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形势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强化

2016-03-11 14:01:57刘英湖南省肿瘤医院
消费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绩效考核资金

刘英 湖南省肿瘤医院

基于新形势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强化

刘英 湖南省肿瘤医院

在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对我们身边的各种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水平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对于它的要求也就明显高于其他类服务的水平。从医院的角度来说,市场经济下,越来越多的私立医院给传统的公立医院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就要求医院必须提高自己的经营水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资金的使用效率是一个企业经营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就必须从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财务预算管理两个方面入手。基于此,现对新形势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医院 财务预算管理 绩效考核 强化

中国传统的医疗发展是国营的,从单位的性质上来说属于事业单位,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并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因此医院的财务管理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当下医疗体制改革已经展开,在市场化的冲击下传统国营医院的财务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有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缺失、财务预算编制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本文就传统国营医院中存在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及财务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对解决我国医院存在的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扫清道路,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更好的实现医院的社会价值。

一、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概述

1.医院财务预算的含义

2.推进医院绩效考核的必要性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既是规划行政区域的实际需求,也是医院文化、管理理念的贯通,医院以落实绩效考核制度为准,注重以工作效率加强医疗水平,以工作效益推进医院发展,坚持技术、发展、科技等创新,以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发现在改革医院中潜藏的问题,进而优化和整合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内,在这个时期内,医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而当前医院频繁事故,再加上医院绩效考核不科学、不合理,造成医院各部门工作者逐渐丧失工作热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促使医院健康的发展下,这需要医院各部门管理者意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二、医院在财务预算和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预算管理水平不足

长久以来,如何对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一直都是医院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新医改颁布和逐步深入应用下,以药养医问题逐渐在好转,但在此体制深程度的影响下,再加上医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不合理,导致成效并不是很理想。通常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上:一是,预算编制目标不明确,很多医院都只是将预算视为总体经营目标,并未将预算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有的医院即使做出了与之相符的目标分层,但未能明确规定出各个部门在预算管理中应承担的责任,缺少与之对应的监管措施,造成预算管理缺乏执行力;二是,预算管理并未根据财务预算推行统筹规划,财务预算资金作为医院规划外部监督的主途径,可以在医院经营管理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医院却没有在预算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提高服务资源起到了直接的影响。

2.财务体制缺失严重

在财务预算管理活动中,完善的财务体制可以规范管理财务预算,但从我国各大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医院都没有完善的财务机制,出现这样的状况,致使很多医院在财务管理中,很多部门所上报的资金预算要比实际需求多很多。出现这样的状况,导致医院贪污腐败案件频繁发生,给医院带来了不必要的浪费,造成医院资金利用率较低,资金没有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也引起了医院运转其他方面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医院财务预算部门会有相应的预算指标,但在具体预算工作中,这些指标与实际情况多少都会有些出入,导致预算指标很难达到科学化、合理性的要求,医院作为公益场所,必须要着眼于大局、着眼于未来,制定出合理的、长期的预算计划,进而提高医院资金利用率和使用率。但结合我国各地区医院实际情况而言,缺乏严格有效的财务体制,造成医院各项工作效率低下,既影响了医院的整体收入水平,也影响了医院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

3.预算监督制度不完善

制定了科学、有效的预算体系,但没有监督体系,其预算体系也便形如虚设。在现代,我国很多医院都没有对预算实施强有力的措施,导致出现了很多资金浪费的现象,并且这一现象越发严重。一般医院在财务预算制定中,都是简单走走形式,没有太明显的出入,审核都会通过,之后直接下发到各个预算部门。基本不会质疑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也不会研究资金使用模板,监管工作的不到位,造成医院资金被挪作他用,导致资金使用率严重低下,可以说不健全的预算监督制度,让整个医院处于一种空运行的状态中,一旦遇到利用资金的问题,很容易出现问题。

大数据分析平台利用其分布式存储能力,通过对绿通治理相关业务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存储海量数据;同时,利用其并发计算能力,对海量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对离散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在线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同步至系统的各子平台中。大数据分析平台采用分布式主从节点架构、集群横向可扩展和多数据副本冗余存储,确保平台稳定工作、数据安全不丢失;节点与节点之间使用RPC通信,经任务调度器实现任务资源的统一分配和统一管理。结合运维平台,更加人性化、简洁化地对整个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监控、管理,可针对分析任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优,提升大数据平台的分析效率。

4.绩效考核体制问题突出

医院绩效考核通常都是通过一定的绩效考核体系而进行的。设定出各个阶段的指标,并赋予与之相符的权重,通过打分形式,确定出每一绩效的得分。显然,在评价绩效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在设置权重时,过于主观,基本不会依据科学方法或者客观标准设置权重,在使用权重中,很容易出现激励不够的情况,在这样的评价指标下,员工很难以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除外,实施绩效考核制定,其最初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激励各部门工作的主动性,但在绩效评价体系中,没有响应的反馈途径,造成反馈不及时、没有反馈等情况出现,这样就很难发挥绩效评价作用。

