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霞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浅谈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困境与对策研究
陈海霞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产生了超负荷运作的市场物流运输需求,因此对跨境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物流成本过高、售后服务无法保证等问题。本文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来讨论制约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困境,最后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可以促进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
跨境电商物流 困境 对策建议
2013年是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分界点。在这之前,跨境电商主要模式是海淘与代购相结合,2013年,阿里巴巴带头开拓海外市场,从而打开了跨境电商的新大门。近几年来,由于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速。根据2016年8月10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6%[1]。
然而,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产生了超负荷运作的物流运输需求,因此对跨境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境电商交易的主体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跨境物流需要跨越不同的国界,将商品从生产者或供应商到达消费者,过长的产业链和过多的环节,使跨境电商物流面对更多的不可控因素,发展变得缓慢。本文将制约我国跨境电商物流的问题划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可以促进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
(一)外部因素
1.国际因素。国际因素带来的影响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关于不同国家政治、 文化、 法律、 海关等;另一类是国际货币汇率问题,税率的变化会导致跨境电商利润的缩减。
2.我国政策因素。近年来,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支持跨国电商的发展,然而,在物流服务产业链这块,配套的法律法规和信用体系等有待健全,这些都在制约着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2]。
(二)内部因素
1.物流成本。由于跨境电商物流需要跨越不同的关境,产业链比传统电商物流的长,其中还涉及国际海关、国际运输等众多环节,不仅增加了不可控因素,也进一步增加了跨境电商的物流成本。
2.物流运输及配送。跨境电商物流的长产业链以及环节众多等特点,导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平均周期往往是国内电商物流平均周期的 5 倍以上。配送期过长,容易消磨消费者的耐心,也会影响对卖家的评价。
3.物流体系。物流体系体现在配送过程中和配送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配送过程中无法全称追踪包裹。在跨境电商中,由于部分国家的物流系统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原因,无法建立物流信息共享网络,因此无法为跨境电商商品提供追踪服务。
另一方面是配送后退换货。退换货在传统电商物流中本身就是一个普遍现象,在跨境电商物流的退换货时同样存在物流周期漫长和成本过高的问题。
4.人才因素。人才对跨境物流的影响因素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人才培养缺乏实践。跨境电商物流是一个复合型产业,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是培养物流人才的主要来源,然而在学校的课程设计中,大部分的专业课程仍然停留在书上,学生缺乏实践,导致部分高校的学生不适合企业的需求,造成物流人才供需严重的不对称。
另一方面是人才短缺。跨境电商物流需要的人才大概可以划分为三部分:物流操作、物流管理人、物流规划。物流操作人才属于基层人才,薪水普遍较低,且任务繁重,因此流动性较大,始终供需两旺。目前企业最为紧缺的是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端物流管理和物流规划人员。
(一)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
由于跨境电商物流涵盖的交易商品种类繁多,其中涉及保质期短暂的商品,如生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原有手续及程序复杂,周期越长,对产品造成的损害越大。在此背景下,政府间应做好沟通交流,可以对相关的政策加以创新,以有效解决此类产品在跨境电商贸易中的特殊处境[3]。例如,我国针对上海市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优化了清关环节,使得上海保税区形成了进区在先,报关在后的贸易模式,有效节省了生鲜类等有特殊要求的产品的检验时间,保障了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二)推进海外仓业务
海外仓库指的是指电商企业将仓库建立在海外,根据市场业务量将货品运输到仓库中储存,然后依据交易订单调运货品。
建立并使用海外仓,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缩短运输及配送周期,从而简便消费者的收货和退换货流程,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还可以有效规避物流在清关、运输、商检等环节的风险,打破国际贸易壁垒。
(三)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首先高等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更多的企业实操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然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高校要根据国内外的物流形势,对优秀的学生“量身订造”教育培训计划,培养出该领域的中高端物流人才。
迅速发展的跨境电商给物流带来了光明的前景,同时也对物流的存储、运输等环节提出了新的需求。我们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重视物流业的现状,加大对物流业的整合和调整,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促使物流企业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以适应跨境电商的发展。
[1]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5-2016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6,8
[2] 万莹.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现状、挑战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4, (20).
[3]王军海. 中国跨境电商业务平台选择及跨境物流现状和趋势分析[J]. 科学时代,2015,(4) : 229.
陈海霞(1991-),女,汉族,广东省湛江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电商物流,物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