快速进步提高。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和运行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2013年10月的一份会计专业团队的文本材料显示:
师资培训方面,重视团队内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每学年举行不少于1次的实地教研会议、每学期举行不少于3次的网上教研教学活动,重点培训团队成员课程教学设计、网上教学组织、教学媒体制作、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能力。
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在继续深化建设原有的2门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每年新建1门、共新建3门网络课程,其中重点建设“微课”资源。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与上述新建网络课程配套,每年完成1门共3门移动学习手机课件的建设。
(三)团队带头人“退休”后,团队还能持续发展下去吗?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注重强调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运用,没有过多关注网络教学团队的生存状况,也没有过多地关注网络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问题。其实,像会计专业团队已经发展了10多年,参与的成员越来越多,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会计专业团队带头人快退休的情况下,今后会计专业团队是否还能保持下去,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
对广东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团队的认识更多地来自于我们工作中的观察。在参与观察中,他人的认识与我们的认识往往趋于一致。现在学校给Z老师压得担子越来越多,Z老师也叫苦不迭。当然校方是非常认可会计专业团队的功绩的,许多校方组织的励志和奖励性的活动往往都能够看到会计专业团队和Z老师的身影。学校现在对网络教学团队的经费支持力度也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发现会计专业团队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如何进一步完善提高,而在于如何进一步持续发展。
通过深度访谈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的思维判断进行验证。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不仅在于网络教学团队建设本身上,而且需要站在“人”的视角上考虑网络教学团队存在的精神意义。在访谈中我们最关心的是会计专业团队的带头人Z老师一旦离开了会计专业团队,这个团队还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吗?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了解会计专业团队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2012年6月26日,我们对Z老师进行了访谈,Z老师说:
要让(教学)团队持续下去,应该有几个核心人员,就是我不干了,核心成员再推举一个。保持教学团队持续下去,一要有制度,二要有经费,三要有倾斜的政策。
有了问题意识还不够,如何能让“真实的问题”浮现出来,我们来看看“关系人”眼中的会计专业团队持续发展的问题,2012年6月29日,我们对Z老师所在系前系主任进行了访谈,他说:
现在Z老师的教学团队是松散的(团队成员来自几十所基层广播电视大学)。有一个教学团队的制度当然好,但制度是次要的,还是要靠个人影响力。她的团队靠的是个人因素,因为学校也没有这样的要求。以后Z老师退休了,可以搞成课程组,可以定期开会,形成制度,但是(会计专业)团队深入持续(发展)就不一定了。Z老师退(休)了,完成团队的“形式”是可以的,但是要(其他人)像(Z老师)现在这样能够投入大量的精力就很难了。
2012年7月3日,我们对Z老师所在系的现任系主任进行了访谈,她说:
Z老师一旦退(休)下来,她的团队要存在下去很难,恐怕很难有人能拿得起来,拿不起来的原因是“统筹”问题。学校现在准备搞专业团队,把她原来带的年青人调到别的专业去了。她在网上有一个平台,学生可以在网上问问题。其他人达不到她的这种水平,也没有她的号召力,她在全省系统很有号召力,其他人没有办法跟她比。
可以说两任系主任基本上都认为会计专业团队的运行主要是Z老师的个人能力决定的。2012年7月3日,教务处的一位处长也是这种观点:
Z老师一退休,她的团队就没有办法存在了。她的团队是以课程为主建立的,她是领导者,其他人都是被领导的。所有的问题,包括课程的师资、培训(等问题)都是Z老师负责的,她不是单纯的课程负责人的问题,而是学术带头人的问题。现在学校准备出台的专业带头人的办法是不断遴选的,但Z老师的团队是以课程为主的。如果她退休了,目前学校没有人能够承担得起“税务会计”这门课。所以,她退休了,她的团队就不可能存在了。
对于会计专业团队能否持续发展下去的问题,Z老师本人也不抱希望。2012年11月28日,我们在与Z老师一起谈到会计专业团队的持续发展问题时,她说:
有的老师说,Z老师你退休了,我们就不干了。退下去谁来干我就不知道了。
有的老师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不干了。(现在)有一门课程培养了一个接班人,其他的课(我)不知找谁了。
2012年11月28日,学校高教研究室主任在谈到Z老师所带的庞大的会计专业团队时说:
Z老师是集团军司令,其实(是)好几个团队,就像文化有传承人一样,Z老师是网络课程传承人,这个有特色。
质性研究关注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而是关注一种“文化”。网络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问题其实是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会计专业团队的成功在于Z老师个人的勤奋和团队的合作,这就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2015年11月23日,我们对Z老师进行了访谈,Z老师说:
