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盛源 蔡科 中国人民大学
探究网络经济下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思考
赵盛源 蔡科 中国人民大学
网络经济的实质就是知识经济,在网络经济时代下,对于企业的管理需要企业突破原有的工业经济管理模式,形成网络经济下的一个元素。网络经济要求现代企业实现转变,无论是在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还是在管理内容上都要有个全新的转变。在网络经济时代中企业要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针对企业在不同的管理思想影响下产生的不同管理行为,通过对比这些类型的管理模式最终总结出在实现企业管理模式转型过程中必须要采用的三大策略:“以人为本、创新和网络化管理”。
网络经济 管理模式 转型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经济出现了重大的变革,在网络经济中最具有活力和特色的三大要素是知识、信息和技术。世界在进入21世纪,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体制,成为全球经济的中枢神经。网络经济一词开始盛行,但是网络经济不仅仅包含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新行业,而是通过这个行业派生出来的相关行业。其实,网络经济主要是指借助与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使得知识和信息的成本在大幅度的降低。网络经济体制中是以知识为主要的驱动力量,以各种网络工具为新的生产力的新型经济形态。现代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中不仅享受到了其带来的各种便利和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新时代中的挑战。企业如何调整自身内部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选择适当的管理方式去适应网络经济,自新的经济形势中选取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网络经济是现代社会发展形式中出现的新的经济形态,企业的管理模式在新的经济形态中必然要实现转型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传统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行为与现代管理存在很大的区别,实现企业管理在网络经济时代下的转型主要是针对传统企业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中的五个方面的不同点,以及传统企业管理行为与现代企业管理行为的七个方面的不同点。
(一)传统企业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存在的五大不同点
传统企业管理方式与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之所以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管理思想的不一致性。通过研究表明从传统近代工业产生之初形成的管理思想体系与信息时代下的现代管理思想体系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从强调物质成本到强调人力成本
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对于成本的概念主要集中在机器、设备等物质方面的支出,认为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就是设备质量和先进性的竞争,在以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工业时代,先进的设备机器可以取代人力,对于设备、物料的管理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强调人力,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并强调在管理中激发人的自主能动性。
2.从强调个体到强调系统
从个体到系统的管理思想转变即从传统的着眼于单一事物或者某一个孤立的对象开始着眼于整个管理体系,以及各个工作环节、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系统强调的是一个整体,从整体出发可以把握大局,及时发现在工作环节中出现的细小问题,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整体系统的优化。
3.从强调简单决策到强调择优决策
传统管理决策即从直观、经验等单一的思维方式中作出最终决策,而现代管理则转变这种决策思想,往往是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不是直观的经验指导,而是从一种多元化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问题。结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对一个问题加以思考,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思想行为,通过多元化的考虑从中选取最佳、最适合的决策方案。
4.从强调战术管理到强调战略管理
传统的战术性企业管理方式是针对企业内部或者在工作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者是目前阶段企业在发展变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制定的应对行措施,而现代战略性的管理方式则是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综合考虑,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战略方针。这种战术性方针向战略性方针的转变强调了企业管理要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不能停留在当时的环境中,要求管理者具备有超前的思维。
5.从强调定式到强调权变
以往的管理方式中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盛行,凡是都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进行决策,而现代管理方式更多的强调根据具体情况,做到实事求是,因此在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决策中更多的注重随机应变的能力,视具体情况以及企业所处的实际环境作出最恰当的选择。
(二)传统企业管理行为与现代企业管理行为的七个不同点
企业的管理行为受到管理思想的影响,正因为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点,所以导致了企业管理行为模式中也会有不一致的地方,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管理思想差异的影响下,传统与现代企业的管理行为中的差异基本总结为以下七个方面:
1.人与物在管理方式上的差异
传统企业管理注重对物质的管理,重在对物例如机器设备的分配、调度、安置以及收入和支出的管理;而现代企业将管理对象由物转变为人,看重人的自主能动性,强调人内在的潜力,在管理过程中注重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创造性。
2.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差异
制度的建立在传统企业管理中显得十分重要,企业希望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去约束人的工作行为,按照既定的制度模式达到企业希望得到的目标;而现代企业则更加偏重于对人的培养和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利用人的自主约束性去取代制度的一些优势。在现代企业中注重员工的自我素养,通过管理层的素质以及员工的素质达到人的激励、协调和自控等各种要求,从而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让企业在良好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气氛中去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从而实现