三、完善医院财务预算及绩效考核的对策建议

1.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提高财务预算水平

可以说,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应是一套完整的、健全的资源利用、监督效益的政策体系,在促进医院正常运转中,给予适宜的控制、监督和规划。在医院大改革的前提下,想要促使医院成功改革,必须要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因此,医院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和进行提出自身的看法和建议。医院可从如下两点上健全预算管理体系:一是,细化预算编制涉及的责任,根据医院规模、医疗资源情况、科室状况等,细化预算执行目标,将责任细化到各部门中,避免权责不清的情况出现;二是,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超出预算,应对其超出的部分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将各项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唯有将各项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医院各项资金都得到了充分利用,进而提高资金利用率。

2.整合医院财务体制,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

构建起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这既有助于医院取得更好的发展,也有利于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等工作有效的实施。通过有关实践结果表明,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对医院预算管理以及绩效考核工作的稳定实施起到重要的作用。医院可从如下两方面上构建财务体制:一是,在借鉴新会计制度要求的前提下,医院应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确保医院所制定的会计制定符合我国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而保障预算管理的合理性;二是,构建起与自身相符的内部控制制度,划分各职能主体的责任,将具体监督职能落实到各个部门身上,从而解决当前医院财务制度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3.严格监督预算执行,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在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后,还要不断加强预算执行工作质量和水平,唯有做到这样,才能促使预算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想要保障预算及时、有效的执行,应构建出监督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资金挪用和浪费现象的发生。在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专门的监督部门,进而监督预算工作。其工作应从编制预算、执行预算上着手进行,在监管预算编制中,应从选择指标的科学性、分配资金的合理性等方面上展开监督。在预算编制监督中,既需要医院设有专门的监督,还需要鼓励医院工作者进行自我监督,对主动检举他人浪费资金或者挪用资金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奖励形式应结合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形式。在监督中,精细化监督工作是很重要的,这需要医院各部门、各科室都应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精细化监督各项资金的流动和去向。对于各个部门、各科室都应结合当前自身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收入情况,合理、有效分配管理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在开支预算中支出,从根本上确保各个部门预算工作都能符合实际状况,促使预算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4.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针对性的选取指标

科学的、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是确保医院预算强有力有效执行的基础,也是评价各部门、各科室工作水平的主要依据。构建起科学的、合理的考核制度,就必须应有充分的实践基础,在选取指标中,要因地制宜,做到客观、公正。在赋予指标权重中,利用模型进行充分的设置,防止主观化倾向的出现。一旦形成了科学的考核制度,应督促各个部门结合考核指标,形成良好的竞争气氛。除外,绩效考核制度想要真正提高了医院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与工资待遇、年终奖金、升职加薪等奖惩制度相关联,一旦与员工自身利益相挂钩,他们自然会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和激情。在绩效考核评价的反馈下,促使各个部门积极完善工作,改正自身在工作中不良的态度,从整体上加强医院预算管理水平。

5.科学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医院预算编制应遵循“上下结合、分级编制”的方式,由医院最高管理层和各层管理工作者共同负责制定,促使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实现预算管理的目的,医院结合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采用编制方法。如:(1)定期预算方法,在固定会计时间内,进行预算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具有会计期间和预算期间相符的优势,有助于对比预算数与实际数的区别,还能够评价各个科室执行预算的状况。其不足之处在于预算编制不能常态化,各个时间阶段内很难实现预算衔接,很难适应业务活动发展的需求。这一方法适合应用在经济业务稳定的医院内。(2)增量预算方法。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预算类型,以上年度预算为主,结合环境、业务情况的变动,调整新年度财务预算和收支的目标,其优势在于省时省力、编制快速。其不足在于预算规模会逐渐扩大,很有可能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这种方法适用在原有财务预算一系列指标都很科学、合理的医院。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各大医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够依赖和借助的财政支持逐渐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应不断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求,不断强化自身管理资金的能力。而建立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是避免医院浪费资金、加强资金利用率的主要保障。同时,医院各科室、各部门都应不断强化自身资金管理能力,自觉、主动将资金用到该用之处,进而加强自身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违反、不违规,真正促进自身的稳定、有序的发展。

[1]郑大喜,戴小喆.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医院预算绩效管理[J].医学与社会,2013(6):54-57.

[2]李天鹏.顺应医改推进城市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精细化[J].财会学习,2016(6):69-70.

[3]尚晓.企业项目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思路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2):139-140.

[4]陈玉翔.目标考量下的公立医院成本会计工作提升路向探讨[J].财会学习2016(6):114-115.

[5]何薇雅.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 2016(6):72-73.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绩效考核资金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4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