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内部空间与园林造景艺术渗透

2016-03-11 14:01:57王璐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维修管理处
消费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内部空间造景空间设计

王璐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维修管理处

探究建筑内部空间与园林造景艺术渗透

王璐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维修管理处

本文基于现代建筑艺术发展趋势和园林造景艺术规律,对在建筑内部进行园林造景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就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进行了探讨。

建筑内部空间 园林造景 原则 手法

当前,我国建筑艺术已走出了初期的实用主义,向美观化、舒适化、生态化转变,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具体应用上,表现在园林造景艺术向建筑内部空间渗透,使建筑物在内部布局和风格上体现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与此同时,由于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自然的绿色空间被挤占,城镇街区空间充满了大量的、拥挤的人工建筑物和构筑物,绿色空间缺乏,而人们对自然美、生态美的需求随着发展理念的转变、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质量和品格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建筑物内部引入园林造景艺术,既是建筑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态化追求的需要[1]。在建筑内部渗透入园林造景艺术,并不是二者艺术的简单嫁接,而要加强对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和园林艺术规律的研究,在遵循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发展的基础上,按照建筑物功能特点,因地制宜地融入园林造景艺术,既不影响建筑物功能的发挥,又可增添园林之美、生态之美,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相互增辉。

一、在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园林造景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在园林造景艺术中,因地制宜是基本原则。同样,在建筑内部进行园林造景也要对建筑功能、规模、所在地气候特点、结构特点等进行考察,依此进行造景设计。毕竟,建筑物的功能性是第一位的,而园林造景则是修饰性、辅助性的。首先,园林造景不应影响建筑物各种功能的发挥,不影响人们正常使用建筑物的各项功能;其次,建筑内部园林造景不应对建筑物的基本结构造成破坏,不对建筑材料造成腐蚀,不应对建筑安全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再次,在遵循室内地形特点的基础上因势设景,如高则山,低则水,曲则流,透则绿等;最后,要善于借景,室内景观与室外景观有机衔接,形成浑然一体的效果。

(二)主题性原则。结合建筑物的不同,每一处建筑内部园林造景都有一定的主题,所有的造景施工都应围绕这一主题来进行,每个景观单元,也要符合这一主题。由于建筑物内部空间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是两种艺术的融合,而且以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为主体,因此,园林景观主题应服从于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功能与特点。在施工过程中,要随着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调整,而对景观进行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既要符合主辅关系,又不能破坏景观艺术设计的整体性。

(三)法无定式原则。这里所说的法,指的是景观设计的艺术规律。在中国传统的园林景观艺术中,其模仿的是自然状态之下的景观,“自然”是其艺术的基础与主题,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依。而建筑内部造景设计,又是对园林景观艺术的借鉴与融合,而且每处建筑物所处环境、设计功能、规模大小、建筑结构也都有所不同,因此更应该在遵循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的基础上,结合艺术构思,进行灵活机动的设计,不可能“一张图纸打天下”。

二、建筑内部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

(一)围而不断。在大的园林景观中,由于其空间广阔,常常采取一些手法对空间组织和分布通过隔断的方式进行分配,从而增加景观的层次感,丰富景观元素。但在建筑内部,空间相对比较狭小,如果采用这种手法,则会使建筑内部空间显得局促、压抑。如果不采用隔断的手法,则又无法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对此,要借鉴小型园林“围而不断”的手法,即通过绿植花草、水流、山石、栏、廊、窗等,进行开放式围隔。这样,既不使空间变得狭小,又可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与灵动性,达到虚实相生、动静互衬、大小相映的效果。

(二)借景生景。借景是园林景观中常用的手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园外的景观引入室内,突破室内空间的局限,把内部空间延伸出去,使内外部景观相通相融,相互增辉。这种手法通常通过采用通透式隔断以及门窗来实现。在建筑内部造景设计中,可以借鉴这种手法,如通过门的设计,“框”进外部的特定景观;通过窗的设计,使室内外的景观互相映衬;通过镜的设计,“借入”室内外合适的景观,丰富景观元素及其层次性。通过这些手法,也有利于拓展建筑内部空间,打破建筑物的天然阻隔,营造一种开放、旷远而又曲婉幽雅的氛围。

(三)对比协调。在园林景观中,景观本身相对来说是以“静”和“寂”为主,但通过对比协调手法的运用,可以让“静”动起来,让“寂”活起来。山与水相配,水和鱼相搭,花与影相衬等。除动静对比以外,还有有无、显隐、虚实、远近、明暗等对比手法。建筑内部空间造景,要结构建筑物具体布局和结构,灵活运用这些手法。如建筑物墙角或管道,本身有“实”与“寂”的特点,对此,可用花草、石景、水景等,以虚化实,以动掩静,以生机活力化解死寂与无序[2]。

(四)意境营造。意境是园林景观的灵魂。即通过景观元素的设置、搭配以及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突出某个特定的主题,营造特定的氛围,给人以某种特定的艺术审美享受,同时也体现了某种思想情感和人生价值观念。建筑内部景观意境的营造,不仅是建筑功能的需要,也是人对模拟自然环境的需要,更是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需要。其意境的营造,要通过情和境的交融、景观元素的配合、景观主题的突显来实现。如,要营造清逸幽静的意境,以适应人远离尘俗、超脱世外的心理需求,可用缓流、绿植、拱桥,以及模拟自然的彩绘、雕饰等元素进行艺术化的搭配;要营造华贵大气的意境,则可用流瀑、石景、鱼景、柱石等元素进行创意组合,这种意境的营造较适合大型商业场所。

三、结语

园林造景艺术对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渗透,是现代建筑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们对生活环境追求的必然结果。在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园林造景,应注重因地制宜原则、主题性原则和法无定式原则。从艺术手法上来讲,主要有围而不断、借景生景、对比协调和意境营造等。

王璐(1985-),女,族汉,河北人,助理工程师职称,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现供职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维修管理处,研究方向:工程施工管理。

[1]李小霞.营造“室内园林”--浅析室内绿化植物应用技术[J].房地产导刊,2014,(31):202-202.

[2] 王青,徐国栋.室内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J].城市建筑,2015,(36):196-196.

猜你喜欢
内部空间造景空间设计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现代装饰(2021年3期)2021-07-22 07:09:44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8:26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7:32
公共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象探讨 以河南省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为例
中华建设(2020年5期)2020-07-24 08:55:32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26:48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21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31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12
“植物造景”——自然的装饰艺术
现代装饰(2017年12期)2017-05-22 02:41:29
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景观元素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