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

2016-03-11 14:01:57张静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危机老年人家庭

张静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老年人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

张静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医疗水平不断改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加,老年人的健康便成为了一大核心问题。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我国老年人疾病患者中约有50%--80%的疾病是源于老年人的心理危机,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常同时患有情绪障碍,而其中约有70%的疾病是源于长期缺乏精神关爱引起的,因此,关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

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 认知 工作记忆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有数据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约占总人口比例的15.5%,65岁及以上占比为10.1%。其中,约有85%的老年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27%的人患有明显的抑郁或者是焦虑,0.34%的老年人患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老年人的心理危机干预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老年人的心理危机:

老年人的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孤独心理:持续上升的孤独感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年人常常会觉得与家人缺乏亲密感,易被忽视或者被拒绝。 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退休后,长时间待在家中,孩子成家立业离开父母或忙于上班,缺乏儿女的陪伴,会产生寂寞感、孤寂感,情绪相对不稳定、容易悲观,伴有消沉、抑郁等症状,进而产生心理上的不适,躯体上也逐渐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严重导致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病症。最常见的就是“空巢综合征”。

2.自卑心理:老年人在退休后,除了养老金基本没有其他收入,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甚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有所下降,多数老年人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拖累家人,得不到社会及家庭的尊重和重视,产生失落感,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其次,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不断衰退,学习能力下降,对一些新的事物的学习能力远不如以前,造成他们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各方面活动的效率也较低。最终导致交际减少、性格孤僻、不善言谈、抵触新事物、缺乏对生活的热情等。

3.多疑心理:随着老年人身体组织器官的日益衰退,身体的调节能力不断减弱,他们经常怀疑自己患有某种疾病,也有患病的老年人怕自己的病治不好,而时常处于紧张状态。其次,多疑心理多产生于一些长期缺乏与外界沟通交流的老年人身上,即便是生活中有人对他们提供关怀和帮助,他们却会认为有人对自己不怀好意,充满了猜疑、不信任的心理。

4.恐惧心理:年龄的增长使得老年人各方面的机能不断下降,加上身边朋友、同事等同龄人的去世使得他们对死亡充满了恐惧,不敢参加朋友葬礼,不敢正视自己的衰老,惧怕谈论死亡,时刻处于恐惧中。

5.幻想心理:在意识到死亡后,很多老年人希望自己可以健康长寿,多活几年,产生了爱幻想的心理,常常幻想自己会长寿,以此来安慰自己,不能正视自己的生活状态。

6.焦躁心理:退休后老年人自身社会角色及家庭地位的改变使得他们常常会觉得孤独、自卑,因此在处理很多事情时觉得不如意,会显得焦躁,易动肝火,脾气暴躁,从而损害身心健康。

7.黄昏心理:退休后的老年人空闲时间增多,有更多的时间怀念过去,一些老年人沉醉于对过去的时光以及美好时代的回忆中,变得多愁善感,郁郁寡欢。也表现为多数老年人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今时代的不断变化,充满了怀旧情绪。

8.老年性精神障碍:目前我国老年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已高达1.5%,主要表现为急性意识模糊、记忆障碍、猜疑、抑郁、焦虑等,主要是由于大脑萎缩和神经细胞的蜕变,导致健忘、固执、自私,不爱整洁、懒散退缩、抑郁或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迫害妄想症。

二、老年人的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一)生理心理因素

健康的身体是老年人获得幸福晚年生活的保障。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身体所需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②培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户外养生运动,如打太极、跳舞、垂钓等;③注意大脑的保健,多吃有益于大脑的食物,促进脑的新陈代谢以及脑功能的恢复。

(二)社会心理因素

要使老年人能够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就必须意识到老年人对人生,特别是对晚年时期生活的精神寄托和追求,密切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①自我尊重:虽然老年人退休后不再有经济收入,可能不会再给这个家庭带来多大的贡献,但是,老人在前半生里为社会、家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应尊重老人的想法,尊重他们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1976年,朗格(E.J.Langer)和罗丁(Rodin)有关“抑郁和控制力缺失”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让老年人在生活中做选择(对自己的生活有控制力)可增加他们的积极情绪,从而减少抑郁的产生。②社会参与意识:社会及家庭成员应营造良好的条件及氛围,为老年人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多与外界沟通,接纳新事物,丰富精神世界。也可通过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实现人生价值,比如历史讲解员、社区志愿者等。③自我肯定: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实现自我价值,克服老年人的自卑感。同时作为子女,应多给老年人一些正确的心理指导,正确认识人生的这一阶段,接受自己,学会爱惜和保护自己,坦然面对生活。④人际交往:同龄人间代沟较小,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相比成年人来说会更容易沟通,可鼓励老年人多与其他同龄人交流沟通,消除孤寂感,同时可充分调动老年人群,鼓励他们帮助他人,从而收获更多的友谊以及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

老年人为国家、社会、家庭奉献了毕生的心血,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时代发展,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他们提供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

[1]王延群,老年人如何克服厌世心理[J];现代养生;2011年15期

[2]孙晓曼,香湲,许晓云,谈维护与促进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对策[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3]徐春昕,老年人健康生活十条建议[J];开心老年;2011年07期

[4]景胜,严顺开,多做感兴趣的事[J];健康天地;2011年08期

[5]刘姿含,老人少“贪”寿自长[J];家庭医学;2011年06期

猜你喜欢
危机老年人家庭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英语文摘(2019年4期)2019-06-24 03:46:08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停电“危机”
恋练有词
“危机”中的自信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35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