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 王文萍浙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互联网金融的研究
张琪 王文萍
浙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社会各界对互联网金融的高度关注,推动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实践状况,阐述了典型的互联网金融的三种模式: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分别详细叙述了三种模式的发展、优缺点,最后就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三点建议。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P2P 网络信贷 众筹融资
近几十年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发展迅速,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运行模式悄然巨变。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的结合,即互联网金融也应运而生,并对现代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互联网金融模式,特别是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等方式,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如何利用好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金融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业界、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拟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现有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并对互联网金融如何实现良性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互联网金融不是的互联网与金融的简单结合,虽然目前为止对互联网金融尚未有统一、明确的定义,但是这一概念最早由谢平于1012年8月在金融四十人论坛的课题研究报告中提出的。故本文引用谢平、邹传伟(2012)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认为互联网金融是随着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支付、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和云计算等的发展,出现的即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此外,万建华(2012)、林采宜(2013)、吴晓灵(2013)也先后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模式是第三种金融模式的观点。
(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所提供的网络支付等服务,第三方支付平台于2005年全面应用。我国目前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互联网支付企业和金融型企业。互联网支付企业侧重于在线支付业务,而金融型企业侧重于寒夜需求和开拓行业应用。
第三方支付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是因为有交易成本低、账户信息安全、可控制交易风险以及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以支付宝为例,付款方在线支付后,钱不会直接到达收款方账户,只有付款方确认收货后,钱才会从第三方平台划拨到收款方,保障了付款方的利益。与此同时,若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方迟迟不确认收获,支付宝会自动完成钱的划拨,保障收款方的利益。从而降低交易风险。当然,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有很多不足,有待改进之处,如:账户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不完善,有资金寄存风险,账户资金无法保障,是一种虚拟的支付模式,使用有一定局限性等。
(二)P2P网络信贷
P2P信贷是脱离第三方支付的又一大互联网金融的亮点,我国P2P贷款最早出现于2007年。P2P网络贷款平台,是指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利用网络信用机制直接完成信用交易,国内最为典型的代表有:拍拍贷、宜信等。
P2P网络信贷相比于传统金融业务而言,具有应变能力强,机制灵活、服务效率高等优点。目前,我国的P2P信贷平台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线上模式、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债权转让模式。线上模式不涉及线下审核环节,主要通过视频认证、身份认证和银行账单相结合的方式审核借款人的资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是借款人在线上提交借款申请,当资金需求超过一定额度后,通过入户调查等方式对借款人进行线下的资信和还款能力的甄别。最后一种P2P网络信贷模式,也是中国特有的债权转让模式,这是一种以中介公司对借款人进行筛选,以个人名义申请后再将债权转让给平台上的投资者。P2P网络信贷的市场空间大并且发展迅速,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监管力度不够,相关成文法律缺乏。政府部门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管机构,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为P2P网络信贷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内环境。
(三)众筹
众筹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我国最早出现在2011年。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来,众筹平台可以分为股权众筹和非股权众筹,其中股权众筹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是天使汇、大家投等,而非股权众筹平台中发展的较好的当属众筹网、淘梦网。众筹平台的运营模式简单,主要通过对资金需求者的项目策划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以在网站上进行宣传,吸引出资者出资。而众筹平台在这一模式中起到了中介的作用,起到监督和维护的作用。
但就目前而言,众筹网络平台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还有待完善。首先,这种众筹的募捐方式在国内还没有被广泛接受,这一体制有待完善。其次,关于一些非法或者不当的众筹案例给大众带来的负面消息,使人对产生抗拒心理。最后,也是最重要最为核心的自身因素,我国的众筹平台缺乏创意项目,无法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提高创新力;完善立法制度;普及众筹模式对众筹模式的发展极为关键。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我们应该脚踏实地,根据中国的现实状况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以求稳健的发展;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吗,加强专业人才建设,优化服务体验;我们应该将互联网技术规范化和制度化,打造一站式互联网金融服务。
[1]H u a n g,C h i-f u,a n d R o b e r t H.litzenberger,1988,”Founations for Financial Economics”,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Inc.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第12期.
[3]杨汝岱,陈斌开,朱诗娥.基于和会网络视角的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