时间长了也有团队文化(了)。我们这个团队的文化(是)大家互相谦让,互相扶持,(在成果署名上)最需要的老师先上。我们这个团队的文化就体现了谦让,不是那种急功近利,争权夺利,我们这个团队没有。所以,许多年青教师愿意加入我们的团队。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Z老师一旦退休了,这个网络教学团队就要“散伙”了,这是现有的关系人的普遍认识,这种结果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乃至包括校方都不愿意看到。怎么能保证会计专业团队长盛不衰,这是我们更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要从网络教学团队兴盛的基本要素方面去探索。
(一)优秀网络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应该具有匠人精神
能够称为匠人的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匠人精神是指一个人的技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还在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状态。严谨求实的处事风格、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匠人精神的主要体现。我们把在手工技艺方面称呼的匠人风格即匠人精神的词语运用到教育之中,表明在教师队伍中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教育工作的态度用奉献精神已经不能准确地表达了。他们在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创造“一品入魂”的教育“作品”,他们守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心无旁骛地在追求卓越的教育“作品”,能够确切表述这种做法的词语就是匠人精神。匠人的特点在于专一,没有哪个匠人是杂家,他们只是其他人认为在不起眼、不值得费心费力的项目中能够静下心来,默默地坚持着,而且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待到他们在能力方面展露头角之时,已经成为了业界的领军人物,没有多少人能够挑战他们的技艺。Z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多少年来,她一直默默地带领网络教学团队做着会计专业课程,对会计专业的专一性极强,在对网络课程制作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完美,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最终在业界的地位和声望不断高涨。
能够用匠人精神来概括Z老师的风格,是因为我们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激情、执着、好奇、创新的力量。“专家绝不是天生的”,Z老师能够对新兴的网络技术保持极强的敏感性,自己主动去创新、去实践,这些动力来源于她对专业的浓厚兴趣,这种兴趣不可能是天生的,只能是后天习得的。但是为什么有人能够对兴趣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而有的人只有三分钟的热情,其原因也与人的价值观有关。访谈对象中,人人都对Z老师对专业水平和执着精神非常赞赏,但也都承认,目前还看不出来有哪位团队的成员能够取代Z老师,能够在Z老师一旦退休后能够接替她的位置,其原因就在于人们看不到有匠人精神的继承者。
现代人受外界的诱惑越来越多,心性不静,心气浮躁,干事不专一,不专心,往往期盼一夜成名,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把持不住自己,往往一事无成,虚度年华。在现代社会浮躁的环境下,匠人精神显得十分显眼和珍贵。有了匠人精神的支撑,人们的心理预期就不会那么浮漂,就会一步一个台阶地攀登,就不会刻意地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指望一蹴而就。他们对事物的把握会更加客观,对专业的要求会更加执着,对事业的追求会永无止境。在匠人精神支撑下的教师,他们获得的“作品”会来得很慢,花费的时间周期很长,但得出的结论会十分扎实,取得的成果会十分辉煌。Z老师带领的团队往往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团队的成员专心致志,工作目标明确,因为他们有匠人精神的支撑,有历史的积淀,有精益求精的追求,取得的业绩使人们不得不佩服。匠人精神有时反应的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技术,也不仅仅是一种关注度、认真度的状况,而是一种人的文化气质与品格。
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分析,广东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团队的成功在于Z老师个人的努力和团队的合作。Z老师的勤奋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也是学校要求年青教师学习的原因。其实,在会计专业团队运行方面,学校并没有过多的支持政策,当然也没有干预会计专业团队的发展,团队的运行完全由Z老师自己操作。现在的问题是,如果Z老师一旦退休了,必须找到一个具有Z老师这样的具有匠人精神的继承者,否则这个团队很难维持下去,这是现有的关系人普遍的认识。
(二)项目驱动对调动网络教学团队成员积极性至关重要
对许多老师来说,参加到Z老师领导的团队不仅能够学习到新的专业知识,接触到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专业组织能力,关键是对个人的职称、荣誉的评定等现实能力的体现有帮助。许多团队的成员反映在这个团队确实能够学到很多知识,而且自身的专业水平能够获得极大的提高。教师的一生对于职称的追求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动力,职称不仅能够证明个人的工作、专业能力,也能够带来同行的认可,工资待遇的提高。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职称是教师一生追求的目标。正因为有这样的动力,教师对于职称的重视程度是极高的,而Z老师的团队就能够提供这样的帮助。2016年3月25日,一位会计专业团队的成员说:
比如东莞电大的一个年青教师,Z老师要求他做(项目),最后他做出来了微课。这样,年青人感到有机会。我们往往忽视年青人,而Z老师往往搭建老、中、青团队的结构。有好几个老师因为跟着Z老师后职称评到了副教授了,其他团队的老师愿意参加到这个团队。团队的每个老师都有角色,都有参与,没有一个老师说没有活干。网上教学活动,专业老师只要有空都会上去答疑。