3.单维管理与多维管理的差异
传统的企业管理眼光比较短浅,在进行改变过程中注重对某一管理元素进行分析,考虑到的事物比较单一、直观,并没有对实际出现的问题揭露,由此产生的决策往往过于片面化,不能全方位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现代企业管理行为是根据多方位的因素加以结合进行分析思考实施的,注重多因素之间的协调处理,对于问题的发现以及解决更加全面化、具体化,能更好的从根本上制定解决措施。
4.单质管理与全质管理的差异
单质与全质管理的含义在于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在传统的企业管理行为中对于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大多将眼光放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产品在售出后的品质保障和服务则相对较弱;而现代企业对于产品质量则注重于产品的全过程,包括与产品有关的整个环节以及售后服务,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中发动全员参与、开展,构建全面质量的概念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完善。
5.数量优先与技术优先的差异
传统企业看重产品的数量,认为只要有产品就能给企业带来实质的效益,由于以往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低下,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大多落脚于生产力的竞争,对于产品的研发技术以及产品质量的保障方面则没有过多的关心,企业在创造收入效益中都强调产品的数量,忽略了产品的附加值,因此在传统管理行为中产品数量优先的特点尤为明显。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水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产品生产中数量已经不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人们更加看重的是产品的附加值,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产品是否能够占领多的市场份额是企业直接利润的来源。而能否占领市场则取决于消费者的青睐,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各种产品层出不穷,如果企业不能对产品的包装、质量、内容以及附加值等各方面进行创新优化则很难吸引到消费者的眼球,而这些产品的转变需要技术的支持,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行为中主要以技术优先。
6.生产效益与管理效益的差异
传统的企业认为生产环节是整个企业运营模式中关键部分,因此在管理中的核心集中咋生产管理过程中,追求产品数量和产值。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更加注重多元素的分析,认为企业的效益取决于企业内外部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企业的效益很大程度上受到管理水平高低决定。
7.小市场营销与大市场营销的差异
由于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在传统企业营销发展中主要集中在区域内的营销,着眼于小规模的市场范围;而现代企业管理则将眼光放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力求向国际市场进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市场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面对多变的市场形势,企业应该做到引导消费者消费,创造新的产品市场,努力发掘潜在消费市场,向大市场营销的方向发展。
正是由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处于不同的思想体系,而思想又决定着行为模式,因此传统的企业与现代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着本质差异。而每一个阶段的企业管理模式以及思想体系都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以及市场形势有关。但是从空间角度去看,即使在现代社会环境下,还是存在传统管理理念与现代管理理念能够共存的条件,因此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是企业在管理中取得最大效益的前提。
每个企业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不会有一模一样的,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但是以下三大策略是现代企业实现转型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一)“以人为本”的策略
“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市场竞争中的关键环节,企业为了确保内部能够正常运营,更长久的发展,除了需要具备先进设备以及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之外,还必须要具备有合理配置的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科学的配置以及培养,打造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需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因事择人;二是因材施教;三是用人所长。现代社会中,人们进行工作的抉择不再单纯的考虑到直接薪酬水平,对于企业的选择更多的是全方面的综合考虑,包括有企业文化、工作环境以及在工作中能否得到身心的享受,这些成为人才选择企业的综合因素。因此现代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应该在合理配置人员的基础上多多关注员工是身心,在追求企业利益发展中注重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员工在企业内部更多的感受到平等、尊严和价值的体现,为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企业在管理中坚持人本思想,打造独特的企业精神和文化,让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发展观保持一致,通过共赢的心理让人们在心理上和思想上与企业利益达到共识。只有将企业的人文关怀真正贯彻到企业内部才能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真正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的发掘人员的潜在能力,为企业保持源源不断的新鲜管理理念。
根据我国目前企业发展形势再结合全球500强企业的建设经验,认为企业在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大致概括为:第一,尊重和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第二,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加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工作各环节的顺利开展;第三,组建自我管理团队通过自我管理团队的组建,让全员都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自控性;第四,满足员工不断学习的需要,员工自身素质以及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培训和学习,企业在管理中注重对员工的各方面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也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和进步的基础;第五,实施绿色管理。
