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438002)
如何进行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
朱璐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438002)
摘要:强化项目成本控制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众多施工企业所关注的重要主题。在正确认识成本控制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各重要影响因素以及环节,浅谈提高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有效途径。
关键词:项目成本管理;控制过程;有效途径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包括项目投标、施工准备、现场施工和竣工验收结算阶段。有的施工企业未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意识不够,致使工程项目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利润微薄,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无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此施工企业强化和完善成本控制势在必行。
1.1投资阶段的成本控制
作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是建设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到财务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合理地确定工程规模的大小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直接影响,建设标准水平的高低就是要明确施工中的各项指标,它的合理设计也直接影响到工程费用的高低。工程建设地区要尽量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这样可以减少施工中的运输费用,还可减少流通时间。工程建设地点的选择应尽量考虑土地的节约、地质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施工中工艺、设备的选用要遵循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原则。最后,还要对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和成本的比较,科学决策,正确判断。在投资决策阶段,根据方案图纸和说明书,编制各个专业详尽的工程造价估算书。在方案的投资估算过程中,要多考虑一些影响造价的因素,使估算更加完善[1]。
1.2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设计阶段的造价(估算、概算、预算)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共同组成工程造价的控制系统。设计阶段要明确应采用的合同措施,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施工中设计方案的随意变更。应当在合同中明确工程变更或修改费用额度时的限制条款,通过合同措施加强管理。因此,施工中的各个部门要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科学地把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结为一体,将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同时在施工中还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保证施工限额和费用的稳定性,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中。
1.3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采用订单模式进行招投标工作。投标单位根据招标文件中设计的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按照企业定额或参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现行消耗量定额及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关于施工项目的各项市场价格信息进行投标报价工作。这种科学的招投标管理可从整体上加强对工程的成本控制。投标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是编制竞争力强的投标报价,即根据工程概况和招标文件,进行项目成本预测,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投标报价。这样在谈判过程中就能心中有数,为企业取得合理的利润打下良好的基础。
1.4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实施阶段是成本控制重要阶段,主要包括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工料机的控制、安全质量控制等方面。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一环。要准确处理造价、工期和质量的辨证关系,把投入产出观念渗透到施工过程中,努力使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达到最优组合。施工人员必须完全掌握设计意图,一旦发现施工设计缺陷需要及时同设计和管理部门进行协商和交流,尽量避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前期设计缺陷拖累整体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项目施工中整体方案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对项目周期成本和投资总体情况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完成。此外,项目施工合同应该在现场完成签证。在施工建设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的相关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关任务[2]。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各项费用的控制和成本分析。如果项目管理混乱、生产效率低下,那么再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项目的预期利润再丰厚,也无任何意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成本费用的控制是全面实现成本预算目标的根本保证。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要从影响成本的各重要因素着手,制定相应的措施,将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计划成本内。结合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工程直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1)材料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2)人工费控制,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加以控制。3)机械费控制,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合理进行配置,尽量避免设备资源闲置。
4)管理费控制,尽可能实行一人多岗制,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1.5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验收工作必须严格依据相关条款、建筑要求等标准和规范进行。在审核竣工质量、时间以及完成情况是否合格外,还要对计价依据和结算方法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进行审核和研究,对审核发现的不合理的收费现象要及时予以指明和改正。项目完工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与调整的目标计划成本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在对项目进行全面总结评价的同时,施工企业根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过程的实际情况,注意总结成本节约的经验,吸取成本超支的教训,改进和完善决策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1创建有效的项目成本内控体系
内控体系能实现职责分明、严把绩效考核关、实现对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监督。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在动工初期就应该配备一个有效、规范的内控体系,这样才能够有效监督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并严把风险关,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的职责,避免出现问题后相互推卸责任。工作人员应该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及时做好监督和结算工作。对工作人员要定期、准确、无误地展开绩效考核,并以公平、公正、公开作为考核的要求,以此来对项目成本控制进行有效监督。
2.2加强合同管理,规避法律纠纷
施工承包合同签订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必须熟悉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对可能发生有歧义的、招标文件中不合理的条款要提出修改意见,对专用条款中的每一项条款都要透彻分析理解,避免以后在竣工结算时产生纠纷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大力实施限额设计
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开发经验与投资估算的要求,掌握建筑工程的预算定额以及费用定额,了解建筑材料的预算价格,从而有效地确定设计限额,包括造价与材料消耗指标等,并且建立相应的奖惩考核机制。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与设计部门积极配合,对设计的变更进行严格控制,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础资料,优化设计,保证投资限额不被突破,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建筑工程企业应该着重突出定额管理在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中的独特作用,确保从根本上实行成本的管理及控制。管理者应该加强培训,提升所有职员对定额管理的认识掌握程度,让定额管理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中。
2.4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一次性完成合格的建筑产品,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应把工程质量管理当作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施工生产中严把质量关,从施工前的测量放样、施工中材料投入以及施工后工程质量养护等环节始终贯彻“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质量方针,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财物等的大量投入[3]。
2.5实行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建设工程施工周期一般比较长,会使实际消耗的材料、人工价格与投标时差异较大,这就要求造价控制人员及时收集积累有关造价调整的资料,准确预测各种动态因素(如价格、利率、汇率等),使造价动态管理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对于投资的控制可以按工程进度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按照需要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调整。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达到实现最低目标成本的要求。加强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才能使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超.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
[2]陈霞,张慧.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建筑施工,2011(2).
[3]杨湘林.工程造价成本控制[J].科技信息(建筑工程),2007,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