广东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团队的特点在于探索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远程教育模式。现在不仅使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而且开始使用手机进行教学,学生的手机里有课件,还有考试模拟题,学生通过碎片的时间获得了远程教育服务,这个过程本身对教师的挑战和吸引力巨大。
在广东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团队中的教师业务水平会水涨船高。特别是对于即将评职称的教师,Z老师都会主动关心,动员一些教师主动为即将评职称的老师提供帮助,课题项目的排序、冠名都照顾即将评职称的老师。正因为这样,Z老师的名声很好,评上职称的老师都非常感谢Z老师的帮助。在这个团结的大家庭中,团队的成员感到温暖,感到集体的力量,感到工作氛围的融洽。能够进入到Z老师的团队成为一种荣耀。有时Z老师也会对团队的成员进行调整,不合适的老师会被调整出去。能够进入Z老师团队的必须是Z老师认可的人,能够持续在这个团队待下去的人一定不是懒人。所以,年青的教师希望能够进入Z老师的团队,希望能够在这个团队中迅速成长。而且Z老师也会通过一定的手段磨练年青的教师,让他们尽快地成长。基于对团队建设目的的认同,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目标规划和项目研究,并将其与自身的成长规划结合起来,内化为个人愿望,从而激发工作热情。同时以项目为纽带,在Z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申报和开展教学改革、资源建设等项目,积极参加各级竞赛和成果评比,让团队成员在各个项目中取得成功的体验,在团队找到归属感。
与普通的教学团队相比,优秀的网络教学团队从起点上就有了实质的区别。有Z老师在业界的认同度,自然许多项目容易申请下来。有项目就有了锻炼的平台,Z老师往往会把年青人推到前台去,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接受锻炼,自然也就有更高层次的收获,这就是项目驱动带来的真正动力。
(三)网络技术与专业知识完美地结合才能保证成果的凸显
网络教学团队能够出成果,现在看来除了专业知识的运用以外,还在于这支团队网络技术运用的娴熟度和超前性。一般来说,要想达到这种完美的程度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懂专业知识的人只是在专业方面能够运用知识,在网络技术方面一般是门外汉,因为网络技术又是另外一门非常专业的技能。对于像会计这种文科类专业的教师来说,网络技术属于工科知识,两种知识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因此要把这两种知识融合在一起有相当的困难,一般一个人是很难做到的,但是,Z老师做到了。
网络技术与会计专业知识的结合,一种是个体的结合,再一种就是团体的结合。会计专业团队要想达到Z老师这样个体结合的程度有困难,现在看来这样的继承者还难以产生,那么就应该在团体的结合方面做文章,即一个团队既有专业知识人员,又有网络技术人员,两种人员组合成为一个团体。虽然团体的结合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唯有在这方面寻求突破才是出路。能够组合成网络技术人员与会计专业人员合成的团队,或固定或松散,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要考验团队带头人高超的领导艺术了。
Z老师的专业是会计,但是她的个人经历以及她对网络技术的好奇心,使得她一个人完成了专业知识与网络技术的完美结合。Z老师为什么能够对网络技术知识感兴趣呢?Z老师的同事说,“她以前当过工人”、“她自己能够修汽车”、“她以前修过大卡车”,看来Z老师的动手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个人经历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在于Z老师的超前眼光,她看到了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在没有办法组合一个网络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结合的团队的情况下,只有走个体结合的道路了。Z老师对先进的网络技术十分敏感,对网络技术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方面做到了完美的程度。为什么笔者访谈的对象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说“Z老师退休后,团队就要解散了,没有人能够代替她的地位”?其原因就在于会计专业的教师往往不懂网络技术,特别是新兴网络技术的应用,而Z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她一个人能够将网络先进技术和会计专业知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一般的会计专业教师无法做到的。2016年4月1日一位会计专业团队的成员说:
她还没有培养出一个合适的人,电算化技术与会计专业技术结合(好)的人,对网络运用、微课、手机运用(结合)的人。
其实会计专业团队的人也在考虑Z老师退休后该怎么办的问题,大家认为必须在这支专业团队中吸收网络技术的专门人员。设想是好的,但是在一个专业教学院系招聘专门的网络技术人员也非易事。如果能够调动学校网络技术部门的专业人士参与到专业教学团队之中固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让网络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说,现有会计专业团队的人员自认为没有专业知识与网络技术两种能力,“能力连一半都达不到”。因此认为没有人能够接替Z老师带领这支优秀的团队持续下去,但是这恰恰说明了今后团队需要努力的方向。
严格地说,所有具有教师资格的远程教育教师都应该有能力组建网络教学团队。从技术层面来说这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执着的精神以及团队带头人的领导艺术。现在看来,网络教学团队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学校要采取措施给有能力、有热情的教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更多有理想的网络技术人员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教师学习网络技术,网络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努力组合在一起,共同向网络教学方向发展。这个问题解决好了,远程教育的大学就有了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保障。远程教育就是要实现人机对话,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为更多的人所享有。在网络时代,虚拟的教育社区必然代替现实的教育场景,对担负远程教育的教师来说,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储存信息、转化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具备运用网络手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是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现在看来,网络教育的环境、教师的网络技术教学研究能力和师生的关系需要重构,通过什么方式来让教师主动适应环境的要求呢?组建网络技术与专业知识结合的教学团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广东开放大学会计专业团队的经验印证了网络教学团队所发挥的作用。
