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化教学路径构建研究

2016-03-11 14:01:57李瑶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特色化师资电子商务

李瑶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化教学路径构建研究

李瑶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以网络为载体的电子商务应用,推进了我国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的高涨,对高校来说如何从人才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中来突出电子商务专业优势。本文将基于专业调研,就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及人才特色化培养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特色化教育改革对策和建议。

高校 电子商务 教学问题 特色化教育 构建路径

高等院校在加快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必然需要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来提升人才职业素能,适应未来岗位就业需求。电子商务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型产业,其人才需求日益旺盛,而围绕学科型特色化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实现电子商务教育专业化发展,迫切需要从现有的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入手,来展开对策分析,并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一、当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常见问题

(1)人才培养方向不清晰

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置与发展,长期以来陷入空泛的培养境地,特别是“电子”与“商务”的融合,融合在短时间内实现两者的兼顾发展,但事实上,很多学生即便是学习了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但仍与计算机专业人才相去甚远,即便是学习了管理类课程,但仍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存在差距。由此而来,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就业定位方向等问题就存在模糊性,以致于在就业层面出现更多的问题。高等教育要立足市场导向,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而对于电子商务本身所需的知识、能力等要求,由于缺乏科学、全面的界定,导致人才培养偏离专业方向。

(2)教学方向不清晰,教学体系不完善

从电子商务专业设置来看,多由计算机院系承办,分由经济管理院系等其他院系的合作教学。由于电子商务在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上,不同于计算机专业,也不同于经济管理专业学科特点,因此在知识结构及知识面上,势必影响电子商务专业学科教学的分化。如在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上,电子商务虽然有程序设计课程,但其课程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复合性”倾向,强调知识结构的“广度”上,因此,对相关课程教学相对随意性大。如既有技术类课程,又有管理营销类课程,还有经济学知识,使得自身专业方向不突出。电子商务专业分散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学生从知识的广度、深度、学科高度来强化素能提升。

(3)师资队伍不稳定,实践性差

在对电子商务专业师资调研中发现,很多专业教师多是由其他院系委派,并未明确学科师资队伍。如计算机课程多由计算机院系教师来完成、经济管理类课程多由经管类院系提供。由此使得自身专业师资结构未能适应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实际,也未能从实践教学环节来优化学科发展,导致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整体水平欠缺。实践性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不能忽视实践环节的开展,特别是在学科软件及实训教学上,更要从模拟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学习和实践操作上,来满足学生对具体行业及专业知识的体验与实践,为后期走向岗位,顺应岗位需求奠定基础。

二、构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化教学战略和对策

(1)确立学科方向,优化学科教育资源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要具有明确的学科方向,要正确认知“电子”与“商务”的关系,商务应用才是本学科的重点,同时要掌握必要的“电子”工具,能够运用网络技术来实现“商务”问题的解决。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对于“电子”工具类课程,可以从专业技术人员、软件服务师资上聘请相关人员,来实现对“电子”工具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商务”模式的学习,要强调实践教学,特别是根据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向,从培养层次上进行细化。如商务型电商人才,要强调计算机网络技术,特别对经营、管理知识的熟练运用;技术型电商人才,要强调对电商软件、网络技术的精通,要能够建站、维护并保障交易平台的安全、稳定;战略型电商人才主要将重点放在行业及企业人才战略培养上,要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另外,在其他学科课程渗透上,要围绕电子商务专业方向,有计划的导入相关课程,如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财务等知识;同时,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上,要贴近学生不同需求、针对不同行业发展现状,如物流行业、服务行业、生产企业等差异性,来整合其他专业课程,以增强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就业力。

(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职业竞争力培育

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其根本在于对人才需求的适应,从培养途径和方式上来提升人才竞争力,促进毕业生顺应行业及岗位发展需求。总体来讲,需要从三方面来着手。一是注重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从电商人才职业能力上,优化培养规格,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培养实践性。二是注重专业知识结构拓宽与整合,特别是以人才需求为基准,调整人才职业能力结构,促进学生胜任岗位力。三是注重专业课程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围绕“双证书”制,将大专业与小方向进行统合,强调教学模块特色化,利用学科必修课、选修课及自修课程,实现学科方向细分,促进学生特长及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养成。另外,在第二课堂拓展上,引入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将学科专业与企业认证相衔接,让学生能够从专业学习与企业实习实训中,促进自我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

(3)注重课程优化,创新教学方式

课程结构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提升电商专业复合型、综合性的重要途径。针对电商人才需求实际,在学科课程结构组织上,要围绕电商技术、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配送、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方向,优化不同课程设置比例,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如围绕“宽基础、活模块、定方向、强技能”要求,实现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分类专业课程的有效设置。在教学方式创新上,结合电商学科知识及能力要求,要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如多媒体教学、课外拓展训练、实践实验课程等等,更好的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养成。如在实验室教学上,围绕网站制作等内容,来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在《网络支付》、《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课程教学上,可以从实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及岗位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让学生从中来学习知识、运用知识,体验知识。如了解电商中网页制作与广告设计技能,了解网络营销与国际贸易知识,了解市场调研与网络市场分析知识等等。通过教法创新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性、知识性和兴趣。

(4)完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

从电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来看,不能简单的将“电子”和“商务”作为学科理论目标,也不能从课程体系上进行固定。要深入到行业发展,特别是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上,从提升学生竞争力和学科能力上,围绕知识、技能教学,拓宽课程体系。电商专业本身是新兴学科,其课程内容及教学体系相对不成熟,尤其是在课程知识点交叉上,重复问题突出,还需要从课程结构整合上来优化和更新知识体系。一是对现有相近或连贯性较强的课程进行归一化处理,实现有效合并;二是删减不符合行业发展的内容,特别是现有人才目标不符、或重复的内容;三是增加新的知识,特别是贴近行业、企业岗位实际的新知识,如实践性课程、实训性项目等;四是融合,对电子技术知识与商务知识的融合上,要强调知识、能力、技术的多重融合。

(5)强化师资建设,打造双师型团队

针对电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要从师资专业化水平上,从课程相关性及师资“双师型”能力上,提升整体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如在师资队伍引进上,适当增加企业专业师资参与课程教学,鼓励现有师资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开展各类电商学术培训及研讨会,邀约行业专家参与探讨;选拔优秀师资参与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开办电商企业;引入多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拓宽教师专业素能。另外,在组织实践教学上,要强调现有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要从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上,关注学生、教师的综合素能的成长。

三、结语

高校电子商务特色化教学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要积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要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学创新等方面体现特色,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个性化发展。在实践教学中,强调“以做带学、以赛带练”理念,从本学科职业岗位及规范建设上,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获得,引入竞赛机制,拓宽学生知识面,强调学科专业与实践的融合。如在网络宣传及网络营销上,每学期开展网站门户建设、开展产品宣传战略竞赛,促进学生从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扩大学科影响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1] 厉斌斌,张亚明.高校电子商务特色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以燕山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 教学研究. 2012(03).

[2] 乔阳,马洪娟.基于创新创业教育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 电子商务. 2015(04).

猜你喜欢
特色化师资电子商务
全员参与创建特色化的安全文化体系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打造特色化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中国外汇(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2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如何编写个性与特色化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