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雪山嶂重力调查助推深部找矿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实施的“广东省雪山嶂整装勘查1∶5万区域地质综合调查”项目,历时3年,在广东省英德市雪山嶂一带的南岭中段重要成矿区带内的大宝山铜矿区外北东部取得较好的深部找矿效果,经钻孔验证深部见厚大铜矿体。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首先,编制了系列图件,为本区基础地质研究、找矿等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整套高质量的综合图件。
第二,根据重磁场特征,解释推断了工作区地质构造格架,推断北东向基底断裂6条、北西向5条,其中7条为本次新推断。划定褶皱核轴42条。结合磁场划分了五级地质构造单元8个(凸起4个、凹陷4个)。圈定老地层10处、碳酸盐岩88处。为区内“三位一体”找矿提供可能的成矿母岩、成矿地层和成矿构造及成矿构造面,为在不同成矿专属构造单元找矿提供了方向。
第三,利用倾斜角、θ图、归一化标准差等边界识别新方法,结合垂向二阶导数和剩余重力异常等方法识别出4个岩体,其中隐伏岩体2个,半隐伏岩基2个,解释推断了岩体三维空间,为寻找与岩浆岩侵入有关矿产指明了方向。
第四,在大镇、大宝山调查区分别划分8个和13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根据1∶5万重力负异常,发现了4个花岗闪长岩岩株。利用重力资料划定覆盖区或半覆盖区内地层边界,根据重力梯级带追踪断裂1条,根据典型矿床的地质-重力模型圈定找矿靶区1处。根据1∶5万剩余重力正负异常边界对大宝山调查区东北部的次英安斑岩体及花岗斑岩体的分布范围进行了修订。
第五,根据重力场特征建立了大宝山大型铁铜铅锌多金属矿、船肚中型钨钼矿、白水寨大型钨矿、金门中型铁铜多金属矿、竹子坑中型铅锌矿、红岭岩浆岩大型钨多金属矿等地质-重力找矿模型6个。圈定找矿预测区7处、找矿靶区8处。
第六,大宝山铜矿向北东延伸部位有明显1∶5万重力高显示,项目组将此初步成果及时提供给正在该区勘查的广东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使用,经钻探验证有多个钻孔见矿,指导了矿区北东部的找矿工作,证实重力高为含黄铁矿大理岩、硫铁矿层、铜矿综合引起,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
(来源: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 2016-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