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2016-03-11 14:01:57朴池渊青海民族大学
消费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市场化

朴池渊 青海民族大学

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朴池渊 青海民族大学

调整利率是国家一种宏观调控机制,面对经济的波动国家就会对利率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保障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调整,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而就造成了利率的市场化。经济体制的变革意味着国家的宏观调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着辅助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利率的市场化对与国家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这样有利于企业和社会了解利率的市场化对于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制定相应的策略。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有效性 经济结构调整 影响

前言:利率市场化指的就是金融机构根据市场的供求来决定其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实质上就是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对于利率进行合理的调整。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历程并不是很长,从2013年开始银行才解除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全面管制,后由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继续向前迈进。在利率的市场化过程中,对于货币政策与我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一、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一)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利率的市场化首先影响的是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核心经济变量,在其市场化过程中最先影响到的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影响货币的传导渠道,利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投资的状况,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投入和支出,传统的货币政策只是进行了单向的传导,但是利率的市场化可以克服这种不足,根据市场的金融形势来调节利率。

利率的市场化还会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制定。我国进行货币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并且要保持币值的稳定。市场化的利率可以及时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调整利率,可以更加快速、全面反映市场的实际状况,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方法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之下,虽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一旦调整不慎便会引发经济问题。因此,必须要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首先要做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规避金融风险,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此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信息服务,优化产业的结构,不断扩大内需,进一步激发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

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还需企业自身不断的努力。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不断进行内部的调整与改革,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随时了解金融市场的变化,增强对于经济发展变化的敏感度,及时对市场的变化做出恰当的经济决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及时完善信用担保系统,并且强化资金管理,以便于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

最后,还需要完善市场的基准利率体系,构建完善的利率体系才可以强化货币渠道的传导效率,确保市场利率在正常的范围内波动,这也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也使得企业在投资决策方面有一个基本的保障。

二、利率市场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利率的市场化是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所制定出的正确的国家经济发展策略。虽然在运行过程中对于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有国家的宏观调控作为辅助手段,进一步增强了利率市场化的可行性。并且对于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利率的市场化可以进一步引导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金融机构根据市场的发展状况来调整利率,有利于各个企业的竞争活力,提升市场的活跃度。尤其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途径[2]。资源的有效配置一直都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市场化的利率体系有利于反作用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改革,不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打造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实现经济朝着“双中高”方向发展。

(二)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国家对于经济的过多干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尤其对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极为不利。因此国家开放金融市场,实行市场化的利率标准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策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利率的市场化更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的宏观调控一直存在,相比较以前的调控手段而言,国家的宏观调控更为隐性,真正符合了推动经济发展“无形的手”的要求和标准。宏观调控本身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辅助手段,就是要配合市场经济的变化趋势进相应政策的运用。利率的市场化可以更加真实地反应市场情况,不断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

(三)有利于经济体制的完善

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调节利率,可以充分实现市场的自我调节,进而形成有序、充满活力的金融市场形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经济体制,但是经济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要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金融市场的趋势不断进行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只有根据真实的社会金融状况而形成的基本经济体制才更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结语:利率的市场化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但是其决策本身是正确的,符合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的经济发展形势。市场化的利率变动对于货币政策与经济结构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实行以及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

[1]兰璇.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5.

[2]郝立琼.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5,Z1:138-139.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市场化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20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48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草原歌声(2019年3期)2019-10-17 02:20:08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 03:14:50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新农业(2017年2期)2017-11-06 01:02:23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宏观调控“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