总之,通过长期的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以及文本分析,我们发现优秀网络教学团队作为焦点群体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是必然的。其实许多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希望通过参与优秀网络教学团队的活动,以及探索优秀网络教学团队的经验获取自己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这也是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关注优秀网络教学团队的出发点之一。网络教学团队是网络教学基本的组织形式,其优势在于通过网络技术手段组织教学,这支团队只有能够把握住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能够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为网络教学团队提供技术保障,教育的效果受到学生的拥护,这样的团队才能称之为是优秀的网络教学团队。网络教学团队要想持续发展下去,确实需要一个团队的带头人具有匠人精神,同时还需要团队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让参与者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收益,这需要团队带头人有一定的“领导艺术”,而不是“领导能力”。
[1] 刘志文. 转型与建构——网络教学变革的理论研究[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 5.
[2] 陈向明. 在参与和对话中理解和解释(总序)[A]. 【英】凯西·卡麦兹. 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边国英 译.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3] 【美】乔伊斯·P.高尔 等.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M].屈书杰 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92.
[4] 【美】埃文·塞德曼.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M]. 周海涛 等译.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41.
[5] 【英】凯西·卡麦兹.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 边国英 译.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38.
[6] 武法提. 国外网络教育研究发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
[7] 刘成新 等. 网络教育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47.
[8] 杨卉 等.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研修活动体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3):56-76.
[9] 富立友. 知识视角的组织文化[M].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93.
(责任编辑: 微风)
A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aching Team
SUN Ping
(The Open University of Guangdong,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510091)
Network teaching team is playing a signi fi cant role in distance education and it is a product of the integration of modern network technology and professional teaching organization.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such as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 and text data analysis,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running track of the network teaching team and their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uccess of network teaching team lies in the craftsman spirit of its team leader, projectdriven practice and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network teaching team;distance learning;qualitative research
G724.82
A
2095-932x(2016)04-0001-10
2016-06-06
孙平(1964-),男,陕西韩城人,法学博士,广东开放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