(二)网络化管理策略
网络经济是信息时代中必然会出现的经济形势,网络突破了空间以及时间的传统限制,通过网络可以获取世界经济信息,通过网络将世界经济紧密连接在一起,对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要想实现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企业必须要实现经营的网络化。企业在利用网络进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一定要具备自身的企业网络网站,通过网站将企业的基本信息以及产品各方面的信息传播到全球范围内,让世界各个地方通过网络了解和认识到企业。对于企业之间的业务洽谈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业务交易沟通,同时还可以利用网上银行进行转账等业务。由于在信息时代下,网络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很多沟通环节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在节省一个交易时间之外还给企业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机会。企业内部也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网络体系,加强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联系,将总公司的发展战略思想通过网络传递给子公司,加强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沟通和信息的上传下达,极大的提高了公司的运营效率。
网络经济的到来,为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业务交易提供了便利的新途径,企业利用网络交易平台进行资金的流转、业务的洽谈,使得整个交易过程快速,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企业实现网络化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形势下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经济将会带给企业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转变企业运营状态,尽快的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形势是企业目前在考虑转型路上的关键问题。企业在网络经济形势下,制定适应目前经济形势的企业发展战略,打造一条独特的网络化企业发展道路,只有适应经济制度才能保持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
(三)创新管理策略
在网络经济时代下,网络已经成为整个企业经济的核心,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取决于社会的具体形势变化,实现网络创新是企业管理模式转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所谓的网络创新就是企业在使用互联网的同时利用互联网进行激励创新和管理的创新,通过创新发展将互现网经济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方式传递给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或者有能力的个人,通过新方式的创新使其能最快速度的应用到生产环节或者产品设计环节,成为市场中所需要的产品,最快的占领消费市场份额。不过网络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对于产品研发或者生产的创新,网络创新应该贯彻与企业的整个运营环节中,包括有公司内部员工职能的创新,而人事、组织、领导等职能的创新的实现以及职能的运作又与管理程序是密不可分的,是管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21世纪的代名词,也是这个时代中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核心所在。既然网络创新是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下发展竞争的核心内容,那么如何实现网络创新则是企业目前需要考虑的新问题。在网络时代下,企业要想实现网络创新首先就得组建一支具有网络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队伍成员中要有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意识在信息量丰富的互联网中发掘有利的信息,开发出各种具有现实价值的新点子。在团队中除了需要具有发现互联网信息新思想的队员,同时也需要具备专门针对新点子进行筛选的小组,在众多的点子中结合目前的市场形势分析,找出最适合企业发展,最具有实用价值的点子,最终将新的方式、思想转变为实际的项目,并交给企业的项目实施小组将网络创新的新思想付诸于行动,变成最终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采取创新管理策略是基于网络创新的前提下,创新是目前社会市场经济竞争中的核心因素。企业要注重企业的创新意识,在实际管理中善于发掘员工的创新意识,在企业内部组建特殊的创新团队,基于互联网之上,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极大的发挥网络经济下给企业带来的机遇,最终实现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下的企业管理转型,促进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中健康稳定的发展。
根据本文的分析总结可以看出,在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要想实现新形势中的转型关键在于企业管理思想的转变,在新的经济时代中善于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思想转变管理模式。在管理中重视人的培养和人的创造性的发挥,选择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在转变过程中正视互联网为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并想尽办法抓住机遇。通过传统企业管理思想和行为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行为的对比可以看出由于社会发展的变化导致企业在管理方式中也呈现了相应的变化,网络经济时代有其存在和继续发展的必要性,企业如何抓住利用好网络经济带来的优势,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企业管理的转型,使更多的中国企业逐渐走上网络化的发展道路是我国企业在进行管理转型中需要深思的问题。
[1]陈竞千,卫海英. 企业管理模式与创新的思考[J]. 经营管理者. 2009(04)
[2]曲琳.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与探讨[J]. 消费导刊. 2009(08)
[3]王立平,葛成吉,李淑霞. 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探讨[J]. 河北企业. 2009(06)
[4]李昆. 中国式企业管理模式创建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 2009(07)
[5]曹苏,龚国钧. 关于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J]. 江苏商论. 2008(01)
[6]侯书森,李海涛,新经济·新规则[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赵盛源(1986-),男,汉,河南省商丘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蔡科(1987-),男,民族,汉,湖南汉寿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企业的既定目标。