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贤 张叶栩 马慧肖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京津冀一体化下河北省高端旅游业对策研究
刘桂贤 张叶栩 马慧肖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河北省环绕京津两大都市,拥有巨大、高端的旅游市场。近年来,河北省高端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对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带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河北省高端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下河北省高端旅游业发展对策。
京津冀 高端旅游业 对策
高端旅游是个相对概念。从需求者的角度看,高端旅游的核心指标是个性需求,消费者愿意为相应的产品支付较高的价格。从供给者的角度看,高端旅游的核心指标是人均每天消费金额。它既要高于一般水平,又要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例。“高端旅游”有四个含义,一是产品的高端化,二是消费的理性化,三是生产的专业化,四是旅游产品的品牌化。品牌是灵,特色是魂,品味是基,质量是根,品质是本。产品高端化并非仅仅是高价、奢侈旅游产品,而是特色性的货真价实的产品。“ 高端消费者” 不等同于“高档消费者”,而是理性的有品位消费者。客人要根据自己财力、爱好、需求、承受力,有针对性地选择旅游产品。高端旅游的消费者,一般都有比较高的文化品味,有深度化的体验需求,进而形成其特有的文化特质。生产的专业化是指旅游产品要由对旅游市场需求、旅游产品特色有较高把握力的专业化技术人才来设计。尤其是一些高端的专项旅游产品,设计人员还要精通专项活动的相关专业知识。
(一)政府主导明显加强,旅游大发展的环境基本形成。河北省高度重视旅游业,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新增旅游产业基金1.7亿元,加大了对旅游业的引导和支持。全省上下对旅游业作为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形成了统一认识。
(二)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功能进一步释放。到2014年底,全省已开放景区600多家,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99家(全国列第7位),星级饭店520家,旅行社1200多家。全省入境旅游人数和创汇年均增长9.2%和11.5%,总量分别达到376万人次和15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和创收年均增长13.1%和15.9%,总量分别达到5.6亿人次和3150亿元人民币。
(三)产业融合聚集不断推进,区域旅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省在空间上加强了资源整合,引导同类产品区域聚集,如温泉聚集区、滑雪聚集区、草原聚集区、滨海休闲度假聚集区等,增强了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河北省还先后与国家旅游局、天津、北京加强了合作与协作,构建区域无障碍旅游体系,促进了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使河北有效融入了环京津协作区。
(四)休闲旅游快速发展,全省旅游业步入升级换代阶段。随全省初步形成了一个由观光、休闲度假、专项旅游产品组成的产品体系,旅游产品类型和季节结构明显优化,极大地促进了高端旅游业,推动了河北旅游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一)缺乏龙头型旅游目的地:尚未形成游客的首选地和优选地,与北京、山东等周边省市相比,落差较大,尤其是缺乏龙头景区,缺乏有影响力的经典线路和旅游品牌。由于旅游市场主体“小、散、弱”,缺乏产业带动力强、能与世界知名品牌企业同台竞争的龙头企业,严重影响了河北省高端旅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二)航空、海上客运交通滞后:航空方面,全省机场数量少,开通的航线较少,远程游客到达河北旅游多数要在北京中转;航海方面,秦唐沧地区虽然濒临渤海,但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主要功能是为工业服务,缺少客运码头和配套服务设施。
(三)与京津市场需求对接不够:对京津旅游市场的巨大需求,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观光产品多,高端休闲度假产品少,一般产品多,高端旅游精品少;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高端旅游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信息平台与京津未能全面对接,影响了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
(四)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景区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宣传和统一管理,区域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体品牌效应弱化,高端旅游产业竞争优势难以形成,阻碍了高端旅游业的做大做强。
(五)面对周边省市激烈竞争:针对京津客源市场,河北高端旅游业不仅面临北京、天津自身发展旅游的竞争,也面临周边省份争取京津地区客源的竞争;面向中远程市场和入境旅游市场,由于北京的屏蔽作用,大大增加了河北省高端旅游产业和产品的增长成本。
(一)促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改革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旅游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旅游统计核算制度,改革旅游考核体制。
(二)促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京津及省内休闲度假需求,加快构建高端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体系;依托环首都、燕山-太行山、张承坝上、秦唐沿海等地区旅游资源,加快建设特色休闲度假目的地,将北戴河新区、崇礼滑雪、野三坡、衡水湖等打造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建设一批有震撼力的区域性景区。
(三)提升高端旅游公共服务水平:针对河北旅游公共服务不完善,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加强交通路网、公共服务网和信息网的旅游“三网”建设;建成一批高标准自驾车房车营地;启动建设河北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
(四)优化旅游市场环境:依法落实旅游市场监管责任,加快建立权责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保障有效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针对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虚假广告、价格欺诈、非法经营、强迫消费等热点问题重拳出击,切实规范旅游经营服务行为。创新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1] 孙海娜.我国高端旅游产品开发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11
[2] 王天英,李颖,南凡.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河北旅游业的发展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1
[3] 唐凡茗.桂林发展高端旅游的对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1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